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河北抗战小说之所以能够在中国的抗战题材小说中占据中心地位,就是因为燕赵文化精神和抗战人文精神存在着彼此对位的关系.这两种精神的普遍意义就在于追求健全的人格.而建国后至今,对于以河北为中心的抗战小说的批评则折射出了我们在意识形态建设方面存在着单向度的流弊.在当下的人文精神建构中,我们应当走出这种误区.  相似文献   

2.
对于中华民族而言,抗日战争是整个民族史上最为惨痛的记忆,抗战文学是时代的忠实记录。萧红的《生死场》反映了东北沦陷区人民的生活和斗争,台湾作家赵淑敏所著的《松花江的浪》在当代和平语境下对那段历史进行了追溯。萧红和赵淑敏作为东北籍的女作家,其作品表现了不同时代语境下“抗战叙事”的不同风貌。本文将从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和表现内容三个方面,来分析二者“抗战叙事”的不同。  相似文献   

3.
地域文化与西部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创作与地域文化有着血肉般的联系。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那些取得重大成就且独具魅力的小说脉流无疑是各个时期的地域文化小说,它构成了现代中国文学的重要特征和属性。西部作家从理论到创作都彰显和实践着西部地域特有的人文景观及自然景观,充分体现着自己独立的话语方式和精神系统。西部小说的地域文化特征对当代中国文学有着重要的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4.
论抗战文化运动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文化运动是中华民族抗日救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抗战文化作为反侵略斗争的锋利武器,配合抗日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在动员民众、推动文化工作者团结抗敌、声讨日伪及战地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5.
抗战"陪都"时期的巴渝武术,为直辖后的重庆武术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八年战时首都,在吸引各方贤人志士的同时,武林高手、专家、学者和武术组织也纷纷云集山城,促使巴渝武术迅猛发展。本土武术与外来武术在民族存亡之际成为中华民族保家卫国的"国术",习武救国热潮一浪高过一浪。抗战"陪都"时期的巴渝武术铸就了重庆武术发展史上重要的一段历史。  相似文献   

6.
滇西抗战历史文化厚重深邃,蕴含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值得深入挖掘和研究,是我们主动服务教学与科学研究,特别是重点学科建设,服务滇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路径,也是实现特色资源、特色服务和特色发展的重要渠道.滇西抗战历史文化研究需要以高纬度、深层次、立体式和多视阈的方式,全面推进,研究方向应该包括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两方面,主要内容可涉及滇西抗战地位作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教育、资料的收集整理等.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高超的斗争策略使其自觉地肩负起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成为中华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相似文献   

8.
滇西抗战是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可歌可泣的一段历史.它反映了中国军民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抗战必胜的信念,以及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把展现这段历史的文献资料,抗战遗迹,博物馆和纪念馆,以及影视媒体资源充分的利用起来,让它们在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发挥作用,是针对当代云南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非常好的模式探索.通过课堂教学的渗透,校园文化的建设,社会实践的活动,媒体平台的传播,四个方面的相辅相成最终把滇西抗战资源有效的运用到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中.  相似文献   

9.
在后现代主义视域下,中国当代先锋小说最能体现西方后现代思潮在中国文化语境下对文学经典的冲击。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分析在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中国当代的先锋小说家如何进行叙事技巧和话语层面上的实验,对文学文本进行着怎样的解构与建构以?及后现代女性主义是如何渗透进先锋小说的创作先锋小说解构了传统的文学观念、叙事模式以及文学体系,却又有着很大的建构意义,在小说面临边缘化的背景下开创了新的小说创造道路。  相似文献   

10.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在抗日战争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今天我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其最重要意义就在于弘扬抗战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凝聚民族力量就要弘扬“二个精神”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1.
反腐倡廉,法制为本。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反腐倡廉法律法规建设,抗日战争时期更是如此,从颁布宪法性文件、专门法规、干部法规及相关配套法规等四个方面加强反腐倡廉法制建设,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对于在新形势下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实现“中国梦”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抗战文学在正面表现正面战场的同时,对正面战场存在的军纪废弛、军阀作风作祟、军事指挥失误与政略失当等严重问题,也有犀利的揭露与深刻的剖析,其中虽然不无激愤的情绪,但归根结底缘自对军队的期望与对抗战的必胜信念。  相似文献   

13.
施甸遗存的滇西抗战宣传标语,是抗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滇西抗战的重要实物资料之一。在目前全国尚无较多抗战标语遗存的情况下,尤为珍贵。对施甸遗存抗战宣传标语的产生、概况进行了阐述,对保存现状、存在问题、保护价值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时期西南联大的学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抗日战争时期,西南联大在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为中华民族的神圣抗战和文化的改造与复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成功的原因,如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促使学者为国家和民族献身学术;诚聘海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形成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实行教授治校,保障充分的学术自由;形式多样的学术活动,增进学术研究的交流与发展等,对于我们今天的高校建设具有很好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1939-1945年期间国民政府开展的滑翔运动为研究对象,通过国民政府推动滑翔运动所做的努力来展现抗战时期救国运动的一个方面,国民政府除了以滑翔运动作为培养空军飞行员,推动航空事业外,还积极在民众中筹建滑翔设施,普及航空知识,使滑翔运动不再是单纯的体育运动,而成为国民政府航空教育的普及运动,这项由国民政府积极发动的军事航空体育运动更多的凸现出了民众航空体育运动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时期,彭桂萼撰写的分析抗战形势、文艺兵应如何参加战斗和云南抗战文化的动态等方面的时评文章,反映了一个文化人所具有的思想水准和爱国情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振奋民族精神、推动抗战文化的发展和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①  相似文献   

17.
对中共南方局与重庆抗战文学关系的考察,长期以来呈现出一种简单的模式,即毛泽东→周恩来→大后方文学。这种格局显然失之片面,并且有违史实。文章借鉴中共党史研究的最新成果,从四个方面加以厘清和辨正:1.抗战时期中共的最高领导人;2.中共中央长江局和王明的右倾错误;3.抗战时期博古在宣传文化战线上的历史作用;4.抗战时期凯丰在宣传文化战线上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民全面抗日战争的爆发,标志着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团结与统一.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顽强斗争,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中国民族民主革命走向胜利的基础,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而盛并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里程碑.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远征军第十一集团军是我国抗战时期一支功勋卓著的部队。1942年5月中国远征军入缅抗战失利,日军从地面和空中同时向我西南重镇保山发动袭击。危急时刻,第十一集团军受命奔赴前线组织抵抗,并在此后全力承担怒江防线的守卫和滇西大反攻的主要作战任务,前后历时两年零八个月之久,为夺取这场著名反帝爱国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高黎贡山自古以来就是著名南方丝路从大理、保山前往腾冲、德宏边境的天险关隘。1944年中国远征军反攻滇西,在这里与守山日军发生激烈争夺,双方死伤累累,留下大量触目惊心的血战遗迹,历经六十多年的风雨,至今仍保存完好,成为今天开展爱国教育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实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