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当今体育事业空前发展的今天,高校体育发展也得到了空前的繁荣,高校体育类社团也自然成为了学校发展体育运动项目的重要组织.高校体育类社团具有多样性、民主性、群众性,在全国各个高校体育类社团也成为了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舞台,为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增强自己的运动能力提供了一个十分方便的舞台.而目前我国高校体育类社团普遍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通过对四川师范大学体育类社团活动的调查与分析,分析高校体育类社团发展的问题以及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综合运用历史学、体育学、博物馆学等相关理论与方法,通过对第一手资料的分析,梳理中国体育类博物馆产生和发展的曲折历程,并总结其历史经验。研究认为,中国体育类博物馆的产生发展共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中国体育类博物馆的滥觞期,其标志性事件是1940年国民体育大会上首次提出筹设"中央体育卫生博物馆"的建议并形成提案。第二阶段为中国国内体育类博物馆的兴起期,其标志性事件是随着改革开放后体育事业的腾飞和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举办,中国体育博物馆的酝酿、筹备、建馆及开馆。第三阶段是中国国内体育类博物馆的发展期,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和中国进入新时代,在党中央提出文化大发展和建设体育强国目标下,各地体育博物馆在短时间内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呈现出地方政府、地方体育部门、体育组织、企业、高校、民间开办各类体育博物馆的热潮。  相似文献   

3.
对世界高水平足球比赛进球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传统文献分析法与内容分析法,比较研究了国内外体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针对国内较有代表性的5种体育类核心期刊3年来刊登的体育社会学文章以及2种国际体育社会学期刊近10年来发表的文章进行研究.对比结果表明:国内外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均以定性研究为主,强调学理分析,研究设计类型多采用第二手分析及调查研究的方式,数据分析以描述型分析为主,关联型分析多进行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  相似文献   

4.
体育精神培育作为体育事业发展的支柱和灵魂,成为坚定信心、奋力拼搏、提高国家体育综合实力的迫切需要。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角度出发,将体育精神培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以大学生体育类社团作为体育精神培育的载体切入,分析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大学生体育类社团建设和大学生体育精神培育的路径,为高校学生体育类社团建设发展及体育教学、体育精神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投稿须知     
1.《体育文化导刊》是由国家体育总局主管,国家体育总局文史工作委员会主办的综合性大型文化、思想、理论及体育人文社科学术双月刊,兼有体育人物、文史知识介绍等内容,系国家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2.本刊来稿类型包括:体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论述,对体育界焦点事件的评述,体育书刊的评论和介绍,体坛旧事,体坛人物介绍,体育文化动态,体育艺术、收藏赏析,奥林匹克运动和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理论、概念分析,以陕西省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案例,结合以往民俗学、民间文化、传统文化对体育文化研究的成果基础,分析了我国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现状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建设性的思考和对策:(1)应克服反文化、伪民俗等现象在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产生的消极影响,结合实际特定因素,保留体育的本质属性;(2)应冷静对待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非理性思想,把握其根本目的 及问题核心;(3)保护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国家和地方的相应政策跟进;(4)在保护工作中应杜绝盲目跟风、并树立正确的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7.
投稿须知     
1.《体育文化导刊》是由国家体育总局主管,国家体育总局文史工作委员会主办的综合性大型文化、思想、理论及体育人文社科学术双月刊,兼有体育人物、文史知识介绍等内容,系国家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 2.本刊来稿类型包括:体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论述,对体育界焦点事件的评述,体育书刊的评论和介绍,体坛旧事,体坛人物介绍,体育文化动态,体育艺术、收藏赏析,奥林匹克运动和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调查体育类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探索体育活动对个体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方法:运用SCL-90量表对体育类专业大学生与非体育类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体育类专业大学生的躯体化、强迫、敌对等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全国青年常模,非体育类专业大学生躯体化、焦虑、恐怖、敌对、精神病性等因子的得分明显高于全国青年常模;与非体育类大学生相比,体育类专业大学生的强迫、敌对因子得分较高,而躯体化、焦虑和恐怖因子得分较低.结论:体育类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非体育类专业的大学生有着不同的特点;体育活动对个体心理健康存在积极影响的同时,还可能存在着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根据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确立分类的基本原则,并将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传统体育类(包括民族体育和民俗体育类)和民俗活动类(类体育类),建议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类别中各种涉及民族传统体育的称谓统一为"传统体育",体育系统应不同程度地参与,进行整体保护.  相似文献   

