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社会效能的重要驱动力与原动力。通过构建政策工具和科技创新链二维分析框架,以安徽、河南、江苏、浙江四省近5年出台的高校科技创新政策为数据样本,分析现存高校科研政策在供给型、环境型、需求型政策工具的使用特点,结合现实情境得出其存在政策工具使用不协调、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市场化不足、微观科技政策缺乏、四省政策工具应用存在差异的结论,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高校科技创新政策的完善及合理推进。  相似文献   

2.
在政策工具和创新价值链双重视角下,本文选取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和以色列五个国家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五个国家在政策手段和目的上的特点与差异,以期为中国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完善给予政策指引。结果表明,五个国家的供给型政策工具和环境型政策工具存在过溢现象,需求型政策工具运用不足。在推动创新价值链各环节中,不同国家在不同环节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同一环节运用的政策工具类型存在较大差异。美国、日本和以色列等国家在研究开发阶段运用的政策工具比在商业化与产业化阶段来得多,欧盟和韩国的情况则相反,但五个国家在生产试验阶段运用的政策工具都最少。  相似文献   

3.
基于政策组合视角,采用多维尺度分析和政策文本量化分析,从时间维度捕捉1996—2020年中央政府层面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中国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过程经历了平稳发展、重点突破、创新完善三个阶段,系统性和协同性不断增强;政策目标始终以加强技术转让与应用推广、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为主,鼓励研究开发方面亟需增强,政策工具的使用存在非均衡性,环境面政策工具使用过溢,供给面和需求面政策工具应用相对匮乏,许多有效的政策工具未被采纳;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组合的综合性和一致性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均衡性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4.
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广东省1986-2019年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进行研究,构建了“宏观-中观-微观”的3维分析框架:宏观上结合政策分类理论将政策分为环境面型、供给面型和需求面型3大类及12个细分类;中观上利用Excel和UCINET软件对政策开展共词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发现目前政策内容的着力点在于财税金融政策工具;微观上引入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视角,把成果转化分为科技成果形成阶段、商品化阶段和产业化阶段3阶段,按阶段对重点的财税金融政策工具(即成果奖励、资金资助、权益归属、税收优惠和融资支持的政策内容)开展分析。分析发现,当前广东省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在财税金融方面存在成果转化资金投入比例不合理、成果转化奖励政策滞后且实操性不足、税收优惠政策普惠性系统性不足、科技成果融资相关制度机制亟待完善等问题。为此,需进一步优化资金投入比例、完善成果转化奖励措施并落实、优化税收优惠方式及完善科技成果融资相关制度机制。  相似文献   

5.
李霞  陈琦  贾宏曼 《科研管理》2022,43(7):1-10
智慧城市是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并嵌入到社会服务与管理的智慧表现。本文构建基于“资源效用-技术结构-应用领域”的智慧城市政策工具分析框架,运用文本内容分析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2011年以来我国智慧城市政策进行演进脉络、政策网络关系、阶段性共现主题词和政策工具分析。研究发现:(1)我国智慧城市政策经历了感知基础架构与顶层设计、智慧产业培育与创新驱动、智慧应用领域异构化发展三个演进阶段;(2)第一阶段政策主题涵盖政策目标、基础技术、政策特征和组织体系四个主题词群,第二阶段政策主题是产业结构优化与创新资源协同、创新驱动环境构建、技术标准化与评价,第三个阶段政策主题是数据深度融合、异构领域应用和政策作用效应;(3)我国智慧城市政策存在结构性非均衡,相较于演进初期衡稳使用的供给型政策工具,环境导向政策工具稳步增加,需求导向政策工具动态匹配;(4)相较于以供给型政策工具为主导的云计算支撑产业层,物联感知平台政策倾向于供给型与环境型组合效用,并深化推动与环境型政策工具适配耦合的智慧应用领域政策。  相似文献   

