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捕蛇者说》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的一篇代表作。写这篇文章时,他已因参与王叔文“永贞革新”而被贬永州。谪居永州后,他有了更多的机会与下层劳动人民接触,对民生疾苦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从而更加坚定了革除弊政、减轻赋税的政治主张。《捕蛇者说》的主题思想正是柳宗元这种政治主张在文  相似文献   

2.
《捕蛇者说》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的代表作之一。柳宗元因为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改革 ,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谪居永州后 ,他有了机会与下层劳动人民接触 ,对民生疾苦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从而更  相似文献   

3.
鸡犬不宁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变革失败,被贬到永州,有一回采访了一位捕蛇人,并写成散文名篇《捕蛇者说》。《捕蛇者说》对官吏催逼钱粮,有这么一段描  相似文献   

4.
《捕蛇者说》是柳宗元纪实性的传记散文名篇.被作为中学教育课本中的传统篇目长期使用。〈捕蛇者说》写于作者在永州任职时,课文通过捕蛇者蒋氏对其祖孙三代为免交赋敛而甘愿冒着死亡威胁捕捉毒蛇的自述.反映了中唐时期我国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压迫和剥削.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相似文献   

5.
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杜甫是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们都热爱祖国,关心政事,考察社会,体恤民生。出于对生命的热爱,所以能以己之苦,度人之苦;以己之心,度人之心。柳宗元被贬永州时写的《捕蛇者说》和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写的《石壕吏》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两文从不同角度深刻地揭露了唐朝社会的黑暗。《捕蛇者说》通过永州人蒋氏三代人宁肯冒死捕蛇而不愿受苛政之害的血泪控诉,深刻揭露了封建统治者征粮征物、官府严限追逼、差役下乡催索的罪行,表现了作者对在死亡线上挣扎的穷苦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石壕吏》通过对“有吏夜…  相似文献   

6.
鸡犬不宁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变革失败,被贬到永州,有一回采访了一位捕蛇人,并写成散文名篇<捕蛇者说>.<捕蛇者说>对官吏催逼钱粮,有这么一段描写:"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相似文献   

7.
公元805至815年,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刺史.他在贬所耳闻目睹了朝廷横征暴敛,百姓死亡流徙的惨况之后,愤然命笔,写下了<捕蛇者说>一文.题为<捕蛇者说>,意思是"说捕蛇者的事".这时,他在政治上处于困境,实际上是被管的"罪人",心情十分郁抑.尽管如此,他仍然关心社会问题,经常询问民间疾苦,并以著文的形式来表达他改革政治的愿望.这篇文章通过蒋氏三代人宁肯冒死捕蛇不愿受苛政之害的事情,深刻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劳苦大众的同情.……  相似文献   

8.
《种树郭橐驼传》是柳宗元的一篇寓言体传记,是其早年在长安任职时的作品,它与柳宗元被贬永州后写的《捕蛇者说》可以说是形神兼似,有异曲同工之妙。首先,在格式上两者非常相似。《种树郭橐驼传》是先介绍郭橐驼其人,突出他种树的绝活;主体部分是一问一答,主要是郭橐驼的“答”;最后是问者由此而发出的感慨。《捕蛇者说》是先介绍永州郊外所产的“异蛇”,由此引出捕蛇者蒋氏;主题部分也是一问一答,主要是蒋氏的“答”;最后同样是问者即“我”的感慨。其次,在主题上两者遥相呼应。《种树郭橐驼传》中经由种树的老百姓郭橐驼之口道出了“长人…  相似文献   

9.
《捕蛇者说》选自义务教育江苏版初三课文,是柳宗元被贬官到永州当司马时写的一篇文言文,文中揭露了封建统治者残酷压迫、剥削劳动人民的罪行。本文主要运用对比和衬托的手法,突出了"赋敛之毒有甚是蛇"的主题。初中学生不大喜欢甚至厌恶学习文言文,究其原因,一是文言文离我们的时代久远,语言大多简约、精练,学  相似文献   

10.
柳宗元《捕蛇者说》中的异蛇究竟指什么蛇?有五步蛇、蝮蛇、银环蛇、泛指永州地区的毒蛇之说,也有人认为是虚构的。根据柳宗元的作品与永州的实际分析,异蛇是以五步蛇(蝮蛇)为基础综合加工的,是蒋氏与赋敛发生关系的重要媒介。  相似文献   

