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上海文化年鉴》2012,(1):79-81
2011年,上海民间文学艺术与民俗学研究在多方面展开了学术探讨。在民间文学方面,田兆元发表的两篇关于神话研究的论文比较有代表性。《神话的构成系统与民俗行为叙事》(《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第6期)从口头神话、书面神话、画像、雕塑、舞蹈等方面分析了神话所蕴含的民俗学意义。提出神话是口头表述、书面表述、物态呈现及其民俗仪式展演的综合整体,神话的民俗学研究除了重视口头和书面的语言形式、图像等物态形式,更要注重对于民俗仪式行为的叙述考察,从而达到对于神话的整体理解。  相似文献   

2.
正福建传统民俗家具概念民俗家具是家具和民俗学结合的一个概念。家具本身蕴含着地区文化的精髓和生活情感,与当地劳动人民阶层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是经济、实用、耐用、美观的一类日常生活器具。福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进入闽越文化圈,与中原地区进行各种文化上的交流,这也促进了福建传统家具的发展。同时随着社会发展,福建也孕育出与本地传统文化相适应的民俗家具。因此,福建民俗家具作为传统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相似文献   

3.
2003年11月1日至2日,由四川省民俗学会与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四川民俗文化与文化强省建设"研讨会在郫县召开.四川省民俗学会名誉会长冯元蔚主持开幕式,四川省民俗学会会长廖伯康致开幕辞,四川省老领导杨析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侯水平、梁守勋、黄启国、罗彤等出席会议.来自全省的110名从事民俗学、巴蜀文化研究的学者应邀参加会议.四川省民俗学会会长章玉钧向大会作了题为<运用民俗文化宝贵资源,为建设西部文化强省作贡献>的主题报告.大会共收到论文65篇.与会代表围绕先进文化与民俗文化的关系、文化产业化与文化强省建设的关系的主题展开热烈讨论.现将有关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寻根》2017,(6)
<正>一"闹春田"又名"抬烂泥菩萨",现在也作"关公文化艺术节"。它是福建省长汀县客家民俗文化的庆典活动,源于长汀县举河村,每年农历正月十二日举行,是由全村民众共同参与的民俗节日活动。起源于何时,没有史料记载,有关于它的各种传说却代代相传,其民俗活动也沿袭至今。闹春田民俗活动源于长汀县举河村,与关公信仰紧密相连。说起关羽,大多提及三国著名领将关羽或者"关老爷""武帝"等,在长汀,关公作为民  相似文献   

5.
金狮镇谈往     
前段时间,我在北京城东北四环外的东坝镇做民俗调查.这镇子有个响亮的名头--"金狮镇",曾是北京东郊有名的集镇.如今,它已随着北京城市空间的扩张而成为都市的边缘角落.  相似文献   

6.
一 "竹夫人"供夏季納凉用,"湯婆子"供冬季取暖用,同屬於床上用品.現代都市家庭中早已不用,當代青年可能見都没見過.前幾天看電視節目,看見浙江省某市的民俗博物館中展出竹夫人,不由得慨嘆,我們七老八十的人幾十年前使用的東西,竟然成了文物啦!  相似文献   

7.
商業是我生在流通領域的行爲。流通過程主要在民間實现,離不開民衆,并反映出民衆心理。商業的行爲方式,從"日中爲市"開始,大都是約定俗成的,并依據一定的潜形社會契約進行,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货比三家"、"買的沒有賣的精"等。而這些潜形契約和具體的都形成民俗的俗。商俗是有濃鬱氣息的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8.
民间文学艺术与民俗学研究概况2012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仍然是民俗学界关注的重点。陈勤建的《当代民众日常生活需求的回归和营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暨生产性方式保护探讨》(《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第2期)一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闫德亮 《寻根》2011,(3):18-23
民俗与神话都属于一种悠久的历史文化现象,是一定时代、一定社会群体的心理表现与行为指导。传统节日作为一种民俗活动与民俗事象,其历史悠远,  相似文献   

10.
曲彦斌 《寻根》2013,(4):88-95
在中国民俗语言学史上,出自一代著名训诂学家郝懿行之手的《证俗文》,是汉籍民俗语言珍稀文献的一部里程碑式的经典著作。钟敬文先生主编《民俗学概论》的第14章"中国民俗学史略"注意到,"明清时期,文人学者做了许多归纳民俗语言的工作,连钱大昕、郝懿行这样的著名学者都参加进来,撰写了《恒言录》和《证俗文》等著作。  相似文献   

