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才竞争力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也是支撑“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因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才竞争力平均水平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一带一路”各区域间人才竞争力发展不平衡,亚洲、大洋洲和中东欧地区较强,而南亚、非洲和拉美地区则较弱。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才竞争力排名表现中处于中上水平。我国在推进“一带一路”人才开发与合作时,需要关注人才竞争力的区域(国家)差异特征,把握各自的优势与不足,规避不必要的风险,保障合作实效;同时,应当强化高等教育合作,促进全球人才流动,拓展第三方市场资源,助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才竞争力提升,支撑“一带一路”建设。  相似文献   

2.
为响应“一带一路”的伟大倡议和铁路“走出去”国家战略,轨道交通领域的中外合作办学已成为提升沿线国家基础建设水平、促进中国软实力建设的重要举措。为提升“双一流”建设水平、提高国际影响力,我国高校积极对接国家需求,与“一带一路”国家高校进行合作研讨,不断拓展高等教育的国际合作办学新模式。由于地域及文化等方面的显著差别,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轨道交通领域国际合作办学期间,不可避免地会面临诸多风险。文章通过广泛调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治、经济、民俗和教育体制情况,阐述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存在的文化、制度和理念方面的矛盾与冲突,对开展轨道交通中外合作办学可能存在的风险要素进行辨识和归纳,并提出应对策略,为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职业教育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为沿线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如今,“一带一路”倡议已经走过了10年。着眼未来,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西方阵营“污名化”、全球经济转型、沿线国家文化差异等,给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带来一系列新的挑战。为此,职业院校要坚持和而不同理念,构建沿线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命运共同体;坚持产教协同理念,为产业发展精准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坚持入乡随俗理念,推动中国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本土化改造。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科技人文交流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技创新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落实好总书记“一带一路”倡议,对于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文化融合、民心相通,提升沿线国家科技、文化、教育合作水平,满足国际科学教育及沿线各国发展需求,对于借此贡献中国方案、分享中国经验、展现中国智慧等具有深远影响。本文就“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青少年科技人文交流发展的意义、前景及其所面临的挑战等进行梳理和探讨,旨在提出相应且可行的发展策略,以更好地服务于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5.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政策供给不断加大,推动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职业院校在留学生培养与管理、境外办学品牌建设、标准推广、服务国际产能合作等方面成效显著。同时,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面临支持和保障政策不完善、政校企协同的常态化机制尚未形成、境外办学平台建设仍需加强、服务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还需加强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统筹规划与政策保障,完善政校企协同服务“一带一路”的常态化机制,深化境外办学平台内涵,提升院校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能力。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境外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已取得初步成效。基于对22个境外办学机构和项目的调研,分析了“一带一路”背景下职业教育境外办学的基本逻辑: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共建国家高度重视教育领域合作、国家战略要求开展职业教育境外办学、职业教育境外办学的内涵特征不断丰富、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总结了职业教育境外办学的实践路径:明晰办学定位、开展学历教育与培训、深化校企合作、明确管理职责、实行标准引领、加强教学资源建设、推广“技能+中文”学习模式。当前,职业教育境外办学面临诸多困境,包括办学资金可持续性投入、校企协同办学、教学质量控制、专业教师选派、克服文化差异、招生等。未来,“一带一路”背景下职业教育境外办学需要持续夯实境外办学的资源投入,充分发挥“政校行企”主体功能,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持续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和积极性并着力打造境外办学质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7.
“一带一路”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倡议。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沿线经济建设与发展,商务英语专业应以“一带一路”为抓手,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对接国际商务发展新需求。通过打造“三高”教师队伍,构建多功能实践教学体系,开发高水平专业教材,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  相似文献   

