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日本报纸透露了当年日本情报分析人员探知当时被我国列为机密的大庆油田所在的经过。我国当年对大庆油田是作为国防战略工业来建设的,所以一开始就实行高度保密,不仅规模、技术等绝对保密,连地点及时间也列入保密范围。早在六十年代初,日本就一直留意我国有没有大油田了。1964年4月20日,我《人民日报》发表了《大庆精神大庆人》一文,公开肯定我国有了大油田。日本人马上把这一信息储存入电子计算机里。 1966年7月,《人民画报》刊登了一辑赞扬“大庆精神”的照片,包括“铁人王进喜”及炼油厂的照片。日本人根据王进喜的衣着及周围景象,推断大庆油田是在冬季为零下30度的我国东北地区,大致在哈尔滨与  相似文献   

2.
<正>淮海战役是我国人民解放战争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次战役,淮海战役胜利后,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对人民群众的支援给予很高的评价: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档案见证历史,当年滕县人民支援前线奔赴淮海战场凯旋归来后一张集体合影如今安全地保存在我市档案馆里,照片上的人物、字迹清晰“献给淮海战役中的支前好榜样”,照片背后的故事再现当年淮海战役中滕县人民群众热火朝天支援前线的场景。为了夺取淮海战役的胜利,  相似文献   

3.
每一个社会都需要英雄,而英雄往往源自想象、建构和传播。英雄的建构总处于一定社会的历史文化机制中。在中国当代视觉文化的形象谱系中,英雄形象是最具典型性的文化符号。20世纪50年代《人民画报》围绕巩固新兴政权、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工业生产、创新农业现代化的时代主题,实施“人人皆可为英雄”的视觉修辞,从劳模英雄个体、先进小组集体和劳模家庭聚合的视觉话语设置,叙述了新中国早期的工农兵“英雄相”。作为一种视觉隐喻,20世纪50年代《人民画报》通过“平凡英雄”式的叙事塑造了新的观看主体和民族国家的精神表征,代表了新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想象,以此动员群众。  相似文献   

4.
陈蕾 《新闻前哨》2005,(12):43-43
“文学是人学”,新闻学亦然。人物永远是新闻宣传的主体。 英雄人物是人们的楷模,是一个时代一个历史时期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刘胡兰刑场上大义凛然,视死如归;黄继光舍身堵枪眼;邱少云勇救朝鲜儿童;雷锋“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甘当革命的螺丝钉”;焦裕禄为了兰考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王进喜为了我国的石油事业艰苦奋斗等等。他们的模范事迹和崇高思想,反映着时代精神,是人们学习的榜样,是鼓舞和教育人们前进的无穷精神力量。 英雄人物是时代精神的产物,英雄精神体现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符合当时的历史环境和时代特征。时代在前进,历史在发展,英雄人物先进典型的宣传,也必须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思想观念及思维方式的变化而变化。然  相似文献   

5.
柯泽  倪霞 《新闻导刊》2009,(4):46-48
近期重庆卫视全新改版,在“故事中国,人文天下”的总体定位下,抽象出重庆人民和重庆城市历史积淀的文化精神特质,在全国独树一帜地主打承载主流价值观的“英雄品牌”。谈及英雄。我们会联想到金戈铁马、战火纷飞,而巍巍山城重庆,可谓英雄辈出,从民主革命时期到抗日战争,从解放战争到新中国成立,邹容、张培爵、胡真、江竹筠……。一个民族需要英雄崇拜,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同样,一座城市也需要英雄,重庆,正是一座英雄的城市。  相似文献   

6.
袁东慧 《兰台世界》2005,(9):136-137
我的家乡就是抗日英雄马本斋当年安葬的地方——山东莘县,自小就听说英雄在家乡领导人民抗击日寇的许多感人事迹。  相似文献   

7.
34年前,“海上英雄艇”轮机兵麦贤得在著名的“八·六”海战中,弹片从右额叶插到左额叶,头部负重伤,脑浆外泄……。但他以超人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忍受剧烈的疼痛,坚持战斗 3个小时,直到取得胜利。为此,他被共青团中央授予“模范共青团员”奖状,国防部授予他“战斗英雄”荣誉称号。他的光辉形象在亿万人民群众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他的英雄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茁壮成长。那么,这颗英雄之星是怎样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升起的呢 ?一份电报上发现的新闻线索   “八·六”海战打响后,新闻记者会聚东南沿海战场,每天都在…  相似文献   

8.
我国广两乐业县的天坑群是一个世界上极为罕见的喀斯特溶洞群,当地人把它们叫做“大石围”。它形成于6500万年前,形状犹如一个个巨大漏斗。此次发现的乐业天坑群,由近20个天坑组成,最深的达600多米,浅的也有300多米。乐业天坑群几乎囊括了各种类型的天坑和溶洞的景观,具有极高的科考、探险价值,被专家称为“天坑博物馆”,它  相似文献   

