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双喜 《军事记者》2007,(10):17-17
回想赴俄罗斯参加上合组织联合反恐军演的日日夜夜,长了见识,开了眼界,学到了很多东西。这次亲自驾直升机飞出国门的总参陆航部马湘生部长说,直升机混编机群飞越友谊峰,飞越生死线,创造了陆航史上多个第一,使陆航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作为一名亲历直升机跨国机动记者,确有不少东西值得思索。  相似文献   

2.
摄影作品《生命的窗口》反映的是直升机进行海上救援训练的场景。作者在直升机舱内的吊舱口旁边,选取了俯拍的角度。深色边框是直升机的舱室内壁,梯形窗口是直升机舱室地板的吊舱口,在广角镜头的作用下由方形变成  相似文献   

3.
为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见证浙江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大潮,浙江广电集团、浙江卫视大型航拍《锦绣天地看浙江》近日正式启动。这是一次俯瞰家园的激情飞越,这是一次跨越历史的深情记录。这次航拍使用的飞机,是从美国进口的麦道MD 600N直升机,  相似文献   

4.
书情     
《飞越杜鹃窝》的作者肯凯西病逝 《飞越杜鹃窝》的英国作家肯凯西日前病逝,享年66岁。 凯西的早期作品《飞越杜鹃窝》和1964年的《伟大的观念》均透露出反抗艾森豪威尔时代的“一成不变价值观”,并赋予英雄的定义,许多当代的读者深受影响。  相似文献   

5.
沙漠里的星星果然异常明亮。繁星之下,仰望天空,深感天地将我包藏,几十年来沾染在身心的污垢和伤痕,在此刻真的一点都不再重要凌晨6点多,关掉吵闹的空调后,寒意袭来。飞机上的电视还开着,在介绍沙漠。蓦地,沙漠尽头出现一栋帆船形状的建筑。直升机盘旋在它周围,哒哒哒地响。嗬,下面怎么竟然是海。旁白道,这是世界上最豪华的酒店,里面到处是镀金的,没办法用星级衡量,号称超7星。按遥控板,接着睡。  相似文献   

6.
《中国图书评论》2010,(11):67-67
本书是以色列文学的巅峰之作,问世以来一直是大屠杀作品中最震撼人心的作品之一。茫茫沙漠之中,矗立着一座设施完善、极尽豪华的精神病院,这里居住着一群二战后大屠杀的幸存者——亚当·斯坦无疑是这群怪人的首领。  相似文献   

7.
朗达·科努姆是一位美国空军女少校,在海湾战争中,一次执行任务时,她不幸成了伊军战俘,伊拉克士兵是如何对待这位女战俘的?请看她的自述——我们的直升机“黑鹰”在茫茫无际的沙漠上盘旋,为了避开伊拉克雷达的监视,我们几乎贴着地面飞  相似文献   

8.
于名浩 《军事记者》2007,(6):I0002-I0002
提到表现空中力量的军事摄影作品,人们很自然就会想到排列整齐、呼啸于天空的战斗机,抑或是螺旋如盘、紧急出动的直升机。而这幅作品却采取比较艺术的视角,再现我航空兵的风采。  相似文献   

9.
近日,南方航空珠海直升机分公司引进了首架的S~92双发中型直升机,这是目前珠海首架双发中型直升机,也是是继东方通用航空后引进的国内第二架该型直升机。  相似文献   

10.
1994年4月17日,新华社 通过电波向全世界庄严宣 告了一个让华夏子孙激动不已的新发现: “中国科学院地理学家杨逸畴、大气物理学家高登义、植物学家李渤生日前一起确认,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为世界上第一大峡谷!这一重大发现得到了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东生教授的赞同和支持。” 时隔4个多月后,我作为成都军区政委张志坚中将带领的联合工作组的一员,乘直升机飞越了这世界第一大峡谷,赴墨脱看望那里的官兵。  相似文献   

11.
雨田 《航空档案》2004,(1):69-71
近年来,直升机已经是现代战争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装备。无论是2002年的阿富汗战争,还是2003年3月的伊拉克战争,都有众多直升机的身影。然而,直升机有史以来参加最大的现代化海空大战是1982年的马岛  相似文献   