6.
比较科技创新型城市科技成果转移与转化政策差异,总结政策实施经验对地方政府推动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内容分析法对科技创新型城市深圳市与宁波市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政策可操作化程度以及最新颁布的政策与中央政策衔接度,深圳市均高于宁波市;两市政策目标与区域发展定位紧密相关;政策工具均以自愿型为主,但二者存在显著差别;宁波市政策实施政府介入细致,部门责任呈现分散化。最后,为地方政府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政策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地方研究院: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新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和需求,中山大学与地方政府联合共建研究院,在成果转化机制、地方研究院定位、提高科技成果实用性、支持科技企业孵化等方面进行了多项创新,为科技成果转化流程各阶段提供了较为有效的支持,显著提升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在成果转化、服务企业、推动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经验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基于三阶段DEA的高校科技创新绩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7年我国高校科技成果产出均处于效率前沿的省份为研究对象,在国内首次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进行效率分析。研究表明:科技成果转化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高校的科技创新绩效。去除环境、随机因素影响后,大部分样本省份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效率偏低,规模效率尤为低下。就环境因素对转化效率的重要影响,为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提升高校科技创新的绩效。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梳理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评估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对政策内容的分析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收集北京市2009-2015年相关统计年鉴的数据,对其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分析,并从落实供给政策,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改革需求政策,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完善环境政策,营造有利的科技成果转化环境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徐硼  罗帆 《科学学研究》2020,38(5):826-833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技术创新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越来越多的国家正通过科技创新政策来调整技术创新的速度、方向和规模。本文基于政策工具视角,通过政策工具分类、内容编码、频数统计等分析方法,对我国颁布的科技创新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科技创新政策中各层面政策工具应用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结构性失衡,仍偏向于对环境型政策工具的应用,应加强对科技创新政策工具的协同管理、优化政策工具体系,逐步实现从供给到需求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首先对军民融合型高校作出界定,以四川省、西安市的24所典型高校为例,从总体趋势、个体分布和区域对比3个角度出发,运用两阶段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军民融合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并利用扎根理论方法对其科技成果转化实现路径作出进一步探讨。研究发现:军民融合型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大大低于产出效率,高校之间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差异较为明显,西安市军民融合型高校相较四川省更具成果转化优势;受外部驱动与内部保障两方面的影响,科技成果转化创新链实现从需求端、研发端到落地端的转变,最终服务于高校教育、地方发展与国防建设。  相似文献   