8.
国际化人才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基础,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参谋助手”、“政策推手”和“项目抓手”。加强与沿线国家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领域的重要合作,离不开全球领导型、高端技术型、创新创业型、金融领军型和人文交流型国际人才的保障。面对国际化人才需求,政府、高校、产业界等应互通有无、协同发展,科学制定人才战略;高校应该承担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责,特别是应加快跨学科培养“一带一路”方向人才,设立“一带一路”国家留学基金;政府应在充分利用已有国际化人才资源基础上,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和实践平台,形成“一带一路”战略的人才后盾,朝着厚植我国“一带一路”战略进程“软实力”的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9.
“一带一路”沿线及与中国签定“一带一路”相关合作协议的许多国家使用的英语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地域变体特点,主要体现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本文通过分析“一带一路”背景下一些相关国家的英语地域变体特点,探讨其对英汉口译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口译策略:和语言图式、内容图式相关的口译策略,译前准备策略,以期对培养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的口译人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教育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中非职业教育合作既是非洲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诉求,也是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特殊使命,中非双方多年来的交流合作也为职业教育合作打下良好的政策基础。“一带一路”倡议十年来,中非职业教育合作在推进非洲职业教育发展、助力中非合作走深走实、推动非洲职教观念革新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进一步增强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中国还需与非方共同携手,通过开展多元合作、扩大国际话语,加强统筹协调、完善体制机制,注重标准建设、提升品牌影响,政校行企协同、强化经费保障等方面,不断深化中非职业教育合作,服务非洲经济社会发展和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经贸活动。中国企业大规模的对外投资为国内的外语人才需求结构带来了各种变化。高校外语教学必须紧跟全球贸易发展的前沿趋势,培养适应“一带一路”建设乃至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多语种+”复合型外语人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家战略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2.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给人类带来重大挑战,“一带一路”国家意识到推动共建“健康丝绸之路”,支撑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建设的现实价值。加强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高等医学教育合作,将有效促进卫生人才培养,升级教育与卫生外交,联通沿线国家民心。以“一带一路”47个成员国家为样本,通过构建评估指标体系,综合分析沿线国家在高等医学教育合作能力上的表现和聚类特征,并借鉴地理学理念和利用可视化工具绘制合作参考地图,据此提出“健康丝绸之路”背景下高等医学教育合作的规划布局、实施路径与内容、合作模式等策略措施。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既需要经济科技的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的力量”[1]。当前,面对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世界大势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谋划,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推动了中国的发展繁荣和各国间的交流合作,而且推动了中华文化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传播和影响。文章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下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的现实意义、主要困境和实践路径研究,以期进一步凝练中华文化的内涵与价值,促进中华文化与沿线国家的交流与互鉴,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深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与途径,探究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等教育高质量合作的差异化合作路径和作用机制,总结成功经验,对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基于TOE框架,对34个“一带一路”教育国际交流优秀案例进行定性比较分析发现,学科资源相对优势是实现“一带一路”高等教育高质量合作的必要条件。“一带一路”高等教育高质量合作路径共有三种,分别是学科资源嵌入人文交流的民心相通型、学科资源赋能需求满足的共同发展型、学科资源支撑民主会商的话语体系建构型。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的新历史起点,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合作应整合优质学科资源,创新交流机制,持之以恒地开展有深度的人文交流;须统筹发挥教育资源优势,务实满足沿线国家需求,实现共同发展;可借助教育多边平台,将学科优势转化为影响力,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15.
王岚 《职教论坛》2023,(12):103-111
全球已经进入后疫情时代,全球职业教育治理需要探索转“危”为“机”的新路径。“鲁班工坊”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模式,是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企业“走出去”,进一步探索创建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交流的新窗口。在后疫情背景下,以全球“鲁班工坊”为例,分析中国参与全球职业教育治理的新角色,揭示已建和备建“鲁班工坊”的现实挑战,并从构建“全球职教命运共同体”、建立并提升全球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重塑全球职业教育生态系统等方面提出创新“鲁班工坊”建设与发展的路径,以期实现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6.
教育对外开放是教育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和重要推动力。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引下,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呈蓬勃发展之势。文章以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世学堂”为例,从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两个方面探索了高职院校海外办学路径,研究发现,开展产教融合、教育国际化活动,培养国际化人才,促进人文交流;以“经世学堂”建设为契机,探索工坊运行机制,聚焦“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相关专业领域的技术需求和相关企业的用人需求,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和技术技能培训工作,打造专业标准资源等具体办学措施,可为推动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提供实践样板,进而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相似文献   

17.
外高加索地区是“一带一路”倡议重要的沿线区域,语言服务在双方共建“一带一路”和实现“五通”中起着重要作用。借助于文献法、比较分析法和归纳法对“一带一路”倡议下外高加索地区的语言教育服务现状进行了研究,发现存在语言服务规划待完善、非通用语言人才培养不足、汉语国际教育力量偏弱、师资团队建设待改进等问题,提出了加强宏观战略指导与政策规划、实施多元化汉语国际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双方高校教育合作和人才联合培养、优化教学提高语言人才培养质量、优化师资队伍建设等应对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王岚 《复旦教育论坛》2023,21(6):113-120
在深化对外开放背景下,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是中国参与全球职业教育治理的重要途径。“鲁班工坊”作为我国最具影响的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模式,是职业教育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标志性成果。本研究以全球“鲁班工坊”为例,探寻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组织之间协同发展的机制与规律,发现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组织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存在知识溢出现象。其中,显性的空间距离和隐形的认知距离是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中知识溢出的主要动力;项目建设要求的质量评估标准、教师培训的EPIP教学模式、引入第三方议事协调机构的治理方式是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中知识溢出的主要途径;连锁效应、模仿效应、交流效应、竞争效应、带动效应与激励效应是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中知识溢出的主要效应。  相似文献   

19.
葡萄牙语国家分布于欧、美、亚、非四大洲,均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中国推动世界多极化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伙伴。教育交流与合作作为中国与葡语国家友好往来的有机组成部分,经过多年发展,在规模与多样性上均得到显著提升,呈现出如下发展趋势与特征:不断加强对话沟通,由单方面输出到互惠合作;以语言教学为主要领域,不断向多元学科延伸;政府顶层规划、院校交流合作与民间自发行动并进。未来,中国与葡语国家可通过加强顶层设计、推动科技合作、整合现有机制以及深化教育治理等方面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教育合作。  相似文献   

20.
南花霞 《教师》2024,(10):120-122
在进一步深化与东盟产能合作的形势下,实施“职教出海”战略,培养“走出去”企业在海外发展急需的本土化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共建“一带一路”对中国职业教育的现实需求。文章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究广西“双高”院校在服务东盟产能合作视域下构建“中文+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总结阐述服务东盟产能合作视域下广西“双高”院校“中文+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实践路径、改革成效以及长效机制建设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