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顺应两型社会建设对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顺利实现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广义和狭义内涵作了界定,对其核心特征和一般性特征进行分析,并按照三种不同标准进行分类。通过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实现的实践分析,概括出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的五个方面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府职能转变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与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已经达到的较高水平相比,政府职能转变还没有与之同步,政府的管理体制和职能越来越成为束缚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政府职能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和战略转变的有效途径是建立包括经济调节职能、市场监管职能、社会管理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四项内容的政府职能体系,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模式。  相似文献   

3.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政府职能转变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完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今后,需加强政府和创新社会管理,突出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构建服务型政府.在转变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政府职能的市场化改革,为政府职能减负;改革行政审批制度,简化审批流程;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政府公信力;坚持以人为本,人民至上.  相似文献   

4.
2005年,我国首次明确了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与此同时,政府也在转变职能,完成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变.但近期发生的一系列危机事件,反映出我国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缺住.因此,我们需要着力转变政府职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公共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重点是宏观性和协调性。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必须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这是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当前,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需要:(一)明确政府社会经济管理者职能;(二)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者职能;(三)加快政府机构改革,克服政府行为缺陷。  相似文献   

6.
政府职能转变的制度安排与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转型过程中,政府长期主导资源配置,具有经济建设型政府的特征。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和转变政府职能有着本质上的内在统一性。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就是要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并进行体制创新,为社会经济腾飞奠定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7.
朱光磊 《高校理论战线》2013,(4):145-155,159
全面履行职责,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对中国政府职能的新定位,是对二十多年转变政府职能工作的总结。强化公共服务,是中国政府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继续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新阶段。从理论上说,提供公共服务既是政府的主要职责,也是增强国家社会属性的要求;从现实上讲,在社会发展不同阶段,政府职责是有差别的,要适时调整。中国在经济不断发展,市场机制不断完善的情况下,要通过对政府职能认识的深化和定位的细化,把转变政府职能工作推进到新的阶段,并带动政治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科技创新与政府职能的转变有着密切的联系,为建设科技创新体系,应该逐渐完成政府职能的转变,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并为科技创新建立一个充分的市场、一个公平的环境.  相似文献   

9.
对当前我国政府职能中所包括的“公共服务”职能进行了描述,指出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政府公共服务理念存在偏差,投资比重存在偏差,提出了我国政府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数量的原则与目标。  相似文献   

10.
建立公共财政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趋势,但由于历史及现实的原因,我国公共财政的建立还面临着许多困难,而这些困难大多与政府职能的转变有关,公共财政是政府职能的具体体现,政府职能要以公共财政分配职能的实现为基础,所以,我国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制,首先要转变政府的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