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思维方式转变的视角看科学发展观的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发展现的实践从根本上说是一个哲学问题,尤其是一个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问题.为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对以前那些不利于或不适应科学发展的思维方式进行变革,以科学的思维方式引领社会发展.即实现从片面思维向整体思维的转变,从静态思维向动态思维的转变,从孤立思维向关联思维的转变,从线性思维向非线性思维的转变,从物本思维向人本思维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对以前那些不利于或不适应科学发展的思维方式进行变革,以科学的思维方式引领社会发展。即要实现由片面思维向整体思维的转变,由静态思维向动态思维的转变,由孤立思维向关联思维的转变,由线性思维向非线性思维的转变,由物本思维向人本思维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首先分析了师范院校文学教育的现状,进一步分析科学思维方法的含义、师范院校文学教育引入科学思维方法的途径及意义。科学思维方法对现代文学教育的有效介入可以为师范院校文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从复杂性科学的视野来看,机械论支配下的传统教学思维已经不再适用于现代科学,传统教学思维应向复杂性思维转向,即从线性思维向非线性思维、从还原论思维向整体性思维、从实体性思维向生成性思维的转向。  相似文献   

5.
首先分析了师范院校文学教育的现状,进一步分析科学思维方法的含义、师范院校文学教育引入科学思维方法的途径及意义。科学思维方法对现代文学教育的有效介入可以为师范院校文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从非线性思维视角看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线性思维为人们提供了认识复杂世界的一种新的思维范式。在思维理念上,科学发展观超越了传统发展观的线性思维特征,提出了如何运用非线性思维处理复杂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科学发展观与非线性科学所揭示的世界非线性本质是一致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表明我们党对社会复杂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也表明我们社会发展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7.
非线性思维初探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系统思维是复杂性研究需要的思维方式,非线性思维是系统思维的主导部分。本文从两个层面相互对照地界定了线性思维和非线性思维,重点考察了两可图识别和灵感思维的非线性机制,并指出不可全盘否定线性思维。  相似文献   

8.
教师的理论思维与实践思维相辅相成,是一个智慧型教师应该达到的标准。没有理论思维作为依据的实践是缺乏科学根据的,而实践中无法实行的理论也是不合理的。教师的实践思维帮助教师完成教学,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培养教师的教学情感和专业知识。而教师的理论思维对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未来发展都提供了有力的依据。教师的理论思维和实践思维都是不可单独存在的,两者互相依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9.
思维结果是一定的思维方式的产物。当思维结果一再地不尽如人意时,需要对所采用的思维方式进行反思。以往变革中通常采用的是源于经典科学思维的线性控制的、要素分离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在哲学、科学领域内已经或正在被超越。生成流动的、整体联系的、亦此亦彼的思维方式的合法性正在确立。这需要我们在变革中更多地采用过程思维、实践思维和共享思维。并有机融合分析的思维方式,以避免新的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  相似文献   

10.
图形思维与理性思维在地理教学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两者各有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在地理教学中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会增强教学效果。该文从图形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结合原则、结合方式以及使用的范围几个方面阐述地理教学中图形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