10.
体育高考是中学体育教师和教练员十分关注的问题,它对我国体育人才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体育高考学生的心理焦虑是必然存在的,而且影响着考生的高考成绩。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据统计法,对广西2006年参加体育类高考的学生心理焦虑状况的调查,从而分析了体育类考生心理焦虑产生的必然性;引起考生心理焦虑的因素;同时对广西体育类高考学生在学习与训练中需加强与改善的地方提出结论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竞技特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世界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竞技体育的一个分支,为了使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尽快适应当代竞技体育与社会体育经济发展的需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数据分析和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一些较为有代表性项目的竞技特点进行研究,找出其中的竞技特点规律,为传统体育项目竞技化发展提出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30年的上海体育产业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课题组 《体育科研》2009,30(1):23-28
体育产业是现代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赛事是体育运动中最活跃、最有影响力的组成要素。它们的发展不仅仅是体育事业本身发展的需要,更能够满足市民不断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成为展示上海城市形象、彰显上海城市实力的重要载体,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体育文学是体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美国体育文学比较繁荣,梳理、分析其发展历程与其特点,可为我国体育文学的发展提供参考借鉴。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对美国体育文学的嬗变及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美国体育文学的嬗变可划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1896年至20世纪60年代、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晚期、20世纪晚期至今;美国体育文学的主旨先后经历了突出男权主义、反种族隔离、反思工业文明与现代社会、强调女性主体意识的发展过程;集体人叙事与个体人叙事的融合以及重视"身体叙事",是当今美国体育文学的主要特点。提倡创作题材的多元化、拓展创作思路的开阔性,是美国体育文学发展对我国体育文学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中国体育法制之殇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为主导的体育法制体系,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发展,我国体育法制体系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由于体育概念一直存在争议,导致体育的法概念缺失,以致体育法律主体之间边际关系模糊;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具有体育基本法的基本特征,但它的浓厚行政法色彩,体现了权力本位(管理本位)的立法思想倾向.希望在修法时回归权利本位;作为最具体育自治特色的体育仲裁制度及机构建设仍然处于空白状态,令人遗憾和无奈;学校体育法制并没有成为学校体育问题的有效依据;现有体育法制体系不能保障相关体育权利等.这些基本问题直接影响到我国体育法制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文献综述法、访谈法、田野调查等方法对绿色经济发展为主的普洱市体育旅游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调研发现当今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是多方多面的,人们已经是不再乐于传统模式的旅游,而是开始趋向于形式多样、趣味与运动相结合的健康旅游方式,把体育运动融于到旅游的过程中。在运动的过程增强体魄具有无穷的魅力,已经是一种新式的旅游方式。人们对美好生活不断需求的今天,对体育健身的需求以及大众体育的发展,休闲体育占体育组成形式的比例也越来越大,对于体育和旅游休闲的爱好者们来说这无疑是他们一直所期待的休闲方式。本文概括了体育旅游结合休闲体育对体育旅游的开发做出的一些具体分析。再结合普洱市发展现状,对体育旅游开展的实际情况作出对策分析,引用体育旅游的相关开发理论找出普洱市体育旅游开发存在的一些优势与问题,把绿色经济作为市政府经济支柱发展方向的普洱市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运动鞋作为运动的辅助装备,在提高运动感受的同时,还起到了重要的危险防控作用。体育运动发展至今,很多的项目都有其专属的运动用鞋,而广场舞运动并没有一款完全针对其运动特点所设计的运动鞋。当下,广场舞运动已经成为老年人最热衷的健身活动,其范围之广,影响之大前所未有,而长时间穿着不科学的靴子进行广场舞锻炼,不仅达不到良好的健身效果,还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伤病,因此设计一款专为老年人进行广场舞锻炼的专业用鞋,不仅可以有效防患老年人参与广场舞锻炼中可能造成的运动性损伤,同时也会促使广场舞运动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等方法,对日本《体育基本法》的立法情况和立法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分析其对中国《体育法》修改的可借鉴之处。研究认为,我国《体育法》应该对体育进行较高的价值定位,并界定清楚所调整的"体育"的概念和含义。《体育法》修改应确认公民体育权利,并要以公民体育权利保护为立法理念的核心,促进全民体育的发展。还应明确法定体育管理体系,确定各级体育行政部门、体育社会组织的权责与义务,增加对基层体育机构和组织建设的立法内容。要考虑到配套法律和政策的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使《体育法》及其配套法律和政策能够为新时代体育事业的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8.
随着体育运动的全面发展,使得体育纠纷逐渐增多,对我国建立体育仲裁制度成为一种迫切需求,论文主要从国际体育仲裁实践对我国的影响,以及我国体育仲裁制度建立的条件进行分析,探讨体育仲裁制度尚未建立的原因,从历史、体制、意识等几个方面入手,为我国体育仲裁制度尽快出台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香港体育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研究旨在较全面、客观地分析、介绍1842~1997年间香港体育的发展情况及其一般规律和特点。采用文献资料、座谈访问等研究方法。主要结论:香港康体发展局、香港业余体育协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在香港体育界有重大影响;大众体育受到重视;80年代中期以来竞技体育发展迅速;体育发展有多渠道的经费来源;学校体育场地不足;体育科研学科不够健全。香港未来的体育政策、体育组织机构近期内不会有重大改变;大众体育、竞技体育将得到重点保证发展;学校体育、体育科研将得到重视;香港体育界对未来香港的体育发展持乐观态度。  相似文献   

20.
李晓明 《体育科技》2013,(6):15-16,22
为探究浙江畲族传统体育文化变迁的因素和途径,通过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访谈法和逻辑归纳法对浙江畲族传统体育文化变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结果显示,宗教信仰、迁徙所致的地理环境的改变、畲族生产方式的变更、外来文化的侵染、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影响是畲族传统体育文化变迁的主要因素;畲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创新、畲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是浙江畲族传统体育文化变迁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