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周倩  熊言林 《化学教学》2011,(11):26-28
介绍以学生为中心,以科学探究为主线,采用"认知冲突→动手实验→启发探索→发散思维→分析归纳→思维拓展"的教学思路,对"化学能与电能"的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旨在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为今后电化学知识的学习建立良好的开端。  相似文献   

2.
数学教学应以数学知识为载体,以数学思想方法为核心,以提高学生能力和素质为目的,依据这一教学理念,设计了一节以"自主探究"为主题的教学研究课.通过贴近实际的引例设计,合作交流、分组讨论、自主编题等教学形式,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链",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究,推进教学进程,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3.
在思想政治学科新课程标准与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如何通过课堂的巧设疑问,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欲望与能力,激活课堂,提高学习效率就显得格外重要。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直接抛出问题,直奔主题;可以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也可以设置有梯度的问题,层层递进,深入思考;还可以设置开放型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与辩证思维。  相似文献   

4.
曾文忠 《物理教师》2006,27(4):10-12
探究式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究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具有一定设计操作实验的能力.实验探究式教学以实验为载体展开过程,以问题为线索,力求实验与思维有机结合,层层递进,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参与的状态之中,这样既优化了实验教学的过程,又符合素质教育对物理教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高中数学课堂中,教师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串”,指导学生在探究问题中,层层递进开展思维活动,促使学生在深度学习中掌握知识、发展思维.本文简述高中数学“问题串”设计的重要性,以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内容为切入点,深入探析“问题串”设计策略,以期学生能真正领悟数学思想方法,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所谓实验探究 ,就是在教学中利用实验方法让学生在脑海里产生引起思考的问题 ,并有较强的求知欲去研究、探究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所以实验探究式教学的主要特点就是对问题进行实验探索、研究和解决。1 实验探究模式的基本结构教学程序 :设疑引学→导思探究→应用提高教学环节及学生活动 :提出问题→实验探究→重点讨论→问题小结→扩展练习在上述设计的教学程序中 ,主要是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线 ,根据“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体系安排 ,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来展开的。这种教学形式 ,不仅注重自主性、探究性和实验的方法论 …  相似文献   

7.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应该是科学问题的开发者.有必要对一些探究的物理问题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在观察和体验后有所发现、有所联想,萌发出科学问题;或者创设一些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运用科学思维,自己提炼出应探究的科学问题.本教学设计重在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教师组织学生设计、讨论实验方案。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运用科学思维,自己提炼出应探究的科学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8.
数学教学应以数学知识为载体,以数学思想方法为核心,以提高学生能力和素质为目的,依据这一教学理念,设计了一节以“自主探究”为主题的教学研究课.通过贴近实际的引例设计,合作交流、分组讨论、自主编题等教学形式。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链”,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究,推进教学进程,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9.
王金文 《考试周刊》2009,(31):69-69
在近几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我通过对新课程教学理念的积极探索,纵向分层教学和横向合作互相交织,把分层教学落到了实处.最终实现了层层递进。分层教学的课堂设计完全根据学生的实际、教材和新课程要求,将教学设计成不同层次的问题情景,由浅入深,分层递进,促使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大胆猜想。提炼规律,使学困生由“维持性学习”走向“自主创造性学习”.使学优生能结合研究型、拓展型课题的探究或第二课堂的选修,不断拓展其创新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英语教学主要目标之一。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依据学生认知过程、心理发展与思维发展的规律,关注问题设置的层次性,遵循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原则,由导入时"预测性问题",激发学生阅读欲望,再以"导读型问题"引导学生把握文脉,以"评价与生成性问题"为学生创设发展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平台,使英语阅读课堂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一道高三模拟题的思考,层层递进,设计出一系列有利于思维价值放大的问题,形成研究函数性质的一类方法,对高三教学有一定的启示作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2.
以问题为导向的实验教学,以问题为载体,通过用问题展开实验思想、设计实验过程、分析实验现象。这样以问题为线索,力求实验与思维有机结合,层层递进,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参与的状态之中,优化了实验教学的过程,又符合素质教育对化学新课程教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根据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要求,本文设计了实验探究课程,利用弹簧测力计和电子秤等实验器材,测量固体、液体的密度。在教学中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明确物理学习主题,主题内分级呈现,层层递进;实验内容相互关联,各有侧重。教学中带领学生经历完整的实验探究过程,通过学生动手动脑完成实验,发挥实验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相似文献   

14.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概念课教学应该注重自然的探究过程。通过“函数的概念”教学,设置层层递进的问题串,使学生经历“引入概念—探究概念—生成概念—应用概念”的过程,深刻理解函数概念的本质内涵。  相似文献   

15.
高中化学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以科学实验探究为主线,采用“发现问题→探究创新→实验论证→分析归纳”的研究型教学模式,注重新知识、新理论的产生和形成过成,引导学生从学习、经历、生活的实践,走进化学研究的殿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和创造力.以《实验化学》原电池为例进行教学探究,展示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课后的教学反思.  相似文献   

16.
针对"讲授练习式"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为了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更深刻地理解物理概念,教师要注重物理概念的构建。文章以问题为导向,设置三种层层递进的学生实验,使学生在实验中进一步认识理解相关概念。  相似文献   

17.
《企业纳税筹划》课程本身具有专业性、实务性强的特点,该课适合开设成实验型教学课程,即设计与实施"情景仿真案例实验"、"岗位仿真模拟实验"和"学生独立设计实验"等三个实验教学模式,这三个实验相互衔接、层层递进、涵盖应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能够使学生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得到"专业化"和"职业化"培养。  相似文献   

18.
数学习题课应该根据阶段性教学内容将教学资源进行有机的融合,设计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为目标,渗透如何数学思考、如何解决问题为主旨的数学活动.本课例在整合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有效地设计了层层递进的数学探究活动,在对比中发现问题、引发思考、探究结论、尝试运用,彰显数学思维品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数学能力,提升了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  相似文献   

19.
生物医学信号处理实验与理论教学结合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生物医学信号处理"课程中,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认为通过合理的实验内容设计,采用验证型实验——综合型实验——设计型实验逐步递进的方法,特别是任课教师的积极参与指导,通过实验促进课程理论教学的开展,使学生充分理解理论知识,又在实验中加强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和提高综合处理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20.
“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建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以实验为栽体展开过程、以问题为线索探究规律,力求实验与思维有机结合,层层递进,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参与的状态中,追求课堂教学的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