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建康 《河北教育》2007,(12):17-19
随着数学课程标准的实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推行已经有几个年头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课堂教学层出不穷。不可否认,课程改革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的生机与活力。过去一问一答的传统课堂教学形式已经很少见了,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同学们变得爱提问爱交流,创新思维的火花在课堂上不断闪现。但是,由于一些教师对新课程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掌握,只关注形式和表面,一味追求自主、探索、发现等,忽视实效和本质,以致在实施过程中常常会感到茫然与困惑,甚至从一个极端滑向另一个极端,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一轮课程改革推行已有好几个年头,课程改革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与活力。过去一问一答的传统教学形式大有改观,课堂不再是惟“师”独尊,学生们也变得爱提问、爱交流,创新思维的火花在课堂上不断闪现。但由于一些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对教学方法的掌握,只关注形式和表面,往往忽视实效和本质。以至在实施过程中常常会感到茫然与困惑,甚至从一个极端走上另一个极端,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一、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作为新理念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很明显的特征。然而,我们在课堂…  相似文献   

3.
全球环境恶化,学生环保意识淡薄。综合实践活动更应体现课程改革的理念,以新的课堂形式激发学生“我要劳动、我爱环保”的欲望,同时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历史课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本次课程改革中,也以开放的形式走向了中学历史课堂。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也无法与当前的课程改革相适应。因此,历史新课程呼唤着一个新的、开放的历史课堂。  相似文献   

5.
在新课程改革中,人们更多地将视线投向学生的思维。关于学生思维的探索,已经发展到相对成熟的阶段。而人们对教师的思维关注不多。在传统课程模式中,教师思维占主体地位,起决定作用。在新课程中,部分学校又走向另外一个极端,教师的思维被遗忘和忽略,处于弱势状态。殊不知,无论如何改革,教师的思维在课堂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它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原动力,在课堂中依然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唐娴 《甘肃教育》2006,(8B):27-27
新课程给学生带来了新的学习环境.同时给教师提供了教学创新的空间。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我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生动活泼、富有魅力的课堂评价语言能以强烈的吸引力、亲和力和感染力,激励学生更爱课堂,更爱学习,更爱生活。  相似文献   

7.
张建明 《辽宁教育》2009,(10):43-44
一、现状扫描,发现问题 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中最为显著的特征,教师们更关注学生的独特感受并努力让课堂变得活跃,让学生变得自主.然而,有些教师却误解了新课程的意义,从一个极端滑向了另一个极端:在数学课上,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没有发表应该发表的见解,使数学课缺少了深层次的思维,变得肤浅与浮躁;过分追求形式,缺少对学生呈现的信息进行必要的整理与调控,缺少引导学生对知识和方法进行深入有效地建构,数学课的魅力得不到应有的展现……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应静下心来,理性思考,着力追寻数学教学的本真境界.返朴归真的教学,更能体现数学的本质,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使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现象得到了较好的转变,但由于教师对教材理解、把握程度不同等原因,不同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调控艺术水平和教学目标的把握水平存存差异。一些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存在着为活动而活动,追求数学课堂表面形式上的热闹氛围,实际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因此,必须处理好学生活动过程与总结提炼结论的关系。学生从事探究活动的过程是基础,是学生进行总结、归纳,概括的前提,学生必须在各种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等探究活动的基础上进行感悟与体验,形成感性认识。  相似文献   

9.
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至今,课堂的内容丰富了、形式鲜活了、氛围活跃了。但是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力问题却有缺失。于是我们不断的反思,不难发现我们的课堂实践教学中,出现了两个极端——脱离基础,过分地追求形式和能力;固守基础,僵化不变。针对以上情况,笔者认为课堂中语文基础知识效果检测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使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现象得到了较好的转变,但由于教师对教材理解、把握程度不同等原因,不同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调控艺术水平和教学目标的把握水平存在差异。一些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存在着为活动而活动,追求数学课堂表面形式上的热闹氛围,实际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因此,必须处理好学生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11.
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至今,课堂的内容丰富了、形式鲜活了、氛围活跃了。但是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力问题却有缺失。于是我们不断的反思,不难发现我们的课堂实践教学中,出现了两个极端——脱离基础,过分地追求形式和能力;固守基础,僵化不变。针对以上情况,笔者认为课堂中语文基础知识效果检测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全语言教学是目前语文教学的一个发展趋势,是适应现代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全语言教学主张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和全面性,课堂形式要求多样化,在课堂上要以学生作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整合各学科之间的相关元素,全方位的开展教学,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根据微机原理课程的特点,按照中南大学开放式精品示范课堂的要求,对课程组织形式、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等进行了改革。通过开放式精品示范课堂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课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批判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我们的课堂越来越异彩纷呈,高潮迭起,极具观赏性。但是,认真审视一下当前的课堂教学,发现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作为一线教师,不是盲目地走向某个极端,而是做好一些必要的平衡,在不断实践、总结、反思中找到恰当的平衡点,以期去浮华,求真淳。  相似文献   

1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育的冲击是有目共睹的,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可以说既解放了教师,又解放了学生,更解决了课堂,因此,我们欣喜地发现,课程改革后的音乐课堂内容丰富了,形式生动了,气氛活跃了,效率提高了,学生变得灵敏而充满活力,教师变得睿智而饱含激情。但是,广大中小学音乐教师在参与课程改革实践的同时,经常不经意地偏离理性和真实的课堂教学轨道,出现一些浮躁现象,以致影响课程改革的深入健康推进,这些现象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6.
10年前我刚走上讲台时,每次上课前,我都非常认真地写好教案,上课时严格地执行,不敢有一点偏差,课堂总是要按预先设计的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真有点“拉学生入圈套”的感觉。后来,由于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在课堂上不敢引导,即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大部分达不到课程要求,我仍按照学生的思路完成课堂教学,强调所谓的“生成”。现在想,这就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相似文献   

17.
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课堂上老师的讲解、引导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学生的探索、再创造。但我们的课堂似乎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什么内容都让学生探究、再创造,否则就是“满堂灌”“填鸭式”,就是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比如说循环小数“3.333……”的写法,课堂上学生想出了非常多的  相似文献   

18.
化学教学是实施化学课程的主要途径,而化学课堂是化学课程改革的主战场,打好课堂这一仗,对赢得化学新课程改革的胜利至关重要。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化学课程教学活动的形式将由传统的以“讲授”和“演示”为主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动手做”(主要指化学实验)将是化学课堂中最为常见的重要活动。因而,以学生的“做”为核心组织教学势必是化学课堂改革的重要趋势之一。本文所述的讲做并进教学无疑是一种积极的尝试。笔者曾以桂林市第一中学2003级1个班学生为教学对象,以微型实验为主要手段,以化学课堂为主渠道,进行一个学期的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就作者在研究过程中所获得的一些经验和体会进行简要介绍,以求教各位同仁。  相似文献   

19.
一、活动背景介绍   全球环境恶化,学生环保意识淡薄.综合实践活动更应体现课程改革的理念,以新的课堂形式激发学生“我要劳动、我爱环保“的欲望,同时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最近,本人观摩了区教研室组织的“品德与生活”赛课活动,发现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品德课教学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可喜局面,创新灵活的教学方法和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形式,给课堂带来无限生机。但在欣喜之余,也发现有些教师片面理解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对新课标理念的把握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导致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些明显的失误。笔者姑且把它称之为“钟摆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