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教材分析本章作为圆周运动的一个应用实例 ,是对“第五章 曲线运动”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在理解和应用上的进一步加深 .从教材编写要求和体系看 ,全章讲述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及其在天体运动中的应用 ,其中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发展过程和该定律的具体运用是本章的重点 .本章教材的编写按这样的线索展开 :开普勒对行星运动学规律的描述为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奠定了基础→牛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用实验较准确地测定了引力常量G ,使得万有引力定律有了更实际的应用→利用万有引力及其有关的知识讨论天体…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8月16日,由我国自主研制的世界上首颗量子通讯卫星"墨子号"成功发射,在全国掀起一股向往航天的热潮,我也迷上了航天。高中《万有引力定律》是航天科技的基础,我立即对这一章进行了总结归纳,我的结论是:知识内容简单,数据计算虐心。所有的天体都是在万有引力作用下运动!要么万有引力是一个天体做圆周运动的  相似文献   

3.
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天体运动的问题涉及的物理量及公式较多,是同学们学习的难点.此问题历来是高考的热点之一.为了便于同学们顺利解题,现将正确处理此类问题的方法归纳为两点. 1.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注意公式的灵活选择 行星绕恒星或卫星绕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时,需要的向心力F向由万有引力提供.设天体的质量为M,绕M做圆周运动的天体的质量为m,两天体中心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的逐步提升,万有引力与航天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近年来,关于这一类知识点的考查逐渐成为高考物理的核心内容.有很多同学对于这部分的考题感觉头疼,主要是由于有几类问题经常出错,基于此,就需要找到考点中的常见易错点,有效对其分析,让学生找出出错原因,才能有效应对高考试题,做到胸有成竹.1万有引力与向心力相互关系的易错点分析关于万有引力与向心力结合起来的高中物理试题,一般设计为人造卫星变轨问题.当卫星绕着天体做稳定运行的时候,由万有引力提供了向心力,此向心力能够使得卫星绕着中心天体做圆周运动.  相似文献   

5.
1.天体运动中的能量模型 设中心天体的质量为M,环绕天体的质量为m,环绕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得  相似文献   

6.
高一物理难,而当学到《万有引力与航天》这章内容时,因为本章公式繁杂,"理不清,理还乱".所以很多学生被搞得云里雾里.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发现:尽管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花费了不少的时间、精力,但大部分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总是一知半解,记忆也不牢靠,更谈不上对知识的灵活应用.经研究发现描述行星绕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几个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快捷口诀,可使学生迅速记牢知识并能达到灵活应用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正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与天体的匀速圆周运动问题密切相关,因而形成了《万有引力定律》应用的五大运动模型.这是近年来高考考查的热点问题.把握住五大运动模型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找出它们的区别和联系,是解答五大运动模型题的关键所在.现以地球的卫星为例,简述五大运动模型.模型1赤道上随地球一起自传的物体地球赤道上放置的一切物体,均以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或周期、频率、转速)随地球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和地面的支持力的合力提供.以卫星放在赤道上为例,  相似文献   

8.
一、在天文学上的应用把天体运动看成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来源于万有引力,由已知量求天体的质量和密度. 例1 已知绕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星体的轨道半径为r,运行周期为T.(1)中心  相似文献   

9.
万有引力与卫星及天体运动问题是高考的热点之一.卫星、天体的运动涉及的知识较多,有万有引力定律、圆周运动知识、牛顿运动定律.在解答此类问题时,不论是定性分析,还是定量计算,首先要理清思路,要抓住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和星球表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近似等于星球对它的万有引力这一基本关系,将卫星和天体运动当作匀速圆周运动处理;然后再根据题设条件,依据下列等量关系选择等式,加以分析.在分析卫星变轨问题时,要抓住做向心运动和离心运动的条件进行分析,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天体运行问题贴近科技前沿,且蕴含丰富的物理知识,它是万有引力定律、匀速圆周运动、牛顿运动定律及地理知识等的综合,是高考突出学科内及跨学科间综合创新能力考查的命题热点.在中学阶段,天体正常运行的轨道可看作以中心天体为圆心的一个圆周,并把其运动看成是匀速圆周运动,所  相似文献   