12.
由于科技创新在我国发展中日益重要,而科技成果转化又是科技创新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为此,我国出台了大量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作为激励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的最有力的工具和手段,其政策演进直接反应了政府推进科技成果实施转化的过程。通过对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文本进行收集、梳理和挖掘,并基于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从政策目标,政策工具,政策执行3个维度对比了两区域3个阶段的演进差异,并对两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从科技创新人才开发过程的角度,结合创新政策工具、技术生命周期构建三维分析框架,以广东省2008—2016年间出台的96项涉及科技创新人才政策文本为样本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广东省已颁布的有关科技创新人才开发政策以规范性和约束性政策为主,可操作性政策相对缺乏;重视人才激励、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对人才评价、人才流动和人才保障的关注度不够;重视使用供给型和环境型政策工具,较少使用需求型政策工具;科技创新人才政策在基础研究、共性技术开发和商业化的技术生命周期中的分布较为均衡。结合创新政策工具、技术生命周期提出优化科技创新人才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步入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背景下,科技创新政策是政府推动企业科技创新最为重要的杠杆工具,健全市场导向型创新政策体系已成为我国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在需求和重要任务。在比较政府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市场主导型与政府主导型创新政策的模式及特征基础上,构建政府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的"市场需求—能力供给—环境制度"结构框架,提出政府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市场主导型政策构建思路,从"需求面"、"供给面"和"环境面"分析广东省近年来的市场化改革创新实践,提出具体的改革举措,为我国创新体系政策调整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产业结构升级,科技成果转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及产业化率有待进一步提升,需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通过均衡政策导向、健全科技成果评价制度、提升中小企业创新意识与能力及分类培育科技中介机构等措施,加强各科技成果转化主体根据需求信息调整自身行为的意识,提高科技成果的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每一个环节,从而全面提升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16.
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高是制约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瓶颈,财政应通过合理的政策工具给予支持。基于政策工具视角,采用政策文本编码的内容分析法构建技术市场主体和财政政策类型的二维分析框架,对上海市财政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发现,当前上海市财政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工具以财政鼓励政策为主,缺乏不同类型政策工具的组合使用,造成政策类型维度的结构失衡;政策工具作用对象突出了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主体地位,但对科技中介的扶持培育严重不足,造成市场主体维度的结构失衡;政策工具缺乏差异化设计,造成政策落实过程实操性弱等问题。针对以上发现的问题,提出包括研究建立科学的财政收入政策体系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能够有效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达到科技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以湖北省“科技十条”政策为例,在分析其政策效果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提取影响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效果的7个因素,并通过构建影响因素的解释结构模型进一步分析影响因素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政策执行审批程序复杂、效率低是现阶段影响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效果的最直接因素,而地方政策与中央政策不协调、政策法律地位不强则是影响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效果的最根本因素.对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效果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科技成果转化激励作为研究议题,以中国有关科技成果转化激励的502份政策(2006—2022年)为分析对象,以三维政策分析框架为基础,从内容分析法和共词分析法两条进路总结政策的基本工具应用特征、阶段性话语转向及演变逻辑。研究发现,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工具的总体应用特征在单一和复合维度之下存在差异性和结构性,可将2006—2022年激励政策大致分为激励成效落实期、激励重点突破期和激励体系协同期,不同时期的政策话语有所转变,在激励目标、激励工具、激励对象和激励效度上具有鲜明的动态规律,而地方政策吸纳与政策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政策激励的价值温度与政府注意力变化这三对互动关系是推动政策演进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9.
为促进以青岛市为代表的北方城市以及全国的科技成果转化事业发展,通过深入探究青岛市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关键指标,横向对比青岛与深圳、南京等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厘清青岛市政策体系、高校院所等科技成果供给主体、社会化科技服务机构、企业承接、金融支持等方面在成果转化全链条中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青岛市的科技成果相关配套政策未得到进一步细化和落实,政策之间存在协调不足的问题;高校院所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且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积极性受到欠科学的考评指标体系负面影响;科技服务机构的专业服务水平较低,市场化运作不足;企业承接科技成果需求不明确,对成果的中试熟化和产业化开发的投入不足;科技金融投资理念仍然相对保守,投资方式较为单一。鉴于此,提出完善政策制度环境、推进科技服务机构市场化改革、支持各类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平台建设、提升企业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话语权等建议,促进青岛市打造科技成果转化的全国“新样板”,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提供可复制推广研究案例。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17,(22)
自二十一世纪初以来我国经济增速持续减缓,经济发展出现了独特的特征和趋势。其中,供需不协调、不对位的矛盾和问题极其明显,具体表现为需求侧和供给侧变化的速度差异明显,供给侧跟不上需求侧的变化,这就要求在保持需求侧逐步增长的同时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完善要素配置,加强高等级供给,提升供给质量和效率,最终达成供需平衡的初衷。"创新"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念当中首当其冲,以创新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源,已成为当前最为迫切的需求。习近平同志曾指出,要以重大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构建产业新体系。这句话既阐释了科技成果转化之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作用和重大意义,同时也明确了科技成果转化运行发展的大方向,那就是服务于供给侧机构性改革。经过近三十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政策有了,但还不够还需要落地,只有真正落地,才能取得实效。而在相关政策落地的过程当中,不免就会遇到各种之前无法预见的问题和障碍。本文的研究力求在深入探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科技成果转化的关系以及明确科技成果转化应以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方向的基础之上,结合工作实际和国家、地方科技成果转化现状的梳理及分析,以期找到科技成果转化法律和政策落地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症结,寻找有效对策和突破口,迅速建立起一套成熟的、卓有成效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保障科技成果转化能够始终依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合理发展,从而使其积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服务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