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识发生过程教学即揭示知识的来龙去脉,还原知识生产的原始背景,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知识发生和发展的全过程.目前,大学教学中“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方式弥漫课堂.在生物教学中进行知识发生过程教学的内涵是:让学生追溯生物学定律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亲历生物学概念的建立过程;让学生体验生物学实验的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2.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他们喜爱的、乐于参与的活动中加深自我体验、感受和领悟,使道德认知在多层面的体验活动中无痕地内化为道德行为。一、引发情感体验,在体验中产生道德内需品德与生活课程强调活动性,是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直接参与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在“玩中学”、“做中学”的情感体验中产生道德内需。因此,教学中对…  相似文献   

3.
叶少映 《成才之路》2010,(11):I0018-I0019
“将教学置于无痕的状态中,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经历体验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学理念。那么,在美术教学中,该如何摒弃灌输式教学和形式主义举学以实现教学无痕,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无痕境界呢?文章从不教而教教学实践过程入手,切实探讨了关术课中贯穿“充痕”理念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杨卫东 《新课程研究》2009,(11):126-127
新课改下,思想品德课教学需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悟,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起点,挖掘学生生活中有意义的事件,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反思,在反思中建构,从而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无痕教育”就是有效实现这一课程目标的重要举措和追求。  相似文献   

5.
高翠任 《学周刊C版》2014,(5):107-107
理想的教育状态是通过“怎样教”达到让学生在积极主动和潜移默化中学习.通过“教什么”让学生获得知识.通过“为什么教”使教师更加清楚教学的真正意义是帮助学生形成能力.在淡墨无痕和春风化雨中发展恩想、培养精神.实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目标。本文就“怎样教、教什么、为什么教”三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提出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教学建议”中又强调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可见,体验性教学是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的教学方式。那么,语文课如何让学生获得体验,这是当前语文教学需要探讨的问题。一、体验性教学是让学生亲历学习实践过程的教学体验是主体参与实践活动来认识周围事物,即“从亲身经历实践开始,进而获得认识,从中形成感情,最后产生感悟”的过程。体验性教学是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亲历学习实践过程,自主吸收和内化知识,获得情感体验的过程。这一过…  相似文献   

7.
素质教育强调“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首先,要求教师在教学上展开创新。根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理念,教师应该顺应儿童的自然个性,让学生经历数学的由来和发展过程,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程标准》对“体验”的解读为“采用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同时强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巾体验和理解数学”。事实上,教学情境也具有体验性,教学情境最直接的价值取向就是体验。  相似文献   

9.
如何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呢?创意体验作文《价值》的教学,给我们启示。在教学中,教师创设真实的交往情境,让学生忘记课堂、忘记写作,从而表达真心真情;同时,指导过程具有情节性,一波三折,让学生感情体验更深刻、更丰富,也更真实。在深度体验中,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也学会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这样的无痕指导让学生体验到写作的快乐,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0.
课程标准将“体验”纳入了过程性目标.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体验”既是一种活动,也是活动的结果。作为一种活动.即主体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识和情感:作为活动的结果.即主体从其亲历中获得相应的认识和情感。数学学习中的“体验”是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通过行为、认知和情感参与,获得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识和情感态度。在现实的课堂中.我们常常看到消极的情感体验.虚妄的泡沫体验.  相似文献   

11.
现代数学教学中突出强调了转变教学观念、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进行学习,在掌握知识内容的同时,让学生体验、理解和应用探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的基本思想是让学生在“重新发现”和“重新组合”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学习,鲜明地体现出“创新”和“创新学习”的本质.  相似文献   

12.
主持人:随着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思考和实践,我们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育理念上有了触动,教学行为也相应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让学生在“体验”中学而无痕.让学生在合作、主动、探究中学习,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但是,随着课堂教学实践的逐步深入,操作层面上出现许多新的困惑。今天把大家召集起来,谈谈各自的体验及困惑,希望能找到解决新困惑的锦囊。  相似文献   

13.
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到“五放”,即放手让学生收集信息、提出问题;放手让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心得;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放手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过程;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练习、进行自评和互评。那么,在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做到“五放”呢?  相似文献   

14.
段玉文 《物理教师》2013,(10):2-3,6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是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过程.教学过程是“精心预设”在课堂中“动态生成”的过程,其价值在于它的“动态”.我们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取新知的体验,强调克服过程的低效性,使过程情境更有效、学生参与程度更高、过程实质体现更完美、过程组织更优化,我们更追求在“预设”、“调控”方面提升教学过程的有效性,真正让探索过程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5.
杨守学 《湖北教育》2005,(12):38-39
“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进行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陶冶性情、升华人格、发展能力、提高觉悟是思想品德新课程反复强调的教学理念,是顺应课改新形式的教学方式。那么,初中思想品德课如何实施体验式教学呢?  相似文献   

16.
教学是一门艺术,它需要以热情和创造来引起人内心的激荡。无痕的教学,恰恰能够引起学生内心的激荡,激发出惊人的动力,并以最稳定的状态驻存在学生的内心世界里。教学应该是一种启迪感化,循循善诱,心灵交流的过程,武侠小说中轻功的至高境界是“踏雪无痕”,我想教学的最高境界也应该是“教学无痕”吧。让我们学习名师“教学无痕,精彩有痕”,悟道而后传道,让教学不留痕迹,让教学更有实效。  相似文献   

17.
"无痕德育"是思想品德课教育的一种理想境界。学生行为规范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规范也需要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这就要求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追求"无痕德育"的境界,让学生在一定的情景感染下,在活动的体验中,在与同伴的交流中,在生活实践中进行"无痕"的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18.
2009年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教学大纲》指出: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包括思维参与和行为参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大纲明确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去做、去数学交流、去数学实践探究、去体验过程、在做中学”.新的教学理念期望教师能改变以往以知识传授为核心的教学模式,采用一些能够发挥学生主体性,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获得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综合提升的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就是新理念下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行为上体验或者从心理上去体验,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培养出能力.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了体验式教学在中职数学教学的实践.  相似文献   

19.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情感表达方式,音乐教学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特征就是情感审美。音乐课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前提,强调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科学认识的紧密结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让音乐真正“活”起来,精心设计,营造出相关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知识和美的体验。让音乐课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这样...  相似文献   

20.
所谓“参与式教学”就是通过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和规范的教学行为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营造一个互动愉悦和体验成功的教学情景,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使每位学生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中获得自主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分课前参与,课中参与和课后参与.课前参与以“导学提纲”为抓手,有效的让学生提前进人学习新知的准备阶段;课中参与把教学的立足点,课堂的支撑点由教师的“教”转为学生的“学”;课后参与把“自由”还给学生,让学生体验自主参与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在各个环节中只有有了学生的参与,才会有教学的精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