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潘雅萍 《学周刊C版》2011,(2):124-125
教师传授知识和方法的主要场所是课堂.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听课。教师在课堂上将有关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则通过对教师语言信息的感知、体会和理解等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学生的听课过程不仅仅是单纯的听.还包括看、想、记等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听课的目的在于听懂.听懂的关键在于会听。那怎样听课才叫会听.笔者在这里总结...  相似文献   

2.
教师传授知识和方法的主要场所是课堂。教师在课堂上将有关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则通过对教师语言信息的感知、体会和理解等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听课的目的在于听懂,听懂的关键在于会听。听课必须掌握一定的技巧。  相似文献   

3.
一、学生课堂违规的主要原因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 ,我把学生课堂违规行为的原因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一 )无聊型。这一类型的学生思维敏捷 ,接受能力强 ,反应敏捷 ,对课堂上老师所讲的内容一听就明白。而教师的教学一般是针对大多数学生的理解进行的 ,这就造成了这些学生已听懂 ,但教师仍然继续讲解的矛盾。于是 ,他们感到没意思 ,无事可干 ,便找周围同学说话、做小动作 ,或抢着说出教师刚要讲解的内容。这种学生不仅影响课堂正常教学 ,干扰大多数同学听课 ,还会使教师的教学进退两难 :继续讲课令这些学生反感 ,不继续讲则影响其他学生知识的…  相似文献   

4.
听课是什么?我以为,听课是一种审美行为。学生听课也是如此。我是教师,每周都得给学生上课。由阅览教材,进而写成教案,再弄到课堂上去讲授。目的非常明确,让学生听懂,喜欢听,用这样的路径来掌握知识。这个过程是一种审美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双向活动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不能只偏重于教师“教法”的研究,而忽视了学生“学法”的培养。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听课能力是“学法”中最基础的环节,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 对学生听课能力的培养,要求达到“四会”,即“会听、会想、会说、会归纳”。 会听——知识接收能力的培养 要教学生学会听课,首先要求学生认真听讲,在听懂的基础上,还要学会抓住知识的要点。依新知内容而异,概念教  相似文献   

6.
听评课活动不仅是一个评价教师、评价课堂的手段,也是研究课堂的手段,让听评课成为新教师、青年教师学习教学的手段、途径。通过教研员+特级教师架构听评课活动,让青年教师参与听评课研究熟悉听评课的程序,成长为实践+研究型教师,在规范的听评课活动训练下,知道怎么听课、怎么评课,从而积累教学经验,是青年教师成长的一种有效途径。引导教师做课堂研究,教师就会改进自己教学,也就会关注"学生真的在学习吗?学生真的听懂了吗?真的学会了吗",最终使学习行为有效。  相似文献   

7.
一、课前预习。做了预习,听课时对不懂的地方就会更注意听,容易听懂;懂的地方,又复习了一遍。预习后再听课,注意力更加集中,知识容易形成系统,便于理解。笔记也写得条理清楚,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二、课堂全神贯注。学会在上课开头十分钟全神贯注地听课习惯,就会获得全部时间都能听好课的能力。全神贯注地听课,就是眼睛要盯着老师,耳朵跟上老师的指教,不受干扰,做到“一心不二用”。别  相似文献   

8.
一、指导学生做好课堂笔记课堂笔记,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听课而进行的对有关授课内容的记录,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手段。在课堂上,学生如果能养成做好笔记的习惯,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就会集中,思维就会活跃,就会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记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听课是一项复杂的劳动,是多种器官的协同活动,眼、耳、脑、手等并举,这样才能听好课,如果做不好课堂笔记,就会影响听课效果。1.课堂笔记一定要准而快。准,即记录的内容要正确无误,在课后能通过笔记回顾老师是怎样讲的;快,当然是记录的速度快,否则影响听、看、思等其它活动。为此,可以让学…  相似文献   

9.
听课,是学习的中心环节。听课,是学生接受知识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教师要讲好课,另一方面学生要会听,二者紧密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美国语文教学研究会主张用一个更大的社会概念“倾听”来代替简单的“听课”一词。会长丹尼斯认为“从小学到大学,大多数人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课堂倾听来进行的,语文教师首先教给学生的学习技巧应该是课堂倾听”。即“如何听课”。一、语文教学中常见的听课误区误区1.倾听=听课我们平常所说的听课是指简单的用耳朵听。听课时,学生如果不融入兴趣、思维、感情等主动性因素,即使认真到一字不落的程度,…  相似文献   

10.
亚力山大指出:“掌握一种语言,首先是听懂,听懂的比重占90%。能听懂你才觉得舒服,听不懂就觉得不自在。”可见,“听”在语言习得中十分重要。在听课中,我发现学生听的能力比较差,效率不高。尤其是新课程中,合作、讨论式的课堂,老师们觉得更难驾驭,学生听不好,也就学不好。在实践中,我感到“倾听、解读、评价”是提高学生听力的有效方法,是形成动态生成的课堂的关键。一、优秀的教师是机敏的倾听者,是学生“听”的老师优秀的教师无一例外都是耐心的倾听者。教师有效地倾听,可以帮助学生倾诉自己的感受,解开自己心中的疙瘩。在课堂上,有的教师…  相似文献   

