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专业化视野中校长角色的定位及培训策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当代专业化视野中,我们必须确立中小学校长适宜的角色定位,即校长是领导、经营、管理、优质教育资源的创造和促进学校发展的研究。校长培训直接的目标是校长个人素质的提高,终极目标是学校的发展。培训对校长个人来说既更新了教育观念,又是校长个人素质和能力重新组合的过程,对学校来说,“校本战略规划”是培训内容的创新。变革培训方式,培训评价以“导”为主,“督”、“导”结合,评价主体多元化,充分重视校长专业组织对校长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吕明 《继续教育》2006,20(6):48-50
一、校本培训模式的构建校本培训是源于学校发展的需要,由学校发起和规划,旨在满足学校每个教师工作需要的校内培训活动。它既可以在整个学校的水平上进行,也可以在部分部门或某一科目上进行,同时还可以是两三所学校间相互合作地进行。(一)校本培训方案设计教师培训活动的方案都必须从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这个基点出发,在整个学校和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之间谋求一种良好平衡的同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发展。培训方案的应根据各自实际,可采取以下三个步骤:第一步是调研分析多层次的培训需求。在制订校本培训方案前,一般要有业务校长组…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丹江口市“中西部万名农村寄宿制学校校长国家级远程专题培训”班,历时21天,7日圆满完成培训任务,顺利结业。此次培训主要是针对寄宿制学校日常工作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围绕“农村寄宿制学校校长的责任与使命”、“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规范”、“农村寄宿制学校安全管理”、“课程改革与学校发展”等问题,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学习与研讨,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学习相结合,专家与学员互动交流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有力提高了广大寄宿制学校校长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技能。  相似文献   

4.
我国校长培训不仅存在实践误区,也存在理论困境。校长培训工作要更加适应学校管理实践的需要,不仅提高培训的长效性,更要加强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基于校长资本积累的个性化校长培训理论的提出及这种理论在北京市郊区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研修项目中的运用,积累了初步的实践经验:基于参训校长学习需求,聚焦学校发展问题解决,不断完善个性化培训方案;强化专业学习,建构"从培训到研修"的长效机制;构建以"共同体"为依托,以"案例"为载体的反思型校长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5.
一、个性化培训的界定 从目的上说,个性化培训是培养个性化的主体,培养独特的、独立的个体,身心和谐统一的个体。这是目的意义上的个性化。经过培训的校长,应具有独立职业个性,有自己独特的办学思想和管理风格,不满足于“照章办事”和“依样画葫芦”,时时、处处、事事“走自己的路”。同时,这种独立的职业个性发展与校长自身发展又是一致的。培训不仅教会了校长改变客观世界,也教会了校长改变自我,求得自身的日臻完善。因此,在校长个性化培训的目标上,既要考虑培训的阶段要求,又要考虑校长个体终身学习与发展的需要,注重校长…  相似文献   

6.
贵州省在校长培训的实践中摸索出学校领导团队的培训模式,该模式以“推动学校发展”为总目标,采取以学校为单位,正职校长、德育副校长和教学副校长分批参与的同一主题不同侧重点的培训,以学校领导团队建设为突破口,在培训方式上集参与式培训、理论学习、交流研讨、实地诊断考察、校本课题研修为一体,在培训评价上采取重心后移,强调校长培训后的行为改变与学校发展变革,实现了校长培训模式的变革,推动了校长培训与学校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的衔接,进而提高了校长培训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校长培训对于加强校长队伍建设,促进学校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校长以什么样的心态与方式参与到培训过程之中,将会对培训的实效性产生重要影响。为切实提高校长培训的实效性,更好地促进校长的自我发展以及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校长在参加培训的过程中应努力做到:合理定位自己的培训期待;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参加培训;与培训周边人群进行广泛交流与互动;形成关于学校发展与改进的基本设想。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校长是学校发展的领路人,也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担当着领导者、管理者和教育者三位一体的角色。在“十二五”期间,加强校长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9.
当前校长培训的特点。自1999年《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定》发布以来,很多省市的各类培训机构,尤其是南方省市一些培训机构相继进行了“十五”校长培训的探索和实践。其特点是:1.实行全方位开放,打破封闭式“教师教,学员听”的固定模式,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2.提倡培训促进校长主体的发展,激发校长的内在潜能,使校长具有个性化,时时、处处、事事“走自己的路”。3.以信息化带动培训现代化,实行区域资源共享。4.引导校长以国际视野去审视学校发展。5.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10.
校长培训对于加强校长队伍建设,促进学校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校长以什么样的心态与方式参与到培训过程之中,将会对培训的实效性产生重要影响.为切实提高校长培训的实效性,更好地促进校长的自我发展以及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校长在参加培训的过程中应努力做到:合理定位自己的培训期待;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参加培训;与培训周边人群进行广泛交流与互动;形成关于学校发展与改进的基本设想.  相似文献   