9.
天使颂     
二00三年初,“非典”侵袭我国,全国医护人员忠于职守、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英雄行为感动了全国人民,人民称他们是白衣天使。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要求宣传工作者“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作为新闻工作者从来都是以写英雄、讴歌时代精神为己任的。问题是怎样把英雄事实的本来面目搞清楚,用英雄事实的自然感召力去教育和鼓舞群众。 一切英雄事迹都具有非凡的感召力。狼牙山五壮士纵身跳悬崖,黄继光舍命堵枪眼,他们的壮举的本身就是传统教育的好教材,能在亿万人民心中塑起永久的人生雕像。同一切英雄一样,徐洪刚事迹的本身也是极其感人的。徐洪刚于1993年8月17日在探亲期满归队的长途公共汽车上,发现四名歹徒侮辱一名青年妇女,他见义勇为,挺身而出,在身中14刀,鲜血进溅、肠子外流50多厘米的情况下,仍对歹徒穷追猛打,谱写了一曲人民子弟兵舍生忘死为人民的英雄壮歌。因此,我们在采写他的事迹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尊重事实,让英雄事迹的自然感召力去说服、教育读者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赵彦昌  华晓欣 《档案》2024,(1):26-32
黄显声将军是“九一八”事变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沈阳抗日英雄。本文以《抗日将军档案史料选编·黄显声》为中心,将黄显声的英雄精神划分成了不负人民的奉献精神、救亡图强的变革精神、百折不挠的不畏牺牲精神三方面,以期为研究沈阳抗日英雄提供参考。其中奉献精神是其英雄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在对待家人、下属以及普通民众,勤于付出,不为索取。变革精神核心是救亡图强,体现在对旧式警察制度、风气、管理的变革及科学态度等诸多方面。不畏牺牲则是其英雄精神的最高体现,在学生时代投笔从戎,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狱中十余年,最终却牺牲在黎明之前。  相似文献   

12.
李忠运 《青年记者》2006,(15):12-13
生死攸关的瞬间 2006年2月9日,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感动中国”2005年度十大人物颁奖典礼上,“农民工英雄”魏青刚在滔天巨浪的台风“麦莎”中三进三出、合生救人的事迹深深感动了亿万观众。颁奖现场大屏幕久久定格的巨幅救人照片,更是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照片的拍摄者钱程,是青岛边防支队沙子口边防派出所一位年仅24岁的普通干警、摄影通讯员。  相似文献   

13.
周玉良 《新闻天地》2005,(10):55-55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驻怀化某部一连组织官兵来到怀化市干休所,听当年参加抗日战争的老英雄们忆历史、话传统,坚定了官兵保家卫国的信心。图为该连指导员邹跃良正在听著名“战斗英雄”赵殿成谈当年参加泰安战斗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
10月12号,神州六号载人航天飞船顺利发射升空,枣阳籍航天员聂海胜和战友费俊龙执行飞行任务。这是全国人民的自豪,更是襄樊人民的骄傲。襄樊电视台充分意识到这是宣传襄樊的大好时机,打好主动仗,注重特色,突出重点,全面掀起了“关注航天英雄聂海胜、学习航天英雄聂海胜”的宣传高潮。截至目前,已播发有关神州六号和航天英雄聂海胜的新闻稿件100多篇。  相似文献   

15.
谁应是新闻媒体的“主角”?大连人民广播电台王永海毛泽东同志关于学习人民群众、宣传人民群众的论述,对于新闻战线把握报道方向、坚持新闻宣传宗旨,坚持把群众作为媒体“主角”地位的论述,至今仍有其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  相似文献   

16.
“八年烽火起芦沟,一纸降书落芷江”.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4月17日,芷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首次对外公布日本在芷江投降的一组彩色照片,这些照片是由当年美国飞虎队驻军芷江的通讯兵约瑟夫·德特意拍摄.  相似文献   

17.
10月12号,神州六号载人航天飞船顺利发射升空,枣阳籍航天员聂海胜和战友费俊龙执行飞行任务。这是全国人民的自豪,更是襄樊人民的骄傲。襄樊电视台充分意识到这是宣传襄樊的大好时机,打好主动仗,注重特色,突出重点,全面掀起了“关注航天英雄聂海胜、学习航天英雄聂海胜”的宣传高潮。截至目前,已播发有关神州六号和航天英雄聂海胜的新闻稿件100多篇。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曾经说过:“古往今来,每个民族都在某些方面优越于其他民族。”蒙古族史诗就是蒙古族人民贡献给中华民族文化殿堂的不朽的精神化石。回溯千百年蒙古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丰富多彩的英雄史诗既是蒙古民族生产生活的记录,也是蒙古民族智慧的结晶。多年来,在我国境内搜集到的蒙古民族史诗多达上百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英雄史诗《江格尔》,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为纪念这一伟大史实,河北电台新闻频率推出了十集系列专题《辉煌的历程》。其中第六期的主题是有关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笔者有幸担负了这期节目的采写任务,并于今年9月12日,踏上了采访征途,循着红军当年的足迹,翻越万丈二郎山,来到泸定县城,亲身感受了“泸定桥边万重山,高峰入云万里长”的蜀道艰难,亲眼目睹了“大渡河水浪滔天,大渡桥横铁索寒”的湍急奔涌,深刻理解了“天险泸定桥,英雄铸丰碑”的艰难壮伟,从而也进一步加深了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对长征精神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在社交媒体时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借助修图软件中的滤镜和特效塑造“新的自我”进行“照片投资”,更有甚者出现了一些类似成瘾的症状。收集了18名修图成瘾者的科技生活史资料,从这些个案的修图实践来看,社交媒体上的照片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取代了过往面对面的交流在人际沟通中的角色。与此同时,“修过的照片”也已经成为社会中最重要的叙事者。修图成瘾者修图是为了变美,但又不仅仅因为想变美才修图,在注意力竞争甚至万物皆可比较竞争的时代,“变美”有利于争夺注意力等有限资源,带来内心的精神满足和社会资本的回报。修图竞赛和比美竞赛,恰恰是今天社会加速的一个侧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