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琵琶由弹挑发声而得名.弹挑是琵琶演奏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技法,琵琶演奏中的其他技法如遮分、扫拂、滚奏等都是由弹挑派生组合而来.今天,更是出现了以弹挑为独立弹奏形式的乐曲.了解并正确地掌握弹挑技法,是踏上琵琶演奏成功之路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琵琶是我国一种民族弹拨乐器,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因此,在琵琶繁杂的演奏技法中,弹挑类指法是最主要的,这里涉及到的弹挑是指广义上的弹挑,包含夹弹、滚、双弹、双挑、剔、飞、双飞等技法。而在教学这类指法时要注意提醒学生保持良好的"凤眼"手型,特别是教学弹奏方法时强调点、面、角、速、力的正确结合与运用,这是获得颗粒性音响效果的重点,也是每一位琵琶弹奏者所应追求的音色。  相似文献   

3.
灵珠     
北董 《课外生活》2015,(Z2):55-59
那不是人们印象里价值连城的珍宝,那不是让患者渴望起死回生的圣药,那不是令时尚女人怦然心动的首饰,那不是……灵珠就是灵珠,绝非他物可比其神奇奥妙。A九叔常说,千日琵琶百日筝,三年的弦子瞎拨楞。"啥话呀,九叔?"我不懂九叔的意思。九叔说,要想学会弹琵琶,没有一千个日夜办不到。要学会弹古筝,得一百天。而弹三弦呢,是最难的了,即使鼓捣上三年,也是胡  相似文献   

4.
演绎一首高水准的乐曲,需要的不仅是时间的沉淀,还有过硬的基本功。弹挑,是琵琶中最基本的技巧之一,在乐曲中的地位不可忽视,掌握好最基本的技巧,任何叠加的复杂技巧也就掌握自如。本文分析了琵琶技巧之弹挑在实际演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我来发明我学弹琵琶,需要经常练习。弹琵琶要戴义甲,拆脱次数多了就发现一个问题:夏天太热,缠义甲用的胶布上的胶会残留在义甲本体上,而且这些胶太黏,很不容易清理。弹琵琶的时间一长,胶布上的胶还会粘在手上,既脏又不容易清洗。此外,每次戴、拆义甲都很麻烦,要花费很多时间。于是我就想,有没有一种新型义甲胶布,能让人免去这样的麻烦,拆脱方便,省时省事又透气呢?  相似文献   

6.
琵琶是我国的民族弹拨乐器,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我国民族乐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被誉为:"弹拨乐器之王".其演奏技法复杂,表现力之丰富多彩.本文主要从琵琶弹奏的基本指法——"弹挑"和"轮指"及"听觉"能力训练三方面进行论述,以帮助弹奏者掌握正确的弹奏技法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孔鞠 《职业技术》2009,(7):12-12
在琵琶教学中,弹与挑的练习很重要,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对初学者进行讲解和示范,使学生在练习中体会到练习的捷径。  相似文献   

8.
琵琶的演奏技巧形式多样,包含弹挑、双弹、轮指、触弦等,其中最具特色的当属轮指;不同风格的乐曲要用不同的触弦方法。演奏者只有准确地把握这些基本技巧,才有可能把乐曲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9.
技法点拨 反弹琵琶,来自敦煌壁画中的一种舞姿造型.敦煌壁画中有一幅仕女图叫"反弹琵琶".壁画中的仕女,在弹奏琵琶时一改常态,不是"犹抱琵琶半掩面"地正面去弹,而是将琵琶放在身后,反手去弹.这幅壁画告诉我们:弹琵琶不能只是"拘于古法"地一味"正单",也可另辟蹊径,"反弹"同样能奏出妙音,并且在技巧、姿势等方面比"正弹"的难度更大,从而给人更深刻的印象.写作构思中也可以采用"反弹琵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白居易的《琵琶行》中,诗句"轻拢慢撚抹复挑"涉及了当时琵琶的弹奏方法.它引出了今天学者们观点迥异的解释.全文通过大量史料的分析与比较,得出拢、撚、抹、挑分别是唐代琵琶左手和右手的演奏技法术语:拢与撚,是左手指按弦与揉弦的动作;抹与挑在唐代的四弦琵琶上是右手的拨奏动作.  相似文献   

11.
试析琵琶演奏中右手触弦技法的运用与音色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色控制的好坏体现了演奏者的艺术能力及修养。文章从琵琶的乐器结构、发音特征出发.阐述合理运用“点”、“面”、“角”、“速”、“力”等右手触弦技法与音色控制的关系.以期对提高琵琶演奏的艺术表现女和感染力奄辑息示。  相似文献   

12.
琵琶乐曲《天鹅》是琵琶大师刘德海先生创作曲"人生篇"中的一首。针对演奏者表现乐曲《天鹅》的两种错误倾向,从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技术技巧、音乐审美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从而解决演奏者在演奏乐曲《天鹅》中出现的"重技轻艺"、"重艺轻技"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主位推进实质上是一种结构性衔接,要考查某一语篇主位结构上的衔接状况得首先解决主位识别这个问题。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确定这类语篇是书面语篇还是口语语篇,因为不同性质的语篇中主位的识别标准是不大一样的。书面语篇中,在“篇章视角原则”指导下看的是哪个句法一语义结构在整个语篇中得到突出使用;而在口语语篇中,看的是话音停顿在信息单位中是如何表现的。尚重侗族琵琶歌,不论是从语场、语旨还是语式上看,都带有口语语篇的性质,故而我们主张其中的主位识别当以演唱时的语音停顿为标准。  相似文献   

14.
九寨沟民歌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中,在多元文化的长期交融中,不仅具有风韵独特的艺术魅力,而且自成体系。南坪琵琶弹唱,白马藏族民族,白马藏族锅庄曲是九寨沟民歌的主要种类。  相似文献   

15.
批评是学校教育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但这一方法如使用不当则收不到好的效果。教师在批评学生时应讲究批评的艺术,要慎用批评,善用批评,巧用批评。  相似文献   

16.
《十面埋伏》原是我国流传已久的、著名的琵琶独奏曲,取材于历史上楚汉相争中决定胜负的重要战役———垓下之战。乐曲用形象鲜明的音乐语言,来展现气势宏伟的战争场面和慷慨悲壮的故事情节。手风琴独奏曲《十面埋伏》是由手风琴演奏家姜杰根据琵琶独奏曲改编而成。首先对琵琶、手风琴的表现风格进行比较,继而细致阐述了手风琴独奏曲《十面埋伏》演奏技术的艺术处理。  相似文献   

17.
小提琴表演艺术的匀、准、美是正确表达体现作品思想内容的关键所在。通过对小提琴教学中“四换”的论述 ,阐明了小提琴训练的基本方法和运动形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论述分析了庄子语言观中言与道、言与意的关系,借助于西方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一些观点,阐明庄子语言观所形成的美学追求及影响.  相似文献   

19.
张梅 《铜仁学院学报》2009,11(3):95-96,102
指法的合理编排在古筝演奏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很多学习者都没有掌握科学合理的编排方法,一方面有一些客观因素的存在,另一方面,很多学习者对这个问题也不够重视。指法的选择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我们应在平时的学习实践中认真的去总结去思考,同时也要掌握一些指法编排的基本原则。使得我们的演奏更加轻松和高效,从而获得更好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