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教育》2015,(1):8
《中小学管理》2014年第10期刊登刘长铭的文章指出:好课的标准不是唯一的。老师讲得少的课是好课,讲得多的是不是好课?学生练得多的是好课,练得少的是不是好课?课堂提问多的是好课,提问少的是不是好课?有讨论的课是好课,没有讨论的课是不是好课?没有简单的答案。也许评价标准主要是原则性的,不必过于细化和量化。好课是有共性的。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是全面关心他们成长的老师。除知识和方法外,学生从这些老师那里还能学到生活智慧、人生态度和人生哲学,感受到人格的魅力。所以笔者认为,学校教育就是师生相处的一段生活,教育就存在于生活细节之中。可以把好课的共性可以概括为"四有":有知识、有方法、  相似文献   

2.
要想上好课,就要备好课。但是,写好了备课笔记并不等于备好了课,更不等于上好了课。有的校长片面认为,看一位教师的课上得怎样,主要就是看他备课笔记写得怎样,写得详实、规范,那他的课也一定上得漂亮;写得简略、不规范,那他的课上得一定很差。  相似文献   

3.
做课如作文     
做课,精心教学也;作文,文章写作也。一堂课怎么做.无定法可依。因为什么样的课算是好课,无标准定则。叶澜教授认为“扎实的、充实的、丰实的、平实的、真实的”“五实课”是好课;崔允榔教授则说“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的“三得课”是好课……窃以为,循规蹈矩的,肯定不是好课。一篇文章如何写,无套路可循。  相似文献   

4.
初读文卫星老师的《课例:幂函数》总有一种疑问挥之不去:“幂函数”这样教是否会被认为是超乎理性、走得太远,远离《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远离教材的范围,甚至是远离了学生的认知基础.产生这样的疑问有以下几方面的理由: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对以往报刊教材及研究论著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报刊课的课程定位,并提出报刊教材的选文、编排及练习的设计原则。文章认为报刊课本质上是一门语言课,是一门专项语体课,而非国情介绍课,报刊课的首要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提高语言水平并培养报刊阅读技能,包括识别非词典登录词、分析长句难句等。报刊教材的编写要遵照“语言第一”的原则,兼顾话题的趣味性、广泛性等。  相似文献   

6.
品读     
<正>微课创意教学设计远比制作技术重要得多,要做出让学生爱看的微课视频。全国外经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王乃彦认为。"教育技术化"是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新型课堂模式会得到更多应用。他建议,微课要让学生"看得明白,学得清楚",更要符合学生群体的兴趣特点。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高考的改革,我们一线的教师就得紧跟着新步伐,做好指导性的工作.在高三英语教学中,试卷讲评课是一种重要的课型,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我认为要成功地上好一节试卷讲评课,我们应该注重在课前的准备、课中的讲评和课后的操练等模式,使讲评课的课堂教学效果更好,命名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体现新课标的"命名学生具有较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较强的评价自己学习效果,总结有效学习方法的能力"精神,同时又能体现高考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8.
《考试》2008,(4)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古诗教学的课堂效率,经过十几年的实践,认为在古诗文的教学中,应努力做到课前引起兴趣、课中持续兴趣、课终增加兴趣。  相似文献   

9.
孙兆龙 《考试周刊》2011,(53):53-54
"洗课"一词据说最早是由江苏省教研室主任、江苏省教科院副院长杨九俊先生提出来的。"洗课"说得非常形象,洗衣服、洗水果、洗蔬菜,沙里淘金,洗出闪闪发光的宝物黄金。我认为,洗课是一种素质教育下课程改革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带来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0.
做课如作文     
<正>做课,精心教学也;作文,文章写作也。一堂课怎么做,无定法可依。因为什么样的课算是好课,无标准定则。叶澜教授认为"扎实的、充实的、丰实的、平实的、真实的"五实课"是好课;崔允漷教授则说"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的"三得课"是好课……窃以为,循规蹈矩的,肯定不是好课。一篇文章如何写,无套路可循。因为什么样的文章算是好文章,无通用准则。《文心雕龙》说"本乎  相似文献   

11.
陈莉 《学语文》2014,(3):15-16
一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叶澜认为,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要做到“五实”,即一节好课应该是扎实的课、充实的课、丰实的课、平时的课、真实的课。其中“丰实的课”,指的是生成性的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在课堂中应有教师和学生情感、智慧、思维和精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节骨干教师的展示课。我选择了十一册的教材《鸟的天堂》,然后就是认真备课,精心制作课件。为了把课上得出彩,将课件做得更为精彩些,我还特地请电教主任做了FLASH动画课件。我自认为课件做得十分精彩。  相似文献   

13.
作者认为:写作能力的提高,主要得靠写作者自己的勤奋苦练,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综合性、创造性和实践性是写作课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4.
著名语言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认为:以自己学习语言的经验看,得自课内与课外的比例是“三七开”,即大概30%得自课内,70%得自课外。  相似文献   

15.
佐斌 《湖北教育》2003,(9):14-15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个人往往是中心,教师“讲”得好不好。板书是否美观工整就成为评价课堂教学的常用的最重要标准。“听课”、“看课”的对象当然都是讲课者——教师。“听课”“看课”之后要“评课”,听课者一般对上课教师评头论足,区分上课人的名次与好坏,自己好像是局外人。我们倡导看课后要将看课者自己的认识、感受、理解、评价和建议等表达出来,与上课者和其他老师分享。 那么,“看课”该看什么?概括来  相似文献   

16.
2009年江苏省小学数学优秀课评比暨教学观摩活动第二学段的14节展示课,留给听课者的总体印象是教师教得认真,学生学得努力,演绎了课堂的精彩,体现了教学智慧的丰富。用“江苏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师素质、教学手段、教学效果、教学特色等八项指标来衡量,这些课都是好课或较好的课。  相似文献   

17.
校长到底要不要带课,校长带课到底是利多,还是弊多?《中国教育报》对校长要不要带课?进行了讨论.笔者认为,首先得问一句:  相似文献   

18.
厦门大学发布微博称将开设爬树课.对于大学要开设爬树课一事,舆论褒贬不一.赞同者认为,爬树课是一门创新课,很有必要开设.反对者认为,此举有点盲目模仿的嫌疑,不适合中国的大学生.笔者认为,开设爬树课有诸多示范意义. 首先,厦门大学开设爬树课在全国算是开了个先河,为其他高校作了很好的示范.在我看来,爬树课是一门比较"实用""前卫"的体育课,虽然借鉴了美国部分大学开设爬树课的经验,但对大学生们来说,其有百益而无一害——既锻炼了身体,又学会了一种逃生技能.从长远来看,爬树课显然比一般的体育课要实用得多.这样有益的借鉴、模仿,有何不可?  相似文献   

19.
在某次评课活动中,专家认为评课最有发言权的是学生,并建议上课学生说说对这节课的感受,要求学生说真话并且说具体。一位学生说:"老师上得很好,生动有趣。"第二位学生说:"自己也表现得很好,挺直了腰,认真又努力地听课。"评课专家听到  相似文献   

20.
用什么标准评价音乐课堂是否有效?我认为.以下方面可以作为重要的参考。 一、有效的音乐课是一堂不累的课 用累与不累来区别课的好坏和有效程度.主要是考虑到我们课堂教学的立足点,应该是“人”,而不是物化的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