11.
“十五”期间,辽宁省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确立强有力的校长培训管理运行机制,构建了多元化培训模式,通过培训向农村倾斜,加强考核评估,促进了辽宁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2.
“十五”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促进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专业化提供了宝贵经验。“十一五”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正如火如荼的开展,如何继承和发展“十五”期间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宝贵经验,提高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是当前教育行政部门和校长培训机构十分关心的问题。校长培训组织应该依据社会与教育发展所引起的培训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自身结构与功能,以满足校长培训发展的新需要,这是一种新的搞好“十一五”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组织变革观。我们认为,在实现培训组织变革中,要慎重处理好正规与非正规、现代培训手段与传统培训方式等六大关系。  相似文献   

13.
校本培训工作是一所学校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如何切实将校本培训工作落到实处,“主题式项目制”是一种最佳的培训方式。所谓“主题式项目制”就是要求学校从实际出发,依据本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或困惑,确定培训主题,制定具体方案,在一定的时间内开展活动,一般周期为一年。  相似文献   

14.
校长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对学校的管理起着积极作用,校长是带动学校校本管理发展的主要力量,校长对教师起很大的引导作用。结合工作经历,阐述校本培训的含义和本质特点,并且研究分析了校本培训对学校管理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以期引起每一位学校管理者对校本培训的高度重视,努力做好校本培训,打造高效的学校管理。  相似文献   

15.
于飞 《江西教育》2005,(6):29-30
关于校本培训工作,我们曾经对152名教师进行问卷调,其中有这样一问题:“你认为谁应该领导学校的校本培训工作?A校长、B教导主任、C骨干教师、D教研组长。”其中46%的被试者选择“A校长”。从这个调查结果我们可以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在“十五”校长培训中,龙江县根据不同类型学校、不同岗位及校长的工作实际进行培训,做到了培训目标层次化、培训内容分岗化、培训形式多样化、培训效果评比化,突出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得不同层次的校长无论在办学思想、教育观念,还是管理能力方面都有所提高。这一成果的取得,关键在于对校长培训规律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现代校长培训作为一项人力资源的开发活动,是现代终身教育、继续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培训部门要了解中学校长在学校管理实践中最需要的能力结构,对学校校长的能力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相对应的措施。根据现代校长培训课程改革的思路,力求从学校管理的各方面给予中小学校长提供帮助,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帮助校长掌握职业的技能,成为“训练有素”的学校管理者,提高中小学校长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构建支持校长专业发展的培训工作新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校长专业发展的理论角度来看,我国的校长培训工作在管理体制、培训体制、培训模式、培训内容、培训评价、培训资源的优化整合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创新培训理念,构建促进校长专业发展的工作机制,是校长培训工作面临的重要任务。广东省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提出的“管理、培训、研究”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9.
校长培训是学校人力资源增值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校竞争力和办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从“百万校长培训计划”算起,我国开展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已逾二十载,在全国各地都有专门的培训组织,取得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但就整体效果来看,还存在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20.
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校的命运。培训是提高校长素质的有效手段之一。面对“十五”培训的要求,以发展为主题,以知识经济为特征,以人才为核心的21世纪,对中小学校长的继续教育成为校长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向中小学校长培训提出了挑战。为顺应时代的发展,必须更新培训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