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近年来竞技体操心理选材的研究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后人进行竞技体操心理选材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中外优秀竞技体操运动员出成绩年龄和周期方面的比较与分析发现,我国在早期专门化训练和早出成绩、快出成绩方面与亚洲及欧美国家相比有一定的优势,这有利于延长我国优秀竞技体操运动员运动寿命,并为取得更多优异成绩创造了机会。为此,本研究对我国竞技体操的科学选材和训练等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竞技体操运动对运动员的身高、体重和开始参加训练的年龄等方面有其独特的要求。对中外优秀竞技体操运动员身高、体重和参加训练年龄进行分析比较,试图从中找出共性规律,为我国竞技体操运动选材、训练等工作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我国竞技体操20年科技发展的特征及制胜规律,旨在为我国竞技体操发展提供理论帮助.结果发现我国竞技体操20年科技发展的特征主要有:(1)体操动作的巨大变革;(2)科研与技术的提高相结合;(3)新理论新方法的运用;(4)科学检测与选材经验的有机结合.制胜因素有注重运动员个人能力的培养以及战术的运用;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科技带动了竞技体操训练科学化水平提高等.  相似文献   

5.
关于竞技体操美学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运用文献资料法 ,调查法及专家访谈法进行研究 ,讨论了竞技体操的五个基本美学特征 ,对体操教练和运动员在研究和表现体操动作之美时均有所启发和帮助。所获主要结论如下 :1)竞技体操具有超常性 ,运动员创造的超常高难动作充分地显示了竞技体操的惊险美和奇巧美 ,使得竞技体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 2 )竞技体操具有依存性 ,超常而优美的体操动作是运动员施力于体操器械和器械反作用于运动员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3)竞技体操具有塑形性 ,离开优美的动作塑形 ,竞技体操将无美可言。 4)竞技体操具有节奏性 ,运动员必须学会把对动作理解的情感自然地起伏于所做的动作之中 ,体现出鲜明的动作节奏 ,竞技体操才有意境美可言。 5 )竞技体操具有直观性 ,离开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将无法感受到竞技体操的存在。  相似文献   

6.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运动员选材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认为:我国运动员选材研究经历了起步、快速发展、相对停滞和快速提高四个发展阶段,先后学习了阶段选材模式和滑动选材模式,并形成了理论三角选材模式、发育分型选材模式和竞技能力主导选材模式等特色理论.在对目前选材研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应体教结合,建立优秀竞技后备人才库;修订《青少年业余训练大纲》;强化竞技能力特征模型和诊断方法学研究;重视制约运动员成才的社会学因素;加强基因与运动能力关系的研究;构建运动员科学选材服务平台.旨在实现我国运动员选材工作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这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竞技体操的区域分布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竞技体操存在着显著的强势区、次强势区、潜强势区、弱势区、空白区五大区域性差异.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导致差异的原因,以利于各级体育部门从实际出发,进行重点区域选材和制定竞技体操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我国2008年奥运会竞技体操后备人才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文献资料法、观摩与统计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对我国2008年奥运会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进行研究,对我国2008年奥运会后备人才的数量、运动员竞赛能力及特点等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2001-2004年我国竞技体操科研论文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献资料法,统计法和分析法对2001—2004年我国竞技体操科研论发展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热点研究围绕动作创新、发展态势、规则、难度变化等,对运动损伤、心理训练、选材、对策研究等较少。  相似文献   

10.
通过青少年步枪射击运动员选材的研究,提出了步枪射击运动员选材综合评判法,并运用此法进行实践,证明该法■理可行,建议步枪射击运动员选材时采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监测备战世界艺术体操锦标赛的10名女子运动员赛前集训期的身体机能的变化,试图为艺术体操队的赛前集训期间合理安排训练负荷提供科学依据,并为艺术体操队赛前集训期间的身体机能变化规律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我国女子高低杠实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第 34届世界体操锦标赛高低杠比赛 ,我国选手与其它强国选手实力的对比分析 ,认为我国运动员无论是动作难度还是规格质量都是世界一流的 ,但在动作类型多样化和连接编排上与顶尖选手相比还存在差距。  相似文献   

13.
运用录像统计和文献资料法对第8届世锦赛上取得六人操前三名的国家的难度进行了优劣势分析;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对国际体联编写的2001-2004版规则和2005-2008版规则进行比较,研究新规则中难度的改变对我国在下届世锦赛上取胜的利弊.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运动员完成四类难度的能力与另两国运动员相比有强有弱,新规则四类难度的改变对我国在下届世锦赛上的取胜利大于弊;我国六人操有选择高价值难度的意识,这种意识与新规则中难度的改变方向是一致的;新规则的变化对我国运动员因难度完成质量差而丢分的现状的改善是有利的;我国难度动作选择的均衡性较好,符合新规则对难度动作要求更均衡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以2006年第九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为基础,运用文献资料、比赛现场观 察与统计、录像观察与统计等方法,在分析五个单项运动员的难度分、艺术分和 完成分的基础上,初步揭示出我国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在不同单项上的竞技实力以 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剖析了现阶段国际竞技健美操的发展动态与发展趋势,期 望对我国竞技健美操运动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全国少年体操比赛中鞍马项目规定动作完成情况的统计、分析和研究,指出运动员在完成动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规定动作的再制定提出意见建议,为新一轮《全国少年儿童体操比赛规定动作》的出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竞技体操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国际体操评分规则的频繁修改,《男子体操教学训练大纲》已渐失去其先进性与时效性.通过对《男子体操教学训练大纲》在我国执行现状的调查研究,指出了在执行当中存在的某些问题,并提出了一定的完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艺术体操美学内涵的挖掘,分析了艺术体操的美学价值。结合艺术体操运动的特性探讨其美育作用,并对艺术体操教育中美育的缺失,以及如何深化美育进行了阐述与分析。提出了在体育院校艺术体操教育中更好的实现美育的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18.
竞技健美操新版规则变化的特点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国际竞技健美操规则的每次修改都会对竞技健美操的发展和与之相匹配的训练方法带来重大变革,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通过对2001和2005年版的国际竞技健美操评分规则的分析和比较,探讨了新规则变化的主要特点、竞技健美操成套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规则变化对我国运动员的利弊分析,旨在对我国健美操运动员备战2006年健美操世锦赛进行对策研究,以期能对我国运动员能在世锦赛上向金牌冲击提供指向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艺术体操队面临新周期国际评分规则变化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录像图解、数理统计与比较研究方法,对历届国际艺术体操评分规则和27届世锦赛前3名及我国艺术体操队技术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规则对运动员动作完成质量、身体动作与器械技术的紧密结合提出了更高要求;难度数量明显增加,单个身体难度动作结构趋于复杂化;特殊艺术性加分力度加大;难、新、美、稳、准是艺术体操的发展方向。并指出我国艺术体操队应尽快适应新规则,全面提高运动员的综合身体素质,在动作完成质量、技术价值和艺术价值方面要有新的突破,才有望实现2008年奥运会升国旗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2006年技巧世界锦标赛、2007年技巧世界杯和2006年全国技巧冠军赛、2007年全国技巧冠军赛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我国技巧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差距和不足找出突破点。以“难、稳、美”为突破点,加强运动员的选材、强化“以难制胜”的方针,提高动作完成的质量和艺术的表现力,为我国技巧项目备战2009年世界运动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