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李艳霞 《教育导刊》2004,(20):53-56
幼儿读写教学一直是国外幼儿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世界上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读、写、说等方面表现出色,但是这一希望不可能一夜成真。“读写能力”(literacy)不仅仅指正式的读书和写作,还包括幼儿用涂鸦、绘画的方式表达信息、传递信息的活动。具备读书和写作能力的儿童懂得声音、字符、图像和思想是联系在一起来表达某种含义的。  相似文献   

2.
国际上有关儿童早期读写能力萌发的研究认为儿童在生活中即开始学习读写,儿童是学习读写的主动者,儿童的阅读和书写相互关联发展。在读写萌发思想指导下的儿童早期读写课程由此必然具有支持儿童主动建构的课程取向、统整化的课程内容、渗透式的课程实施策略、提供有意义的读写环境等特征。当前我国幼儿园语言教育应尊重幼儿语言发展规律,践行主动建构的课程取向,统整幼儿读写经验,与幼儿生活世界相联系;应营造互动的读写情景,为幼儿创设有意义的语言环境。  相似文献   

3.
有效的早期读写课程标准或早期读写能力发展评价标准有助于教师了解幼儿读写的真正水平,对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具有指导作用.美国堪萨斯州的"幼儿读写课程标准"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学前儿童读写能力发展评价标准"在评价基础、角度、方法、作用等方面有一定差异,但都对我们当前开展早期读写教育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读写能力是一个人生活及学习的核心能力,也是每个孩子都应该掌握的重要技能。读写萌发理论认为:儿童读写能力的发展是一个自然萌发、循序渐进的过程。读写萌发始于出生时,甚至在出生之前。孩子接受正式读写教育之前,在生活中就自然表露出读写兴趣及能力。父母要尽早让孩子亲近图书,创设充满读物的环境,每天和宝宝说话、朗读、唱歌、玩游戏,支持宝宝读写萌发,培养其语言及读写能力,为后期的阅读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虽然到目前为止关于早期读写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但是早期读写能力的发展始于婴幼儿期、表现为一系列与常规读写有关的行为技能和经验等观念已经得到普遍认可.早期读写能力由读写知识、读写经验构成.早期读写的早期性特点主要体现在学前儿童的读写能力发展明显不完善、早期读写能力与其他领域能力尚未完全分离以及儿童尚不能独立获得早期读写能力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接上期三、培养儿童早期读写能力的一些实用方法)2.多和孩子一起读书,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让孩子了解书面文字与口语之间的关系,是培养儿童早期读写能力的一个重要步骤,读书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因为和孩子一起阅读有这样一些益处:●培养孩子基本的读书技能读书需要一些基本技能,比如前面说到的怎么翻书以及按怎样的顺序来读等等。老师和孩子一起读书实际上就是在向孩子展示这些技能。成人用不着手把手地教孩子,因为孩子们很聪明,很快就会通过观察成人的行为、通过做而发现规律。孩子成长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寻找生活规律的…  相似文献   

7.
父母都想让自己的孩子变得更加优秀,但这不仅要对幼儿的智力进行培养,还要注重对幼儿的非智力因素进行培养和发展,而儿童的美术教育就是挖掘孩子艺术天赋、潜能、表现力和创造性等一些非智力因素最佳的方式。当前,儿童的美术教育是比较薄弱的环节,大多数的家长都认为教孩子画画就是美术教育,然而不是,儿童的美术教育是包括多方面的综合教育,是由多学科知识所构建,它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绘画能力,而且能通过美术活动的开展来促进孩子们手脑的协调发展。在家庭的美术活动中要强调操作以及儿童的参与过程,多个感官协调合作,有利于幼儿们肌肉活动的协调性、准确性,更有利于开发他们的大脑潜能,从而达到认与知和谐统一的目的。在此就是对儿童家庭的美术教育进行研究,分析家庭中美术教育的发展状况,并做出总结,希望能够为学前儿童家庭的美术教育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关于幼儿早期读写能力(emergent literacy)发展的理论在国外一直被广泛关注和深入探讨,几十年来取得了很多研究发现和重大突破。近几年来,国内幼教界逐渐开始关注到幼儿早期读写能力的发展,但是焦点主要集中在幼儿早期阅读方面。笔者广泛搜集了国内外关于幼儿早期读写能力发展的研究资料,并做一综述,期望能对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信息。一、早期读写能力的提出与定义1925年,美国国家阅读委员会提出了“阅读准备(readingreadiness)”的观点,将0~6岁的学前阶段称做“为读写做准备的时期”。①这一观点的提出立即引起了研究者的争议,直…  相似文献   

9.
秦香梅 《教育》2012,(24):55
小班孩子年龄小,生活经验不够丰富,那么,如何让孩子表达出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呢?绘画是重要途径之一。孩子的天性就喜欢乱涂乱画,他们把乱涂乱画作为一种自由的游戏活动,表达自己的情感。绘画活动恰恰符合幼儿的天性。保护好孩子这一宝贵的天性,首先就是让孩子对它保持兴趣,有了兴趣才有希望获得成功。用五彩缤纷的色彩吸引孩子儿童的内心世界多姿多彩。对于  相似文献   

