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们把报纸叫“新闻纸”,认为报纸是向人们传播新闻的最快的工具。其实,这完全是旧观念。自从无线电广播诞生以来,报纸这个“新闻纸”就变为“旧闻纸”了。当代,各国人民了解国内外大事,主要不是靠看报纸,而是靠看电视、听广播了,在我们国家里,电视还不普及,了解国内外大事,大多数人靠听广播,或者说大多数人首先是通过广播来了解国内外大事的。  相似文献   

2.
报纸一直以来被称为“新闻纸”,然而随着都市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读者对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及信息的占有欲望不断增强。由此,报纸已不能仅仅停留在“新闻纸”的层面上,而更应该成为一张“实用纸”——关爱百姓冷暖,提供实用信息,指导市民生活。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开山祖”徐宝璜老先生在其《新闻学》一书中就新闻社、新闻纸的商品性论述说:“新闻社者,一制造厂也。国人亦称之曰报馆,或日报社。其原料固多,为墨、纸与新闻。其产品即每日所发刊之新闻纸。”在这里,徐宝璜认为报纸(新闻纸)具有商品属性。  相似文献   

4.
安徽出版集团变身为“时代出版传媒”上市获批准;国内新闻纸价格上涨山东四家报纸发公告齐提价;汕头印刷业受“纸贵”冲击  相似文献   

5.
日前看到一份四开四版的县报,广告竟占了其中的3个版,遂问该报一位编辑:“广告这么多,不怕读者有意见?”谁知这位仁兄不以为然:“读者有意见?他能拿起石头打天?” 报纸作为新闻纸,新闻、信息、知识、趣味集于一体;就形式而言,则需图文并茂,生动活泼,令人赏心悦目。广告虽然也是一种信息,但若过多地占据版面,势必淡化“新闻纸”的个性,削弱“新闻纸”的功能。这一道理,恐怕一般报人都会明白,何况新闻主管部门对报纸刊登广告的数量已有明确界定。  相似文献   

6.
报纸由谁唱主角《青年记者》(1995.1)发表北京作者童兵的署名文章,文章指出:报纸以新闻为主体,报纸是新闻纸,也是中国的传统,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学所一再强调的一个规律。但是,如前文所指,报纸即新闻纸这一报纸的固有特点,目前受到极大的冲击。有的报纸,...  相似文献   

7.
黄玲 《新闻传播》2006,(2):70-71
2005年5月26日,大连地区三家都市报(半岛晨报、大连晚报、新商报)签订了规范报纸发行秩序的合作协议。协议中提出“不对征订对象以提成回扣、赠送钱物等各种有偿促销手段订报纸”“各媒体不以任何内容、任何方式贬损其他同城媒体或者相互贬损”等具体议题。该协议不仅规范了当地报纸发行秩序,更为重要的是,它标志着新兴的都市报媒体已经克服创办初期的浮躁,从恶性无序竞争中走出来,转向共存共生互惠互利的理性竞争。此举一出,立即引起行业内有识之土的赞赏,也为大连报业市场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石。  相似文献   

8.
“一业为主.多种经营”,既是摆脱目前报社陷于经济困境的良方,更是繁荣报业的必由之路。(1)怎样看待多种经营? 报纸是精神产品,需要物质载体,需要经济支持。记者采访,要开支差旅费,编辑改稿,需要办公费,印刷报纸.需要纸张、油墨。没有必要的物质条件。经济收入.无法出报、养报.也无法开发报业和改善职工生活、知识分子待遇。当前报业面临“三涨一减”的挑战,报业经济遇到严重困难。新闻纸1980年每吨730元,85年初上涨  相似文献   

9.
有限理性条件下的体验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笙任 《东南传播》2010,(8):171-172
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消费者在进行购买决策时,除了需要满足自身对产品功能属性的需求之外,对购买前、购买中、购买后的体验也越发关注,因此体验经济应运而生,体验营销顺势而发。本文通过引入有限理性理论,从消费者心理层面探究有限理性和感性及体验营销之间的关系,试图了解基于消费者心理层面的体验营销兴起的深层动机。  相似文献   

10.
报纸在竞争中, 其优势需要持续"升级"。而"升 级"所需的"软件包"是什么呢? 对此,作者主要从三个方面提出 了自己的见解:一要更新生产要 素;二要争夺读者的心理份额; 三要优化产业集群。其在文章中 提出的"最终超越报纸同质化竞 争的,只有依靠品牌","新闻纸 也是体验纸", "把报业竞争扩展 为多条战线的产业集群竞争"等 观点,相信对业内人士会有一定 的启发。  相似文献   

11.
国内一家知名的报业集团的老总曾说过:在国内,大众化报纸发展到了今天,已进入了微利时代。真正有发展空间的,应当是以意见、解读和视角取胜的主流报纸。这样的主流报纸,不仅仅是一张新闻纸、信息纸,也是一张观念纸,它的影响力,它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是最大的。  相似文献   

