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幼儿的呼吸频率与年龄成反比,年龄越小呼吸次数越多。新生儿每分钟的呼吸数多至50~60次,随着年龄的增长,呼吸系统的发育,呼吸次数逐渐减少。幼儿呼吸次数多的原因,从肺脏的解剖上看,幼儿的肺间质发育较强,血管丰富,毛细血管和淋巴间隙较成人宽,因此,整个肺脏较  相似文献   

2.
按照国家教委颁发的幼儿园两个“法规”的精神,幼儿园保教结合的立足点是促进幼儿的智力发育和体格发育。在体格发育方面,幼儿园常用的衡量指标是身长、体重和体格检查,通过定期体检来了解在园幼儿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定期评价幼儿体格发育水平。因此,幼儿园在贯彻这项制度时,不仅在定期体检的次数上要符合年龄越小检查次数越多的原则,更重要的是应做到准确的测量与评价。那么,怎样测量才准确呢? 一、体重的测量 1.首先要配备精确的测量工具。幼儿园以用杠杆式体重计为好,最大载重量是50公斤。  相似文献   

3.
关于幼儿唱歌教学的几点体会马小群本文结合自己的实践,试图就如何对幼儿进行唱歌教学谈几点体会:一、掌握幼儿唱歌器官的生理特点和幼儿歌曲的特点1、幼儿唱歌器官的生理特点。唱歌器官包括喉头、声带、共鸣、发音、呼吸、听觉感受等。幼儿年龄小,唱歌器官发育尚未健...  相似文献   

4.
一、什么是合理的生活制度。所谓合理,应该是根据幼儿年龄的特点,将幼儿一日生活的主要内容如睡眠、进餐、活动、游戏和作业等每个生活环节在时间上、顺序上、次数和间隔时间上安排合理。二、合理的生活制度的重要意义 1.保护幼儿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由于  相似文献   

5.
幼儿泌尿系统生理特点幼儿膀胱容量较小,粘膜柔嫩,肌肉层及弹力纤维发育不良,储尿功能差,故幼儿年龄越小每日排尿次数越多。膀胱受脊髓和大脑的控制,一般1岁半左右可养成控制排尿的习惯,但由于幼儿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还不完善,他们在摄人大量食物或饮料、过度疲劳、环境变化、精神刺激等影响下,往往会出现遗尿现象。  相似文献   

6.
笔者这里所说的社会情景演示,主要是指由老师将幼儿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真实事件提炼出来,编成一个个有情节的小故事,然后再由几个幼儿将故事表演给全班幼儿看,让他们对情节作出评价并尽可能多地想出解决矛盾冲突的办法,以帮助幼儿提高社会性能力。例如看图书,遇到两三个幼儿同时抢着要看同一本书怎么办?幼儿会想出各种解决办法:三个人一起看(共享),主动让给年龄小的幼儿看(谦让),或一个一个轮着看(轮流)……幼儿讨论时,老师可从旁作些补充或提示,最后引导表演者按全班幼儿所想出来的解决办法将故事再表演一遍,看着各种行为的  相似文献   

7.
小班幼儿由于初入幼儿园,对于美术课还没有什么兴趣,再加上年龄小,手部肌肉还未发育完善……  相似文献   

8.
呼啦圈热在我们幼儿园掀起后,我考虑到幼儿年龄还小,关节、骨骼还没有完全发育好的实际情况,对此活动进行因势利导。但由于幼儿热衷于玩呼啦圈,用简单限制幼儿玩的办法并非上策。怎么办呢?我选择了引导幼儿“一圈多玩”的办法来加以引导,带幼儿开展“看谁的呼啦圈玩法多”的活动,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想出新的多种不同的玩法。有的幼儿把呼啦圈一个个间隔一定距离竖放着玩钻山洞游戏;有的把圈平放在地上,玩跳圈游戏;有的把呼啦圈当铁环推着玩;有的把圈悬挂起来进行投准练习;  相似文献   

9.
赵荣 《甘肃教育》2007,(12X):62-62
在幼儿体育教学中,教师稍加留心就会发现以下这些现象:在体育活动中,幼儿会在奔跑中忽然跌倒,抛接物落在自己或同伴身上。从攀登架、攀登网或其他大型运动器械上不慎摔下等等。这些事故的发生,很多都是由于幼儿年龄小、肢体发育稚嫩、缺乏运动经验和自我保护意识等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
阴雨天,幼儿大多集中在室内,由于活动的空间相对变小,幼儿间相互碰撞的机会就多了,攻击性行为时有发生。为了减少攻击性行为,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组织一些幼儿喜爱的较安静的室内活动,如看图书、听故事、穿珠子、搭积木等,保证幼儿有事可做而又不觉乏味。  相似文献   

