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不久,我们语文教师以《老人与海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16课)一课为主题,进行了“同课异构”集体教研活动。在教学研讨过程中,我关注到了以下两种现象:  相似文献   

2.
"同课异构"是以内容相同的教学素材为参照,由教师个体、群体在不同的理念、智慧背景下,进行的教学设计和组织。这是近年来较为常见的校本教研活动。在"同课异构"的研究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改善教学行为,并形成对教材、教学对象、教学方法等独立和创造性的见解。"一人同课异构"是在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3.
把握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这是当前职业学校发展的现实要求。作为一种以比较研究为基点的教研模式,"同课异构"在一线的教研活动中已经有较广泛的应用,它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合作交流的平台,为教师寻求自我的专业提升提供了动力因素。文章首先分析现阶段中职基础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其次聚焦中职基础课程,探讨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必要性,并以中职语文教学为例,探讨"同课异构"教研模式在中职基础课程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4.
“同课异构”创新语文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科研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语文教研活动开展"同课异构"活动进行了论述,认为同课异构活动让每一个参与者都有收获、是语文教研活动的一种形式创新,从而促进了教研组的科研氛围,培养了教师的科研意识与能力.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门基础课程,教学非常注重如何提升教学质量、如何提高教学效益,这是教育工作者首要考虑的问题之一。随着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被提出。这是提升教师教学质量一项重要标准之一,自从被提出之后深受教师喜爱。本文分析了小学教学中,如何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融入其中,并且分析该活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所谓‘同课异构’,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相同的授课内容而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与构思。‘同课异构’教学活动是指针对相同的授课内容,采用不同的构思、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设计风格、不同的实施途径,来进行教学实践的一种教学活动。""同课异构"已经成为一般学校教研活动的重要形式,探究"同课异构"的教研价值自然成为我们语文教师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校本研修的核心价值在于以校为本、一校一品,通过从学校实际出发的教研体系建设,实现更具针对性的教研体系构建,帮助教师切实从本校实际情况出发、从学生的真实需求出发参与教研活动.同课异构教研活动能够促使教师更加积极主动地带着本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目的地参与教研,从而解决教师对于同课异构教研缺少正向积极理解、长期处于旁观位置的问题.基于此,文章从高中数学教学对教师提出的新挑战出发,探究了同课异构教研模式在高中数学教研工作中的内在逻辑及现行高中数学教研中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组织开展存在的典型问题,并给出了利用校本研修方式优化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正>刚刚过去的一学期,我们通辽市科左后旗教研室以校本教研协作体(我们把毗邻的3~5所学校定为一个校本教研协作体)为单位,组织举办了10场次校际间的"同课异构"活动,涉及到全旗全部37所小学和14所初中,作课教师108人,参与观课议课教师近800人。活动以数学、蒙语文、汉语、英语四个学科为主,每一节课由参加活动的每个学校安排一名教师作课,课后以学科为单位进行分组讨论:作课教师说课—观课教师议课讨论—教研员总结性点评。这一系列"同课异构"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有效促进我旗教研水平提高,已成为区域教研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前,"同课异构"这种新颖的课堂教研模式已被教师广泛认同和学习,有些教师甚至认为这是一种理想的教研模式。毋庸置疑,这种模式存在诸多优点,但是似乎很少有人思考过这种模式的弊端和问题。笔者所在学校连续举办了七届的同课异构活动,并邀请来自全国各个省市的优秀地理教师参加这项活动。通过这些年的参与和反思,笔者发现了一些问题,现整理如下,供各位同仁共同探讨。一、重教材,轻学情同课异构活动作为当下推崇备至的高效教研活动,决定了其必然会受到众多教师以及专家的关注,于是作  相似文献   

10.
同课异构是近年来我园经常采用的一种教研活动形式,也已成为我园园本教研活动的主流。经过几年的实践,同课异构对我园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以下是笔者对“同课异构”活动的一些思考与感悟,想和各位幼教同仁一起分享与探讨。  相似文献   

11.
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语文学科,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一直都是基础教育工作者的研究热点。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作为提高教师技能素质的一项常见活动,深受广大教师的喜爱,本文提出如何将同课异构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并对其作用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12.
“同课异构”的说法产生于2000年以后。如今在网络上搜索“同课异构”,显示出的词条居然有129万条,搜索“小学语文同课异构”,显示的词条也达40多万条。说明“同课异构”已经成为中小学各科教师研究课堂教学或开展教研活动的常用方法了。中小学各门学科“同课异构”教学设计在教学杂志上比比皆是,正式出版的“同课异构”教师备课参考书也屡见不鲜。其实中小学教师对“同课异构”的研究由来已久,只是以前不叫同课异构,  相似文献   

13.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新理念已被广大教师接受,但对于新课程实践而言,许多教师却感到困惑与迷茫,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技能等越来越受到各级领导及体育工作者的关注。在这种情况下,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在促进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专业化创造性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在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4.
仇振辉 《考试周刊》2014,(85):129-129
<正>一、问题的提出从"同课异构"活动说起,"同课异构"活动是一种高效的教研活动,通过两位或更多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各自独立地备课、上课,然后进行对比研究,可以促进所有活动参与者在教学能力方面有所提高。"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对物理教师的教学能力发展确实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时间和空间等因素的制约,活动很难经常开展。在"同课异构"活动中得到的教研启示如何在日常化的教研中得到实施呢?如在"同课异构"中课堂被摄录下来,可以重复观察,可以研究教师的组织能力、提问能力、板书能力等,那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能否也这样研  相似文献   

15.
"同课异构"是基于课堂教学的一种教研形式,教师自主选择教学资源、教学策略和方法。这种活动形式可以唤醒教师的自主意识,激发教师的内在潜能,寻找最佳的教学思路,展现个性教学风格,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所以"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应长期开展,分三步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16.
钱永 《文教资料》2014,(6):151-153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是一种多层面、全方位的合作、分享、交流、提升的教学研究模式,可以更好地比较不同的教师对统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比较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艺术的魅力.形成教师个人教学的风格。本文从某次教学内容引入同课异构的主题,分析这种教研模式的特点,突出其在校本教研中的重要地位,并对同课异构在新课程中的有效实施进行探索,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1"同课异构"教学意义"同课异构"是教师观课、议课、磨课的良好平台,现在许多地区正推行"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广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切磋教学艺术,反思自身教学获得有益启示,从而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发展。"同课异构"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呈现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同课异构"是避免教学重复失误、总结推广成功经验的有效途径。通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教师可  相似文献   

18.
一课多上的课例研究一直是我校校本教研的主要形式,随着“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的推进,语文教研组根据组内的研究专题,针对教师们在教材处理上存在的共性问题,尝试改变课例形式,采用“同课异构”的研究方法,直面课堂,让教师们进一步明确语文学科该如何提高课堂效率。2010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教研组以四年级《家乡的桥》一课开展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相似文献   

19.
开展同课异构活动是提高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同课异构模式作为一种相对较新的教育教学手段对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结合教学实践,对于同课异构模式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与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研究。  相似文献   

20.
优化语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教师对教材的解读能力要准确,把握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