11.
民俗艺术的交流与传播在当下具有重要的意义,民俗艺术只有在传播中才能永葆其持久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从传播生态的角度切入对民俗艺术的研究,是一个崭新的理论视角,可拓展民俗艺术理论研究的视阈。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研究,要立足于对民俗艺术生存状态与发展变迁的思考,将传播生态理论运用到民俗艺术各方面的分析中去,研究传播与民俗艺术间的共生、互动关系,进而更全面、深入地认识民俗艺术传播过程中的生态特色与魅力。这需要从研究对象及意义、研究现状的梳理、研究方法与视点、可行性分析四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研究,是建立在对民俗艺术传播意义的追问上,而不是对原由或技术决定主义的探寻。所以,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及其意义探寻,企望的是寻求艺术与科技的平衡结构,或者说是寻求传播中所体现的艺术生态平衡。基于传播生态的这种整体性的研究思路,我们主要从传播主体、目的、方式、内容等四个方面来对民俗艺术传播当下意义的生态建构进行尝试性的探索:传播主体方面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提升;传播目的上关注科技革新与民俗艺术精神的契合;传播方式上保持民俗艺术传播的"耐度"和"适应度";传播内容上挖掘和拓展民俗艺术的传播空间。  相似文献   

13.
元宵是中国人的狂欢节,与灯有关的民俗事项反映传统中国"狂欢"文化发展历程,巴赫金狂欢理论可以解释元宵灯文化现象。狂欢隐喻生死,"怪诞"是对抗死亡的依凭,狂欢节是最具包容性的节日,普通中国人看待生死的态度在元宵狂欢中进行着艺术化演绎。道教的"养生"理念和中国文艺美学范畴"形神论"早期形态主导灯民俗狂欢文化生死主题的确立。  相似文献   

14.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潮和北大歌谣学运动的影响下,钟敬文对民间文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开始搜集和整理客家歌谣。他早期对客家民间文学的研究不仅影响了他后来的学术研究,而且推动了我国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的发展。钟敬文的学术生涯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客家民间文学研究方法,提出的许多观点,对当今探讨客家民间文学发展的规律和经验,以及客家民间文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仍然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寻根》2016,(3)
正潮州木雕是明清时盛行于粤东的一种民间艺术。它广泛应用在建筑装饰、礼祭游神、家具以及案头摆设上,曾经在潮州人的生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在所有享有盛名的潮州特色的民俗艺术中,潮州木雕是最能反映潮州文化的地域特征,包含更多潮州社会观念的文化载体,也是深深打上"潮州人"印记的民俗事象。它不仅仅是静态的"历史的遗留物",在其  相似文献   

16.
曲彦斌 《寻根》2015,(3):103-108
一个学术"心结"和"试水"担当2004年,我在《民俗语言学》(增订版)(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自序中,曾经写道:"20世纪70年代末,我开始沉湎于钻研‘语言与民俗’问题,并从80年代初开始发表有关‘民俗语言学’著述,迄今约有二十年矣。"时光如梭,如今,又是一个十年。也就是说,我从事这个领域的研究三十多年了。可以说,我  相似文献   

17.
"豆腐"在四川方言中一说为"灰妹儿xueim",各地发音大同而小异。清前期四川爆发了一场空前的"虎患","湖广填四川"来的移民深受其害,他们对老虎畏之、敬之、讳之,故称"虎"为"猫儿",此谓之"讳凶"。发展到后来,但凡跟"虎"同音的诸如"腐、府、斧"等字都跟着避讳,均形成了与"猫儿"相关的讳称方言。"灰妹儿"一词的语源正是来自于此。到了清晚期,虎患消除,人们慢慢地不再谈虎色变,因此"灰妹儿"之类词的民俗语源也日渐不为人知。许多方言词背后往往都隐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过往,从民俗、历史的角度研究方言就成了一条有趣而又便捷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在城市形成的早期阶段,城市内部结构、功能体系、空间组织以及主要发展方向,基本上都是由聚合模式所决定的.城市聚合模式不同,城市起源、形成道路就不同,城市的性质也就不同.成都城市聚合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主权在聚合形成过程中起凝聚和推动作用,工商业是城市聚合的重要因素.这两大特性决定了成都城市为自由都市、工商业都市的性质,并影响了成都从古代到近现代的发展.成都城市的聚合模式与三星堆、中原、关索不达米亚城市聚合模式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9.
彭邦炯 《寻根》2004,(4):102-110
2000年7月回到南充,得家兄捶拓的几块彭氏祠堂和墓地的残碑,上面有关于彭氏入川的材料.历经土改、大跃进、"文革"等运动,过去的宗祠、古庙、古墓等都已不见踪影,多方收集,家谱、族籍等有关材料也一无所获,因而对这几块残碑资料更觉珍贵难得.后来家兄还利用各种机会,走访亲友老人,将收集的有关口头材料寄给我.现整理成文,希望能对移民史、地方志、民族民俗学等研究提供点滴资料.  相似文献   

20.
正各地"老鼠娶亲"简介"老鼠娶亲"也称"老鼠嫁女""老鼠娶媳妇",是以老鼠为主角的民间故事与民俗艺术,"据统计,它覆盖我国19个省(市)100多个县市","并且多流传于我国古代文化发源地——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谢昌一:《老鼠娶亲的民俗和艺术》,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因其跨省市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