12.
在美国最先出现的“电子报纸”是世界上最新式的报纸。它不用新闻纸和印刷机,而由编辑部把所编发的新闻、图片、服务专栏、娱乐专栏、广告等自动输送到拥有接受器的读者面前。这种报纸由读者向名为“电脑服务”的电脑中心订阅收看。订户只要按时付费,就可以通过家中安装的电子报纸接受器的荧光  相似文献   

13.
美国报人常说,新闻纸(NEWSPAPER)也应当是有用纸(USEPAPER)。其实,报纸的有用性是无庸置疑的,非如此即没有面向市场的报纸的生存价值。不过,在现代报纸格外强调报纸有用性时,这里的“有用”亦可释为“实用”。也就是说,报纸是为每一个个人、  相似文献   

14.
回归新闻:报纸再生长的基点蔡雯报纸生来就是“新闻纸”,传播新闻最便捷因而也最常使用的“载体”是消息,消息理所当然应该是报纸的“主角”。然而,改革开放十几年来,我国报业发展成果辉煌,新闻文体百花争妍,惟有消息步步告退,以至历年“中国新闻奖”评选时,评委...  相似文献   

15.
报纸是新闻纸,新闻应该成为报纸的主体.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各条战线,各个领域每天每时每刻都有好消息、好新闻发生;国际风云变幻,新闻更是层出不穷.这是一个新闻“爆炸”的时代.我们的报纸应该成为国际国内重大新闻和当地(省地级)重要新闻的总汇.成为.广大读者及时准确地了解国内外和本地重要新闻的“窗口”.这些年来.各级报纸在这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收到了显著的效果.但不必讳言,与时代发展的要求相比,与广大读者对报纸的需要相比,我们的一些报纸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尤其是作为报纸门户的要闻版.读者普遍反映报纸存在着“一版(要闻版)不如二版(社会经济生活版)有看头,二版不如三版(时事、体育、法制版)有看头”,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青年记者》2010,(2):4-5
近日,有份地方报纸总编辑的新年贺词,在网上被炒得沸沸扬扬。无他,这老总贺词中有句话说得直白:“不惹麻烦的报纸才是最好的报纸”。专家解读时指出,这句话泯灭了新闻纸的一个根本的属性: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17.
一个时期以来,一些报纸对社会新闻炒得沸沸扬扬,连一些行业报也跟着在跑,似乎这张新闻纸的主体,就是刊登社会新闻。超量地刊登社会新闻,成了报纸的潮流、时尚。我们报社内部,也有同志提出赶“潮流”的建议,甚至有的同志提出,我们报纸的定位变,还是不变?  相似文献   

18.
从目前报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来看,地域化是报纸未来发展的方向。把自己的报纸办成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城市群的“主流媒体”,成为许多报纸的追求。通过创办《许昌日报·社会晨刊》,我们得到一点儿认识:要想办成一个区域的主流媒体,必须冲破只办一张“新闻纸”的观念。不仅要从“传媒”的角度,将报纸办成传播信息的通道,还要通过报纸,为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行为出谋划策,并服务和影响普通大众的生活方式。使报纸既成为一个地区的信息标志、信息权威,又成为许多公益活动的载体。正是靠着这样的理念,我们赢得了读者的信赖与厚爱。(一…  相似文献   

19.
请注重新闻     
几次听到有人戏言当今的一些报纸当然也包括我们的工人报和企业报“跟注水猪肉差不了多少”,心头总是那么沉甸甸,半天都缓不过劲来。因为那样的评价尽管见仁见智,内涵丰富,但主要还是批评我们的报纸上不是新闻的“水”太多了。而真正的“肉”新闻太少了!搞新闻工作的同志应该都知道,报纸是新闻纸(Newspaper)。因此,新闻是报纸的主体,传播新闻的主要形式、也是报纸最常用的新闻体裁——消息,理所当然地应当覆盖报纸的版面。但看我们眼前的不少报纸,  相似文献   

20.
曹雪梅 《新闻三昧》2006,(12):34-36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需要创新,不创新就会渐渐走向衰败。同样,作为面对思想不断变化的读者群的纸质媒体而言,做新闻更需要创新,需要不断地迎合广大主流读者的口味,否则就会逐步失去读者的心灵阵地,市场辐射力也会大大减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在他所著的《媒体影响力》一书中说过:“报纸不但应该成为新闻纸,也应该是有用纸。”由此可见,报纸要想创新,就得将新闻朝着“有用”的目标迈进,真正做到读者的心坎里,做成读者关注、喜爱、难以舍弃的“大餐”。一、选材:新闻要素叠加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梁衡曾给新闻下过一个定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