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当前在中学语文课堂普遍存在三个难题, 即:教师讲得多,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少;教师布置 课外作业多,学生自由活动少;师生思想束缚多, 创新思维少。正是这“三多三少”严重地扼杀了学 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束缚了语文教改前进的脚 步。“如何解决这三个难题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 语文的积极性”一直是语文教育工作者长期探求的 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前,全国正在轰轰烈烈地开展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的素质教育,初中地理学科也使用了新课程标准的教材。面对地理新教材和新课标,有的初中地理教师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新教材难教啊!”的确,如果不认真钻研教材,不认真设计地理课堂教学,的确就会“很难教”,不但教师课堂工作量大,学生学习费劲,而且教学效果不明显,往往事倍功半。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对比研究新旧地理教材的编排体系和教法及学法指导,不难看出,它们分别呈现“两多两少”的特点:旧教材文字多、图片少,教师讲得多、学生探究学习少;新教材图片多、文字少,学生探究学习多、教师讲得少。在此,我谈一谈关于新课标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的一些浅见,与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3.
生活中每个人都经历过嘴上.起泡、牙龈出血或者喉咙疼痛、大便干燥等病症,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就说自己“上火”了。身边的人会建议你少吃煎炸、辛辣的食物,多吃苦瓜等清凉“去火”的蔬菜、瓜果;如果严重,可能还会劝你吃牛黄解毒片之类的清热解毒的中药来降火。  相似文献   

4.
吴非 《发明与创新》2005,(12):38-38
贵刊今年第5期发表了《知识与创新的关系(》以上简称《关系》),我不同意文中举证有“突破性发明创造”的人是“知识少的人”的观点。理由是:虽然知识多的人未必有创新能力,但没有知识的人绝对不会有创新能力;谁见过“白痴”有过发明创造;以色列人经过“二战”的涂炭,又在阿拉伯民族的包围中崛起,证明以色列人既有知识,又有创新能力;中国落后,是中国人没有知识,因此缺少创新能力,所以受制于人。想一想,看一看,我们使用的东西,有几件是中国“原创”的呢?所以我认为《,关系》一文没有说清什么是“知识”,什么是“创新”,当然也就无法摆正知识与…  相似文献   

5.
美国著名投资专家约翰·坦普尔顿通过大量观察和系统研究,得出一个重要原则——多加一盎司定律。他指出,取得突出成就的人与取得中等成就的人,几乎做了同样多的工作,他们所做出的努力差别很小.只是“多一盎司”或“少一盎司”,但其最终所取得的成就及成就的实质内容方面,却存有天壤之别。  相似文献   

6.
《今日科苑》2007,(1):124-125
哈佛等大学的科学家发现,少吃脂肪、胆固醇,多吃碳水化合物的人群得“三高”、肥胖的多;而多吃脂肪、肉类的人群得“三高”、肥胖的少。20世纪普遍倡导的“三低饮食”,即低脂肪、低热量、低胆固醇饮食,主要食用含糖和淀粉高的米、面食品,已经引起  相似文献   

7.
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国家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应用研究的生力军、高科技产业化的重要方面军。这些描述主要是针对高等学校的“国家队”而言。而高等学校的“地方队”即地方高校要真正从社会的边缘走到社会的中心 ,还必须在科技发展、特色培育上下大力气。地方高校科技发展状况大体可概括为 :发表论文多但原始性创新成果少 ;承担项目多但高层次重大项目少 ;理论研究多但成果转化少。出现这种“三多三少”的局面 ,除地方高校的科研设施差、科研经费少、学术氛围弱外 ,最关键的是地方高校缺乏高层次拔尖人才。人才是高校的支撑…  相似文献   

8.
细心的人不难发现,如今在飞机上多了一种小杯装的“获特满”纯净水,外观玲珑剔透,小巧可人,在众多高大的瓶装水中,反而显得格外“抢眼”。虽然其价格与瓶装水相同,但是,面对容量比瓶装水少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个地大物博的国家,物产丰富、幅员辽阔。可是一说到人均就麻烦了,由于分母过大资源短缺的问题就凸显出来了。因此中国土地资源又呈现“一多三少”的特点,即绝对数量多,人均占有量少,高质量的耕地少,可开发后备资源也很少。同时,耕地面积大幅缩减一直是改革开放以来对粮食安全影响最为明显。保护耕地是事关13亿人吃饭的战略全局问题。  相似文献   

10.
作文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少一点依纲据本,多一些自由表达;少一点规则要求,多一些活动游戏;少一点传统理念,多一些突破创新。“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甘肃社会、经济、科技的总体发展战略甘肃社会、经济、科技发展战略,要根据甘肃的省情,从实际出发制订。甘肃的省情,我认为可以叫做“六多六少”:土地多,收入少;矿藏多,开发少;企业多,收益少;能源多,供电少;研究多,应用少;名胜多,观光少。土地多,收入少。甘肃的地域辽阔,土地面积45.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4.7%,居全国第7位。全省人均占有土地面积34亩。省内地形复杂,缺雨,温差较大。加上多种自然灾害的影响,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比较差,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农业生产发展缓  相似文献   