11.
何安明  陈信 《教书育人》2004,(10):25-27
听课,是学习的中心环节.听课,是学生接受知识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教师要讲好课,另一方面学生要会听,二者紧密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美国语文教学研究会主张用一个更大的社会概念“倾听“来代替简单的“听课“一词.会长丹尼斯认为“从小学到大学,大多数人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课堂倾听来进行的,语文教师首先教给学生的学习技巧应该是课堂倾听“.即“如何听课“.……  相似文献   

12.
回顾一学期的努力,我所做的就是反思性教学,它帮助我了解了学生,钻研了教材,调整了课堂,使教学更具针对性,课堂效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一、反思性教学通常运用的方法有1.课堂观察:课堂观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听课活动。主要形式是教师听同事的课,或实习学生听指导教师的课。教师可以结成对子,轮流听对方的课。听课时需要观察的是:课堂组织、时间安排、学生对任务的完成、教师提问和学生回答、听课活动时学生的参与情况、小组活动时学生使用母语或外语的情况、教学的计划性等。2.课程报告:课程报告是一种有条理的清单、表格和  相似文献   

13.
回顾一学期的努力,我所做的就是反思性教学,它帮助我了解了学生,钻研了教材,调整了课堂,使教学更具针对性,课堂效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一、反思性教学通常运用的方法有
  1.课堂观察:课堂观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听课活动。主要形式是教师听同事的课,或实习学生听指导教师的课。教师可以结成对子,轮流听对方的课。听课时需要观察的是:课堂组织、时间安排、学生对任务的完成、教师提问和学生回答、听课活动时学生的参与情况、小组活动时学生使用母语或外语的情况、教学的计划性等。  相似文献   

14.
近两年来,我在高二数学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主要在听课、练习和自学方法三方面进行指导。一、听课要注意理解和运用知识。 (1)要注意先听懂,不要只是记结论。不少学生认为听课的唯一日的是记住老师讲的定义、法则、公式、定理等结论,以便照搬结论作题,认为这就是“抓重点”,可以“节约”精力和时间。因而开始不注意听结论的推导过程,最后又  相似文献   

15.
会听课是获得知识的钥匙郑建强课堂教学是中小学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是课堂上听教师的讲解,这就决定了听课必然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但是教学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同听一个问题,效果却大相径庭,这除了各自的知识基础有差异以外,不能不承认...  相似文献   

16.
王晴 《考试周刊》2012,(76):75-75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主渠道。向课堂要质量是教师的共识.而良好的听课习惯是听课质量的有效保证。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对外界各种反应都比较敏感.注意缺乏长久性,注意力容易分散,经常会发生听课“走神”的现象。要他们认真听几分钟还可以,要他们认真听上几十分钟还真不容易。还有的学生往往只注意听老师讲,同学发言时却漫不经心。教师如果不加注意,及时提醒,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认真、仔细听上.则既不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又会使学生逐步养成不认真听课的坏习惯。  相似文献   

17.
<正>在听课过程中,时常会发现教师课前精心设计教案,课堂按着预先的设计"讲教案",较少关注学生的状态和反应,后排有学生睡觉,教师也视而不见;学生听没听懂,教师也不管,只顾按照教案将"讲课"进行到底。这使"死"的教案支配和限制了"活"的学生,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无视学生的体验和创造生成,遏制了学生在课堂上思想和生命的活力。这样的课堂显然是无效的。一、精彩、灵动的课堂1.需要目中有人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要牢固树立学生意识,要坚持在教学中  相似文献   

18.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没有教,实现不了学;没有学,势必又会因为前面的知识并未掌握而影响后面的教。因此,教学过程必须发挥师生两个积极性,而两个积极性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又是以课堂提问这一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为媒介的。课堂提问具有多种功能:首先,课堂提问具有检验教学效果与听课效果,从而决定教学或继续进行或相应调整的功能。教学效果与听课效果之好坏的最初标准是学生对教师所讲授的内容是否听懂和掌握,而听懂、掌握与  相似文献   

19.
<正>听课,是学习的中心环节,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一方面教师要讲好课,另一方面学生要会听课,二者紧密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因此,要切实培养学生专心听课的习惯,培养学生"会听、会想、会说、会记"的"四种习惯"。  相似文献   

20.
正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高中物理是一门很难掌握的学科,如果没有事先预习,课堂上就不容易听懂;更有甚者,即使课堂上听懂了,一旦做起练习还是会感到力不从心,所学知识无法很好地应用到解题过程中去。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关键原因在于学生对所学概念和相关规律的理解不够深刻,以至于无法合理地运用所学知识。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采取一些方法和技巧来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概念和规律,例如类比法。所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