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评价"黑人文艺复兴运动"时,评论界从根本上忽略了黑人女性的文学贡献,从而遭到当今越来越多的批评.仅以戏剧为例,当时就出现了一批影响大、很具活力的女剧作家,如约翰逊、米勒、斯宾塞、赫斯顿.研究"黑人文艺复兴运动",黑人女剧作家及其作品是不可或缺的视域,因为她们通过戏剧语言表现了黑人民族精神力量的另一方面,形成了独特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2.
黑人文艺复兴之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人文艺复兴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美国黑人文化"首府"纽约黑人聚居区哈莱姆为中心,由黑人知识分子和文学艺术精英们所发动的一场旨在通过艺术作品弘扬黑人传统文化、提高黑人民族自尊心、争取黑白融合的文化运动.黑人文艺复兴使美国黑人变成一个对美国文学艺术做出卓越贡献的少数民族,树立了新黑人形象,极大地提高了黑人的社会自我意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黑人成为世界大舞台上的一成员,极大地拓展了国际间的文化与社会交往.  相似文献   

3.
黑人女性主义文学的伟大“母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昕 《文教资料》2007,(7):143-146
作为活跃于哈雷姆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重要的黑人作家,赫斯顿曾经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但她在其长篇代表作小说《他们眼望上苍》以一个黑人妇女珍妮作为主人公,描写她在婚姻中追求自我和平等的人生历程,在以“抗议”为基调的哈雷文艺复兴运动中发出了独特的声音,把黑人妇女敢于争取追求自由、平等和自我的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带进了当时的黑人文坛,为后来美国的黑人女性文学的真正繁荣积淀了丰富的给养。  相似文献   

4.
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是美国黑人文学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其展现的"黑人艺术"举世瞩目。这个黑人文学家辈出的年代,不仅把黑人小说与诗歌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且对后来美国黑人戏剧的崛起也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与此同时,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也为黑人女性戏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主题与思考,为后期黑人女性戏剧的崛起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当代美国著名黑人女性剧作家珀尔·克里奇的戏剧充分体现了她的黑人女性主义思想意识。她对黑人女性人物形象的刻画、不在场的黑人男性角色的创设、现实主义与非现实主义表现手法的运用充分体现了她戏剧创作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6.
"黑人性"运动是20世纪30年代黑非洲的知识精英倡导的一场文化运动,它以19世纪末的黑人文化复兴运动为思想基础,以20世纪20年代美国"黑人文艺复兴"为直接前导,由桑戈尔、莱昂.达马和艾梅.塞泽尔倡导推动,旨在恢复黑人价值,唤起非洲殖民地社会民众对于黑人文化个性、文化归属的自尊、自信和认同。运动成为当时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面精神旗帜,一大批诗人、作家聚集在这面旗帜之下。桑戈尔不仅是"黑人性"运动的倡导者,也是代表性诗人,他的诗作扎根非洲黑人文化传统,赞颂黑人传统精神的价值,在艺术表现上也体现了"黑人性"文学的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7.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美国整体的思想文化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也引起了“新黑人”思潮的发端.以哈莱姆为中心发展起来的黑人文艺运动,常常被称作“哈莱姆文艺复兴”或“新黑人运动”.新黑人们拥有鲜明的种族意识,对自己的黑人身份感到自豪.左拉·尼尔·赫斯顿就是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升起的一颗明星.赫斯顿在创作中突破了当时美国社会中种族、阶级、性别等多重障碍,塑造了积极的黑人女性新形象,开创了黑人女性文学的先河.一些后起的黑人女性作家,如爱丽斯·沃克就把赫斯顿视为自己的“女性祖先”.赫斯顿对黑人作家创作立场的认识,对黑人女性自我的积极肯定,对南方文化艺术特征的真正传承,直到今天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黑人运动员在足球、田径、排球、篮球、拳击等运动项目中的垄断地位,使其成为很多职业运动队的主力军,这让我们不得不怀疑黑人是否有着超人的运动天赋.黑人运动天赋的源泉、基础、诱因和动力,某种意义上揭示了黑人这一神奇肤色民族具有超常运动能力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初发生的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是20世纪美国黑人史上最重大的文化事件。在这次文艺复兴运动中,新黑人知识分子的作用是主要的,但这一文艺复兴运动的蓬勃兴起与发展,也离不开少数有见识、有良知、有正义感的白人知识分子的支持,其中被公认为是对哈莱姆文艺复兴作出了最重要贡献的人就是卡尔·范维克顿。他对黑人文化一往情深,利用自己的小说《黑鬼楼座》引起人们对黑人文化的广泛关注,资助了不少黑人作家和艺术家,努力保存黑人文化,为哈莱姆文艺复兴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试析人权在美国黑人文学中的凸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黑人文学又称美国非洲裔文学,它的发展同美国的黑人文化、种族身份、政治地位等的发展密切相关。发端于20世纪20年代纽约市黑人聚居区-哈莱姆的“黑人文艺复兴”(又称哈莱姆文艺复兴)是美国黑人文学以成熟的姿态进入美国文坛的标志。本文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的观点出发,回顾了黑人文学发展繁荣的简要历史,透析了人权状况在其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哈莱姆文艺复兴中的凸显。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纽约的哈莱姆地区,兴起了轰轰烈烈的新黑人文化运动,它以美国的黑人知识分子为先锋,盛极一时。同时,美国的白人知识分子也推波助澜,鼎力相助,有关黑人的民族文化得到一定的整理和发展,也使黑人的民族意识得到了提高。它虽然随着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来临而结束,但仍不愧是一次唤起黑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的思想启蒙运动。  相似文献   

