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中,我们须清醒地认识我们的教育对象,尊重学前儿童数概念建立的特点,虔诚地了解基础数学概念与数学经验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是如何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其认知世界的能力之中,才能真正做到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科学性。如果我们不搞清楚什么是数学和学前儿童的数学、学前儿童为什么学习数学、他们是如何学习数学的等问题,我们就难以科学地实施数学教育,  相似文献   

2.
数学作为幼儿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已成为众多国家早期教育的优先发展课程。学前数学教育的教学质量、培养方式、实施理念等成为各国学前教育领域关注和思考的重点问题。新西兰学前数学教育以其独有的文化背景为支撑,通过多样化的培养方式以及不断更新的学前数学课程理念,使学前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与理解能力等方面得到了良好的发展。综合研究新西兰学校机构及家庭学前数学教育,剖析其发展特点与改革动态,有利于为我国学前数学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汉字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我国的学前儿童汉字教育研究可追溯到古代,在漫长的时间跨度中,成果斐然。通过对学前儿童汉字教育是与非的研究、学前儿童汉字字形认知发展阶段的研究、学前儿童汉语识字教学的研究,对学前儿童汉字教育研究有了深刻认识。在进行学前儿童汉字教育研究时,可采取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幼儿汉字认...  相似文献   

4.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理论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规定了向前儿童进行数学教育的目的和要求,本文试图从发展心理学角度,建构学前儿童数学教学目标的理论模型,为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5.
熊小燕 《早期教育》2011,(12):28-29
集合概念的教学进入学前儿童数学教育领域是上世纪60、70年代国际上兴起的"中小学数学现代化"运动的结果。集合概念是幼儿分类、排序、计数、加减运算等数学学习的前提,是幼儿数学教育启蒙的启蒙。本文从集合的数学特点、学前儿童集合概念教学的内容、教育心理学概念教学规律、学前儿童集合概念发展规律等角度探讨学前儿童集合概念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新疆学前双语幼儿园384名维吾尔族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国际通用儿童语言研究工具和汉语语料库研究方法,探讨新疆学前双语教育情境中民族儿童的汉语发展现状。研究发现了学前民族儿童汉语学习呈现不断递升的发展图景,在汉语理解性语义和表达性语义、叙事语言和学业语言,以及汉语平均语句长度等方面逐渐发展的态势,报告了学前民族儿童汉语入学准备的良好前景;根据学前民族儿童汉语语言学习与发展规律,对新疆学前双语教育提出了整合有序的教育模式的建议;同时针对学前民族儿童与汉语为母语儿童之间的汉语语义发展差距,建议新疆学前双语教育重视引入早期阅读理念和图画书资源,为民族儿童的汉语学习构建高质量的语言输入过程。  相似文献   

7.
唐忠卡 《快乐阅读》2011,(21):15-16
本文旨在通过对学龄孤独症障碍儿童学前数学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探讨孤独症障碍儿童学习学前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可行性和效果,并提出通过数学启蒙训练,对孤独症障碍儿童进行数学康复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8.
澳大利亚在学前儿童技术教育方面走在世界前列,设置了学前"设计与技术"课程以全面关注和探索如何最有效地促进学前儿童技术能力的发展。文章阐述了澳大利亚学前"设计与技术"课程的发展历程和内容,展示了学前"设计与技术"课程的案例,认为该课程的理念和经验值得我国学前教育改革尤其是科学教育改革借鉴。  相似文献   

9.
学前数学是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所涉及的"数学",是学前儿童所学习的、最初步的数学知识,包括简单的数的知识、初步的时间、空间观念等;它强调的是学前儿童在操作活动中的数学体验。  相似文献   

10.
一、学前数学教育学科的基本含义学前数学教育学 ,是一门关于幼儿数学学习与教学的学科 ,既有数学学习的认知特点等理论研究 ,又有较强的实践性。学前儿童的数学学习是初步了解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与思想 ,目前是在大千世界的数量关系、时空关系的经验中开拓儿童的视野。二、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学科与临近学科的关系(一)数学数学是一门关于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学科 ,它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所涉及的“数学” ,是学前儿童所学习的、最初步的数学知识 ,包括简单的数的知识、初步的时间、空间观念等 ;它强调的是学前儿童在操…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