12.
校园幽默     
《知识窗》2011,(12):27-27
没到的举一下手 某次开班会,班长想知道来了多少人。可是觉得到的人比较多,不到的人少,不如直接统计不到的人数,于是想着想着就说道:“大家注意一下,没到的举一下手。我统计下人数。”  相似文献   

13.
解放三十年,在人口问题上,我们走了弯路。面对今天的既成事实,目前的计育工作方针已从提倡“晚、稀、少”果断地转向“晚、晚、少、优”。“少”的含意也从二改为一了。后四字中,“少”是关键:一、如欲我国计育工作更上一层楼,今后必须狠抓“少”;二、为了尽快实现四化,“少”是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城区雨水利用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世界范围内快速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缺水、水污染、洪涝等一系列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实践证明实施雨水利用是解决城市水问题的有效手段。北京市属于人类活动强烈影响下的资源型重度缺水大都市,水问题可以概括为水少,水多,水脏。本文阐述了城市雨水利用的内涵,探讨了城市雨水利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将北京市雨水利用分为3个发展阶段,起步探索阶段(1981年~1999年),深入研究与示范工程阶段(2000年~2005年),大范围推广实施阶段(2006年至今)。北京市2007年共完成267项新建雨水利用工程,雨水利用主要包括三大主要类型(集蓄、渗透、综合利用);空间分布特征表明,郊区多于城区,郊区以蓄水池为主,城区以入渗为主;成本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动态收益/费用比值α(EV/PV=2.81)大于1.0,雨水利用综合效益非常显著。最后,通过对北京市雨水利用情况的分析,认为雨水利用过程中还存在“四多四少”问题,即行政命令多,市场调节少;利用的“点”多,“面”少;关注“量”多,“质”少;宣传多,规范少。因此,在今后的雨水利用中,需要加强经济杠杆调节的力度,注重雨水的联合利用和水质控制,完善雨水利用相关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语文课堂的情感有逐渐淡化之势。表面热闹的语文课堂存在着情感的危机,热闹的背后透露出师生情感的淡漠,浮躁的表象掩藏着内心的空虚。语文课堂应少些录音朗读,多提倡教师朗诵;少讲究朗读技巧,多提倡“用心去读”;少些理性分析,多点感性体验。  相似文献   

16.
程辉 《中国科技信息》2005,(21B):222-222
当前在中学语文课堂普遍存在三个难题,即:教师讲得多,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少;教师布置课外作业多,学生自由活动少;师生思想束缚多,创新思维少。正是这“三多三少”严重地扼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束缚了语文教改前进的脚步。“如何解决这三个难题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一直是语文教育工作者长期探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日本人仓冈天心所写的《茶之书》书中,有这么一则有趣的故事:茶师千利休看着儿子少庵打扫庭园。当儿子完成工作的时候,茶师却说:“不够干净。”要求他重做一次。少庵于是又花了一个小时打扫庭园。然后他说:“父亲,已经没事可做了。石阶洗了三次,石灯笼也擦拭多遍,树木重洒过了水,苔藓上也闪耀着翠绿,没有一枝一叶留在地面。”  相似文献   

18.
月方 《知识窗》2014,(11):13-13
老爸年轻时下乡“改造”,干得最多的活是挑河(就是人工开沟挖渠)。那是项极需力气的劳作,吃饱饭是挑好河的前提,可是河坝上人多、饭少、菜稀,吃“饱”饭早就成为一道令人头疼、难以解决的数学题。  相似文献   

19.
<正> 莱芜是一个以能源、原材料等基础产业为主的工业城市,长期以来,在产品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以资源消耗为基础的产品结构体系整体素质不高,产业化层次低,“三多三少”问题突出:粗加工产品多、零配件产品多、一般性产品多,最终产品少、高附加值产品少、名优产品少。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科技水平不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低,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偏低,成为今后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依靠科技进步,改造传统支柱产业,加快发  相似文献   

20.
《科学大众》2011,(12):8-9
诺贝尔一生最大的发明是炸药。有人说,如果没有诺贝尔的发明,世界上也许套少些战争.少些人流血牺牲。 除了炸药的发明外,诺贝尔还特“诺见尔奖”留给了后世。每年12月10日,举世瞩目的“诺贝尔奖”颁奖典礼都会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举行。届时,瑞典国王会颁发奖牌和奖金给获奖者。全世界的人都以获得“诺贝尔奖”为至高无上的荣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