12.
在罗斯福时代,美国黑人的政治力量显著增高,参与联邦政府决策的黑人数量不断增多,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936年夏季,“联邦黑人事务委员会”或曰“黑人内阁”出现。“黑人内阁”的一系列活动提高了广大黑人群众的政治参与意识与能力,它本身也成为黑人政治成就的象征。  相似文献   

13.
福克纳笔下的黑人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克纳是美国 2 0世纪文坛上一个奇才 ,美国南方文艺复兴的领袖。他集现代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于一身 ,在创作中大量使用了各种传统的和创新的手法 ,深刻而又全面地探索了当时美国南方人的精神危机。种族问题以及对黑人生活的关注是福克纳作品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他痛恨奴隶制和种族歧视 ,同情黑人的命运 ,赞美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勇敢、善良、忍耐和怜悯。  相似文献   

14.
艾丽斯·沃克被称为“黑人妇女的辩护士”,有着强烈的黑人女性意识,从其作品中可窥见一斑。本文通过分析《梅丽迪安》中对黑人女性生存状况的描述﹑独立﹑反叛的黑人女性形象的塑造以及对黑人民俗的自觉运用,揭示作品中的黑人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把黑人英语定位在“一种独特的英语变体”,运用社会语言学新的观点和材料对黑人英语的语音系统和语法特征以及黑人英语的起源作了大致的归纳,并对黑人英语的“语言代码转换”作了简要的分析,同时提出黑人英语对我们进行语言发展趋势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于春荣 《培训与研究》2007,24(12):23-24
佐拉.尼尔.赫斯顿是"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升起的一颗明星。当代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赞誉赫斯顿为"南方天才"和她的"文学之母"。赫斯顿的代表作《他们的眼睛望着上帝》和沃克的著名小说《紫色》被誉为黑人女性主义的杰作。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对这两部小说进行阐述,通过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回归分析了黑人女性的独立过程。  相似文献   

17.
张中 《保定师专学报》2001,14(1):108-109
运用生态学、进化论、历史等方面的适应美洲黑人的运动天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在小说《紫色》中,通过对三代黑人女性的思想观念以及婚姻生活的描写,揭示了美国社会底层黑人妇女的悲惨命运,以及她们在种族主义和男权主义双重压迫下自立自强的抗争过程,指明了黑人女性的解放之路。  相似文献   

19.
英国电影中的黑人身份主要包括四种类型;第一,因为宗主国或本国放逐而在生理和心理上双重无家可归的被放逐者.第二,因为殖民主义及其后遗症而散居各地的黑人流散群体.第三,因为殖民与后殖民行为促使黑、白群体相互“混杂”而使双方都失去民族纯洁性的黑人混杂体.第四,因为跨种族婚姻促使后代在基因方面“混血”,而在文化、历史、价值观等方面混杂的黑人混血儿,即所谓的“基因和文化混杂体”.  相似文献   

20.
兰斯顿·休斯:黑人文化的歌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斯顿·休斯是美国黑人文学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作家,是“哈莱姆文艺复兴”的灵魂人物之一。休斯主张黑人文学保持黑人特色,最终达到与主流文化的平等,他的诗歌引入黑人方言与音乐,首开“美国黑人诗歌”的先河。休斯对美国文学的贡献是十分巨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