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工作之余,为家庭琐事和儿女牵肠挂肚乃人之常情。每当此时,如东县地税局档案员沈虹的心却飞向了远在祖国西南边疆的壮乡。“最近学习有没有困难,生活上需要哪些帮助?”俨然一个母亲对子女的关心和呵护。新学期开学后不久的一天晚上,她再一次接通了远在千里之外“女儿”的电话,与她进行着亲切的交谈。这个“女儿”名叫岑秀琴,家住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县沙梨乡丹施村达朗屯。是沈虹伸出一双援助之手,让辍学在家的小秀琴重返学校,并从小学5年级一直读到了隆林中学高三年级。1997年3月上旬的一天,沈虹与往常一样早早来到了办公室,忙完了一阵工作…  相似文献   

2.
方言抵心     
有个女作家.在人到中年时找到了真爱.本来是天大的好事。让她感到遗憾的是,在和前夫协议离婚时.女儿怎么也不肯跟她。究其原因,她原先和她的一家人生活在小县城.而“真爱”在大城市.她曾对女儿说过:见了叔叔,不许再讲家乡话,难听死了。本来女儿普通话讲得很棒.但就这么一句.女儿便死活不肯跟妈妈.因为妈妈剥夺了她讲方言的权利,刺伤了孩子的心。  相似文献   

3.
口香糖     
同事有个小女儿,刚上小学3年级。一天她捧着本《脑筋急转弯》,给爸爸妈妈出了一道智力题:“什么东西刚开始是硬的,用完以后就会软下来?”接着她又补充了一句:“不要想歪了!”——这也是书上的原话。不料孩子她爸过于敏感,听后勃然大怒,一把抢过书来撕个粉碎,还教训了女儿一顿。  相似文献   

4.
文良安 《新闻天地》2005,(5):39-41,59
赵小琼,这个名字正在湘西自治州广大干部群众中传诵着。她的事迹,成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最生动的教材;报告会上,她的事迹让许多人潸然泪下,泣不成声;远在北京的中残联领导,接到她去世的消息悲恸不已,忘不了“半个身子”的她一次次赴京汇报的动人情景。而吉首乡五里牌村党支部书记还在念叨:“你带领我们种的沙田柚已结果了,你还没尝一口……”  相似文献   

5.
当蔡美儿擂响“虎妈战歌”时,全球都为她那虎虎生威的教育方式所吸引,鲜有人注意到她的转变:允许女儿放弃小提琴而打网球,允许女儿参加朋友聚会并在外过夜,允许她们参加舞会。这样的转变并不愉快,蔡美儿甚至在女儿放弃小提琴时“每一秒钟都感到撕心裂肺的痛”。  相似文献   

6.
盒子里的吻     
佚名  林佚 《出版参考》2006,(2):34-34
一个母亲惩罚了自己五岁的女儿,因为她把一整卷精美而昂贵的包装纸剪坏了,是那种很少见的金色。当看到女儿用这卷包装纸包好的礼物盒放在圣诞树底下时,想起家里极不稳定的收入,这位母亲越发生气了。不管怎样,在圣诞节那天早晨,女儿还是把她精心用金色包装纸包好的礼物送给了妈妈:“妈妈,这是给你的礼物。”很显然,妈妈这时因为前一天生气的事而十分尴尬,当她打开礼物时,却发现里面空空如也。  相似文献   

7.
我十九个月大的女儿,对星巴克有一种狂热的向往。每次带她路过星巴克,她就抱紧我的大腿涕泪滂沱,声泪俱下:“棒捧糖,棒棒糖!”星巴克里五块钱一支的棒棒糖是她此举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8.
什么也不做     
他们始终不是朋友。 年轻时候,他们相好过一场,还生了个女儿。后来各奔东西,她写自传体小说,对他口诛笔伐,他过了四五十年,才淡淡地回一句:“认定是负心,是人各有见,认定为落后,是人各有道。”她倒霉的时候,人家整她,要他证明她是三反分子,他说:“杨沫同志直爽、热情,有济世救民的思想。”她好了,他们仍然来往不多,她死了,追悼会张中行都不去。  相似文献   

9.
春到江南时,远在海峡彼岸的朱老先生捎来信息:他将很快启程再回苏州看望阳个都叫朱玉英的女儿。这当中有一段真假女儿的人间喜剧。折射出一位姑苏普通妇女的美好心灵。1988年8月的一个早晨,苏州一位叫朱玉英的女营业员,像往常一样,来到沧浪亭边的新市商场上班。同事交给她一封台湾来信,信封上写着:  相似文献   