11.
“贬官出杰作。”翻开中国古代文学史不难看出,很多名篇都是作者在贬官、被逐后创作出来的。先秦就有“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后世更是代不乏人。杜甫在《天末怀李白》中说:“文章憎命达”(以文学著称的人,往往命运困厄,好像文章憎恶命运通达似的),颇有点视之为普遍规律。这虽然不无以偏概全之嫌,但例证确实不胜枚举。如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后写了《捕蛇者说》、《永州八记》;韩愈被贬后写了《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创作了《琵琶行》;范仲淹被贬后写了《岳阳楼记》;  相似文献   

12.
《科学课》1995,(4)
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的名篇《捕蛇者说》,使“水州之野产异蛇”闻名遐迩。一千多年过去了,永州捕蛇者的后裔如今又悄然兴起一股养蛇热,各乡各户竞办蛇场已成为永州之野的一大新鲜事。 永州市属亚热带地区,气候温和,山地多,蛇类资源非常丰富,拥有湖南省已发现的70余种蛇类。永州市委、政府因势利导,把发展养蛇业列为全市“奔小康工程”,引  相似文献   

13.
<正> 在腐朽的中唐时代,年轻有为的柳宗元曾以“兴尧舜孔子之道,利安元元为务”的热情和抱负积极投身于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运动。然而,强大的反动势力摧毁了这支新生力量,柳宗元因党连之祸被贬永州,至死未得复任于朝。被贬永州是柳宗元一生重大转折,若说贬前他主要直接从事政治革新运动,被贬后,由于各方面条件的变化,他转到了思  相似文献   

14.
(一) 柳宗元被贬永州以后,政治态度发生改没改?对于这个问题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他被贬永州以后的政治态度没有改,他在永州的十年是继续坚持斗争的十年;一种认为他没有坚持自己原来的政治态度。对于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的态度,他在被贬前后是判然不同的,先是积极参与,事后却加以贬斥否定。孰是孰非?要回答这个问题,我认为首先要弄清楚他在长安时期的政治态度是怎么的,然后考察他贬永以后的政治态度究竟如何,这样通过比较,才能得出实事求是的结论。 柳宗元在长安时期度过了三十三年。早在少年时代,柳宗元就向往国家统一,反对藩镇…  相似文献   

15.
(一) 柳宗元被贬永州以后,政治态度发生改没改?对于这个问题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他被贬永州以后的政治态度没有改,他在永州的十年是继续坚持斗争的十年;一种认为他没有坚持自己原来的政治态度.  相似文献   

16.
柳宗元被贬永州初期,曾试图从道教的服药修炼中获得精神解脱,但最终失败了.柳宗元现存的三首种药诗,是反映上述主题的一组组诗.柳宗元放弃服药修炼的外部原因之一,是永州人民对诗人的同情和关心.  相似文献   

17.
柳宗元被贬永州初期,曾试图从道教的服药修炼中获得精神解脱,但最终失败了。柳宗元现存的三首种药诗,是反映上述主题的一组组诗。柳宗元放弃服药修炼的外部原因之一,是永州人民对诗人的同情和关心。  相似文献   

18.
柳宗元(公元773—819年)是中唐著名的文学家、改革家.他在流贬永州时所写的《捕蛇者说》中说:“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异蛇”之毒,无与伦比,堪称蛇毒之最.但永州之人为了用以“当其租入”,不顾生死,“争相奔走”而捕之.作者针对这个血淋淋的悲惨现实,愤然指出:“赋敛之毒有甚是蛇,”  相似文献   

19.
《永州八记》是柳宗元在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被贬永州时所写的一组游记散文。当时柳宗元身处荒僻的永州且官赋闲职.这对于胸怀大志的他来说。政治人生走入了低谷,追求和抱负无法实现,内心无疑是痛苦的,加之远离亲朋好友,孤独郁闷,  相似文献   

20.
衬托对比针砭时弊———《捕蛇者说》的艺术特色江苏/王丽蕾《捕蛇者说》是唐代柳宗元被贬官永州时写的。“衬托对比,针砭时弊”是本文最主要的艺术特色。文章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即第1自然段)又分三层意思:1.“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强调蛇毒性猛烈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