11.
开展适当的体育活动,对提高幼儿身体器官和各系统的机能,促进幼儿身心的正常发育有显著作用,家长和老师应予充分重视。首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安排适当的活动内容。不同年龄幼儿的身体发育情况和接受能力有差异,对体育活动也会有不同的兴趣。三至四岁孩子对那些动作简单、形象性强、易模仿的体育活动感兴趣,如模仿小白兔蹦蹦跳跳、小留鸟展翅飞翔、驾驶员开车奔跑等。五岁至七岁的孩子喜欢一些活动量较大、带有追捉性和竞赛性的集体游戏,如“传电”、“捉星星”、“看谁跑得快”等。家长和老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组织引导和支持孩子玩好。如果家长和老师能参加  相似文献   

12.
李英 《现代企业教育》2006,(22):191-192
从3岁开始,幼儿近距离用眼的机会就越来越多,比如看电视、小人书、绘画等,持续用眼的时间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长.人的跟球包含晶状体、角膜、虹膜和睫状肌等几个部分,而人的视力发生改变最主要就是晶状体的改变,幼儿处于生长发育的时期,从出生开始,幼儿的视力由只能看近处的一点东西发展到越看越远,但是直至三四岁,他们的视力也才到0.8左右,也就是他们还在发育,还在变化,可想而知,这个时期用眼对孩子来说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13.
衣袖卷法     
许多老师给幼儿卷衣袖的做法是:站在幼儿的面前,一手抓住幼儿的小手,另一只手卡住幼儿的手腕将衣袖用力往上推。由于幼儿年龄小,骨骼发育不完全,特别是4岁以下的  相似文献   

14.
要正确评价一节课,首先必须有正确的教学质量观。传统的教学质量观多从教师的“教”上看,而少从幼儿实际的“学”上看。应该说幼儿实际学的质量是教师教的质量的真正体现。评价一节课,既要看幼儿掌握知识多少,更要看这节课是如何发展幼儿创造性  相似文献   

15.
孩子常犯错误,这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是自然存在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就是在错误中成长起来的。由于知识经验的局限而犯错误幼儿年龄小,活动范固有限,其知识经验是贫乏的。比如,有个孩子看妈妈拣芹苯时是去叶留茎,有一天孩子拣菠菜时也把叶子掐下扔  相似文献   

16.
从3岁开始,幼儿近距离用眼的机会就越来越多,比如看电视、小人书、绘画等,持续用眼的时间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长。人的眼球包含晶状体、角膜、虹膜和睫状肌等几个部分,而人的视力发生改变最主要就是晶状体的改变,幼儿处于生长发育的时期,从出生开始,幼儿的视力由只能看近处的一点东西发展到越看越远,但是直至三四岁,他们的视力也才到0.8左右,也就是他们还在发育,还在变化,可想而知,这个时期用眼对孩子来说多么重要。这一时期,幼儿晶状体的弹性比较大,即使是很近的物体他们也能看清,正常人看得太近会产生模糊和眩晕感,  相似文献   

17.
幼儿期视力正处在视觉发育的敏感期。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幼儿的视觉发育和用眼习惯等都可对幼儿视觉产生影响,造成视力低下。在幼儿园,戴眼镜的“小博士”频频出现,视力低下的幼儿也较以前有所增加,这给幼儿的正常活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要保证每个幼儿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相似文献   

18.
一次,宅者在某幼儿园大班进行类包含关系的测试,内容是看两面大红旗和四面小红旗,要求回答红旗多还是小红旗多。前面被测的幼儿几乎都回答:“小红旗多,红旗少。”而从第十三名幼儿开始,幼儿都突然明白了:“红旗多,因为小红旗也是红旗。”我对此感到疑惑,就问被试者:“你怎么知道的?”答:“老  相似文献   

19.
幼儿年龄小,身体抵抗疾病能力弱,肠胃功能发育不完全,很容易发生腹泻,特别是每年夏秋季节,病菌大量繁殖,苍蝇、蚊子等孽生,增加了传病机会,另外,食物不够干净、新鲜,有时昼夜温差很大,孩子就容易发病,被称为夏秋季腹泻。 症状比较轻的腹泻只是大便次数略有增多,一天不超过10次,稀糊或状稀水状,略带酸味。小儿精神尚可,或因腹部不适吵闹不安,腹泻次数较多而喝水较少的幼儿,常口稍干,皮肤也较干燥。这种腹泻大多是由于饮食不当,或是使用空调不当,着凉所引起。应注意饮食调整,忌吃油腻半冷的食物,只喝些米汤或粥、苹果汁等易消化的食物。另外,注意腹部  相似文献   

20.
《启蒙(3-7岁)》2012,(12):23
幼儿营养餐谱的制订原则宝宝步入幼儿时期,是一个新的飞跃。身体发育逐渐完善,小牙渐次出齐,咀嚼消化力增强,可以食用多种食物,正处于主要食物从乳类加辅食,过渡到谷物、畜肉、蛋类、蔬菜、鱼虾加杂粮、水果的时期。满1岁的宝宝生长发育虽然较婴儿期缓慢,但是仍然比较迅速,特别是脑细胞和神经系统的发育更需要科学而全面的营养。掌握符合幼儿生理需要的配膳原则,是保证幼儿健康成长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