10.
如果问单位门口的保安,每日见得最多的是谁,没准他叫不出我的名字,但会指着我说:“就是她。”因为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我白天在报社门口“蹦”进“蹦”出,闲暇时则带着女儿在门口转进转出遛达。 女儿是一剂催化剂,有了女儿,忽然如同换了一个人,原本无忧无虑有时也无病呻吟的女儿腔转  相似文献   

11.
王朔爱方枪枪犹如爱自己,有某种自我暴露的味道。但张元爱方枪枪犹如溺爱女儿,既不舍得完全丢弃她身上的“狠劲”,又怜惜地让她的“异常”尽量弱化为某种无伤大雅的淘气和顽皮。[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母爱     
一天,我在火车站候车。火车进站了,一位母亲陪女儿把行李拿上火车,把女儿安顿好。火车徐徐开动后,母亲目送火车远去。还有一位母亲送子外出,儿子上了火车,说:“妈妈,你回去了嘛!”她还是站在那儿,往火车上看,等到火车消失在远方才慢慢离去,目睹此情此景,我不由想起了自己的母爱。  相似文献   

13.
她出生在“五四”运动的那一年,作为传教士的女儿,她亲眼目睹了“狂飙突进”时代的中国,亲身感受了那个时代生活的丰富多彩,童年时中国给她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相似文献   

14.
何林宗 《中国档案》2004,(12):50-51
今晚参加合唱训练回单位时,已经快11:00点了吧?刚才打电话回去,爱人说女儿雨竹已经睡着了。五岁的雨竹昨天在电话里骂我是“小头爸爸”,她妈妈哄她说我每天很晚回去,很早就走了。听说她还真像“大头儿子”一样,每天给我写了封信呢!……明天中午再加两小时的班,历史档案著录工作应该可以完成了,晚上是该回家一趟了……  相似文献   

15.
在第五届全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评选中,云南电视台的李怡蓉从230余名参评者中脱颖而出,与水均益等同时荣获了这个项目的最高奖。这标志着她在向事业顶峰攀登中又实现了一个新的跨越。一李怡蓉所走过的路,无不是靠坚韧不拔的意志的支撑。妈妈绝对不会想到,当初她拉着一脸稚气的小怡蓉去观看电影《小花》时,女儿幼小的心田中深深地埋下了一颗想当演员的种子。15岁中专毕业时,怡蓉坚定地去报考中央戏剧学院表演专业。“因为喜欢才会努力地去做”,李怡蓉谈到她京城报考时如此感慨。她带着家中给她“挤”出来的1000…  相似文献   

16.
她出生在“五四”运动的那一年,作为传教士的女儿,她亲眼目睹了“狂飙突进”时代的中国,亲身感受了那个时代生活的丰富多彩,童年时中国给她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相似文献   

17.
她一生下来,就缺少左前臂。助产士看到她时,彻底惊呆了,于是小心翼翼、字斟句酌地对她的母亲说:“你生了一个漂亮的女儿,她有两条腿、一个漂亮的脸蛋,可是却缺少一段手臂。”  相似文献   

18.
“这不仅是一本女儿怀念父亲的书”──《我的父亲朱德》出版座谈会侧记王松1996年12月,对于朱德的女儿、年逾古稀的朱敏来说是一生中又一段最难忘的日子。在中央组织的隆重纪念朱德诞辰110周年的大会上,朱敏一家人荣幸地得到江泽民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和问候;她...  相似文献   

19.
从事档案工作十余年,由于职业的潜移默化,几年来我有意无意地保存收集了一些有意义的家庭生活档案,虽不完整,但却珍贵。闲暇之余,我喜欢频频地翻阅这些生活经历,此时,目之所及,手之所触,都会给我带来无限美好的回忆,种种难以忘怀的情愫汇成一碧温馨的湖水,使心灵得以沐浴,给生活增添快慰。我的女儿今年9岁,聪明伶俐。在她还未出生之前,我便以第一人称为她记录了在娘胎时的感受,记录了母亲怀胎十月的希望和煎熬,以至于女儿曾挂嘴边的一句话是:“小时候在妈妈肚子里,妈妈吃啥我吃啥。”在女儿不会写字之前,我和爱人坚持为…  相似文献   

20.
特长     
某局长:“听说你们馆还缺一个人?”张馆长:“是啊,现在正在物色。”某局长:“我向你推荐刘部长的女儿。”张馆长:“她有什么特长?”某局长:“喜欢看小说。她一见小说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