11.
在历年高考中万有引力与航天这部分内容经常考查航天器速度大小的比较,这一热点也正是学生们理解的难点。为了使学生理清这类问题的解题规律,笔者将其归纳为三类基本情况进行详细分析。1.不同圆轨道上速度大小的比较(简称“异轨圆周”)当天体在不同轨道上绕同一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速度大小的比较,应利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去求。  相似文献   

12.
解决天体运动问题是万有引力定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应用,除近地卫星外,实际星体的运动轨迹大多为椭圆轨道.在实际问题的处理中由于学生所学数学知识的限制,通常把行星或卫星的轨道近似为圆轨道,计算时认为行星或卫星绕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从而利用学生熟知的圆周运动和动力学知识粗略地认识和分析天体运动知识.常见的天体运动模型有以下...  相似文献   

13.
一、高考对相关知识的考查分析与预测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人造卫星及天体的运动 ,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其形式多以选择、计算题出现 .随着我国空间技术的不断发展 ,神州 3号、4号宇宙飞船相继上天 ,航天技术日益成熟 ,预计在今后的高考中 ,对天体运动的考查题仍将会出现 .1 .天体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匀速圆周运动 ,其向心力由天体间的万有引力提供 .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解题有两条思路 .①在地面附近把万有引力看成物体的重力 .GMmR2 =mg ,主要用于计算涉及重力加速度的问题 ;②当天体转动时 ,有 :GMmr2 =mv2r =mω2 r =m( 2πT…  相似文献   

14.
和地面上的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一样,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产生向心加速度也需要向心力.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由圆周中心的天体的万有引力提供的.  相似文献   

15.
天体运行问题贴近科技前沿,且蕴含丰富的物理知识,它是万有引力定律、匀速圆周运动、牛顿运动定律及地理知识的综合,是新高考突出学科内及跨学科间综合创新能力考查的命题热点.在中学阶段,天体正常运行的轨道可看作以中心天体为圆心的一个圆周,并把其运动看成是匀速圆周运动,所以在复习时建议同学们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16.
一、教材分析1.知识地位 “向心力、向心加速度”是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三册 (选修 )第三章“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的第二节内容 .在这一章中 ,教材的安排是先复习必修课中已讲述过的有关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部分知识 ,介绍了描述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v、ω、T)及其计算式 ;然后讲述了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等有关匀速圆周运动中动力学方向的知识及应用 ,重点说明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的表达式 ,这部分知识可以看作是上一章曲线运动的扩展 ;最后课本介绍了万有引力定律 ,并综合运用万有引力和圆周运动的知…  相似文献   

17.
王秀英 《物理教师》2004,25(1):13-14
1 测量天体质量的方法 测量天体质量的方法有多种,在此介绍三种较为常用的方法. 1.1 动力学质量法 环绕天体绕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环绕天体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设环绕天体的质量为m,环绕半径为r,中心天体的质量为m.则万有引力:G(mm′╱r~2);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天体运动问题成为历年高考的热点问题,运用万有引力定律求解天体运动问题,是每年高考必考的内容.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其进行了归纳整理,发现:学生对天体运动问题比较熟悉的,多为匀速圆周运动模型,不是卫星环绕地球的圆周运动,就是行星环绕太阳的圆周运动.学生容易混淆三个表示"长度"的物理量,它们是天体半径R、轨道半径r和两个天体的距离L,其实这三者,有时严格相等,有时近似相等,有时绝对不等.  相似文献   

19.
万有引力与卫星及天体运动问题是高考的热点之一。卫星、天体的运动涉及的知识较多,有万有引力定律、圆周运动知识、牛顿运动定律。在解答此类问题时,不论是定性分析,还是定量计算,首先要理清思路,要抓住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和星球表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近似等于星球对它的万有引力这一基本关系,将卫星和天体运动当作匀速圆周运动处理;然后再根据题设条件,依据下列等量关系选择等式,加以分析。在分析卫星变轨问题时,要抓住做向心运动和离心运动的条件进行分析,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天体运行问题贴近科技前沿,且蕴含丰富的物理知识,它是万有引力定律、匀速圆周运动、牛顿运动定律及地理知识的综合,是新高考突出学科内及跨学科间综合创新能力考查的命题热点。在中学阶段,天体正常运行的轨道可看作以中心天体为圆心的一个圆周,并把其运动看成是匀速圆周运动,所以在复习时建议同学们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