12.
在美军空降作战理论中,在前线补给点(FARP)快速维护和补给是掌握战争步调的关键。因此无论是从打击外军直升机补给的角度,还是从我军直升机空中突击作战补给的角度,了解和分析美军的直升机补给流程都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我一直坚持:记就是记录,在采访时一定要冷静和客观,尽量让自己不要卷入到采访的事件中去,以免给采访和写作带来太多的主观色彩。然而,湖北巴东县中医院女护士王飞越却让我放弃了这种坚持。王飞越得知自己患的是肺癌,便坚持死后要把眼角膜捐献给穷苦的眼疾患。我在11年的记生涯中,还没有哪一次像采访王飞越这样使我的情感陷得那么深。  相似文献   

14.
《丁绍光——生活与艺术》是云南人民出版社最近推出的传记新作,记述了享誉全球的美籍华人画家丁绍光的生活与艺术。丁绍光曾被欧美国家的艺术评论家誉为“现代浪漫主义星座中一颗闪闪发亮的明星”、“20世纪的乔托”,他的作品“蕴含着一种动人的情感,显露出他高尚的心灵”。这种情感驱使画家绘出超越时空魅力的灵性作品,抒写了万劫不灭的人类精神,表现了人类对幸福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实现了人类精神的崇高飞越。如今在不同的国家,在世界上许许多多的地方,丁绍光的艺术演绎着无数美丽的生活故事,越来越多的人们被丁绍光作品中所蕴含的人类精神深深撼动。他的作品拯救过准备卧轨的女孩,挽救过垂危的病人,人们在他的作品中找到了一股自然欢快的激情。丁绍  相似文献   

15.
柯受良驾车飞越黄河壶口瀑布,是世人皆知的重大新闻,人们按照中央电视台提供的预报时间,打开了电视机,收看现场直播。但因为直播时间过长,一些人对锣鼓等表演并不在意,最关心的是飞越那一瞬。  相似文献   

16.
倒影之美     
潘凯 《军事记者》2014,(7):I0002-I0002
利用水面或玻璃等具有反射效能的平面,可以拍摄出常态下难以见到的倒影之美。《低空飞行》这幅军事摄影作品,正是利用直升机在海面上的倒影效果,带给了读者不一样的独特美感。  相似文献   

17.
公元1991年金秋,我有幸再涉“死亡之海”,成为六次进入中国塔里木盆地中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记者。六进沙漠的时间跨度为31年。首闯沙漠,我刚20出头,靠的是以骆驼为舟,在沙海苦渡,所感知的无非是些荒凉可怖的沙漠景物。而后来进入大漠时,我已年逾半百,乘坐的是汽车、飞机,看到的是一幅“人战沙漠图”:千车在沙漠竞驰,飞机在沙漠起降,钻塔在沙漠屹立,油路在沙漠伸延,地震勘探设备在隆隆炮声中,为勘探者源源不断提供沙漠下面地层深处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缘起 20世纪70年代初,越南战争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在这场局部战争中直升机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世界上第一种专用的武装直升机AH—1“眼镜蛇”也由此诞生。针对战争中现有武装直升机暴露的缺点和不足,美国陆军提出了先进攻击直升机(AAH)计划,要求研制性能更好、火力更强、生存力更高的新一代武装直升机。  相似文献   

19.
公元1991年金秋,我有幸再涉“死亡之海”,成为六次进入中国塔里木大沙漠的新闻记者。六进沙漠的时间跨度为31年。这六进六出于我感受最深的,莫过于大漠依旧,风沙如故,而斗转星移,时代变迁。之一,首闯大漠,我才20出头,如今已是年逾半百;之二,起初是以骆驼为舟,苦渡沙海,后来却是坐汽车乘飞机进到沙漠腹地;之三,先前在沙漠的感知,无非是些荒凉可怖的沙漠景物,今天目击到的却是一幅生机勃勃的“人战沙漠图”:千车在沙漠竞驰,飞机在沙漠起降,钻塔在沙漠屹立,油路在沙漠伸延,沙漠地震勘探设备在隆隆炮声中,为勘探者源源不断提供沙漠下深层的信息。这些今非昔比的变化,常使我遐想联翩。  相似文献   

20.
海韵 《航空档案》2004,(3):59-63
1995年6月9日,美国海军陆战队两架直升机CH-53E在波黑空的大营救行动,是现代作战中直升机营救行动的重要战例,至今令人感慨多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