10.
1966年,Marie Clay第一次提出“早期读写能力”(emergent literacy)的观念,指出读写能力的发展是从幼儿出生时就开始的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幼儿在接受正式读写教育时就开始的与读写有关的行为非常重要。父母、教师以及周围的环境在幼儿读写能力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986年,Teale和Sulzby在《Emergent Literacy:Reading and Writing》一书中对“早期读写能力”概念作了更加正式的介绍。  相似文献   

11.
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一直以来被看成是课堂教学的任务,对移民英国的三名中国儿童的海外读写经历研究发现,儿童读写能力形成的途径是多元的,非正式、非正规读写学习有效地支持正规读写学习,三种读写学习模式相互独立又密切相关。读写学习的目的不仅要帮助儿童培养读写能力,还要提升儿童的读写素质。  相似文献   

12.
甘波 《基础教育论坛》2015,(Z1):108-109
任何家长,不管其素质高低,一定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农村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有时有些家长显得手足无措,或者当看到孩子遇到困难或调皮捣蛋时方式简单粗暴,这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农村幼儿家长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条件,把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全人格放在首位,这才是孩子将来发展的先决条件。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说:"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  相似文献   

13.
幼儿艺术潜能开发是为了培养具有一定艺术和审美素养及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公民。通过艺术活动激发审美情趣,体验审美愉悦和自我表现欲望。其核心是启发、关注每个孩子以其独特的视角,运用不同的表现方式去表达对事物的理解,赞美生活以及观察发现,并推动其个性和谐发展,使其综合素养整体得以提高。我园近年来在幼儿艺术潜能开发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一、尊重幼儿本身与生俱来的巨大艺术潜能儿童身上与生俱来存在着包括艺术感受力在内的巨大艺术潜能。例如:幼儿对美术中线条色彩,构图等有一种天生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21,(29):31-32
在开展小学教学的过程中,对小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在开展阅读训练的过程中,能够锻炼小学生的读写能力。当进行创作的时候,如果小学生的读写能力较强,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想法。本篇文章即将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叙述读写的教学方法,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教学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晏红 《幼儿教育》2000,(11):40-40
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富有创造力,而每个正常的孩子也都有创造潜能。但是,儿童的创造力只有在适当的环境影响和成人的指点、引导、诱发及培养下才得以发展。家庭教育是生活教育,在家庭中培养孩子的创造力需要从生活的细微之处入手。“你真懂事,是个好孩子。”  相似文献   

16.
<正>研究发现,儿童早期的阅读能力对学前儿童整体语言发展、词汇能力、早期读写能力以及未来的阅读理解和学业成就等都具有积极促进作用。[1]由卡罗拉·乌克利希、比利·恩兹、凯瑟琳·罗斯科斯和詹姆斯·克里斯蒂四位学者合著的《帮助儿童学习语言和读写:从出生至幼儿园》一书,对如何帮助儿童学习语言和初步的读写进行了充分探讨。全书共九个章节。第一章诠释了语言和读写之间的关系,以及美国“共同核心国家标准”对幼儿教育工作者实践工作的重要意义。第二章阐述了家庭在儿童读写学习中的作用,强调了促进儿童语言、  相似文献   

17.
吴放 《山东教育》2005,(23):42-45
让孩子了解书面文字与口语之间的关系,是培养儿童早期读写能力的一个重要步骤.读书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因为和孩子一起阅读有这样一些益处:  相似文献   

18.
卢梭指出: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即孩子是丰富的、真实的、有着自己能力和价值的独立个体。教师在幼儿游戏乃至幼儿一日活动中的放手,是一种尊重幼儿思想、相信幼儿能力的一种教育理念,在幼儿园的所有活动中,我们都应当充分尊重孩子,适时放手,适度支持。放开——让孩子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一天早上来园时,小林高高兴兴地和小伙伴们打完招呼,就一蹦一跳地找到自己的小椅子,坐下了。  相似文献   

19.
读写能力是一个经常被提及被讨论的话题,顾名思义,读写能力即读书写字的能力,然而这种行为并不像字面意思上看那么简单。在当今被文化充斥着的社会环境下,想要参与到这个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就必须具有读写能力。一个人的读写能力意味着他是否能狗识别、理解和使用在不同形式下的文字表现形式,是否能够充分利用读写发展自己的潜力,从而很好的参与到这个社会之中。而读写能力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技巧性问题,  相似文献   

20.
潘幼萍 《考试周刊》2012,(70):193-193
一个美国教育家,曾对几百个出色的儿童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儿童都在小学.甚至是学龄前就已经具有相对独立的阅读能力,他们的共同之处是:从很小的时候起,父母就使他们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那么。要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就要从幼儿时期就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良好的读书习惯会陪同和影响孩子的一生.使他们终生受益,所以我们要从小培养幼儿爱读书、会读书的习惯。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呢?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