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辽宁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姜维强 《辽宁体育科技》2003,25(1):46-48,50
采用文献资料法,头脑风暴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辽宁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普通高校的体育课程设置狭窄、模式单一;体育课的授课形式以选项课教学为主;体育课开设的项目主要是竞技运动项目,休闲娱乐项目较少;对体育理论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对学生的评价系统不完善。要改变此现状,就必须从高校体育的指导思想入手,转变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扩大体育课开设领域,建立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符合21世纪辽宁高校体育发展的新型体育课程设置模式。  相似文献   

2.
主要采用调查法和文献研究等方法,对我国部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执行2003年新课程方案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当前,我国普通高等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主要以培养复合型、多能一专复合型、一专多能复合型体育专门人才为主;大部分院系课程设置的总学时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学科与术科的课程门数在增加,学时数呈下降趋势,整个课程朝着多样化、小型化的方向发展;在专业.必修课程的开设中,单科院校注重术科课程的开设;师范类院校的学科课程学时数略高于术科课程学时的比例,综合性院校学科课程略低于术科课程;综合性院校的选修课程门数开设相对其它院校少.  相似文献   

3.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法,比较了我国部分普通高校及体育专业院校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与特点。认为:专业基础课内容交叉、重复;选修课比重偏低;公共课内容陈旧;专业课内容单一;文史课开设不足。据此提出建议:调整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拓宽专业课程设置;体现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与选择性。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分析中美英澳4国的体育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结论显示:1)美、英、澳三国很少有专门的体育院校,一般将体育专业设置在综合院校里。中国体育专业主要设置在专门的体育院校和综合性大学两类中,两种类型互为补充。2)中国在体育专业设置上具有领域更广泛、专业方向更多的特征,但易造成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规格不清楚。而美、英、澳国家的体育专业设置更加具体、细化。3)在培养目标方面,与美、澳相比中国侧重表述培养的人才的"结果",而国外人才培养"结果与过程"并重,对体育教师培养的类型比较具体,突出更强的针对性。4)体育课程设置,与美、英、澳相比,中国较重视思想政治课程。中国健康课程的开设仅限于体育专业,而美、英、澳国家的健康课程设置更加具体,涵盖面较广。5)与美、英两国相比,中国重视专业技术课程,课程设置体现了"一专多能"。6)中、美、澳三国没有特殊教育课程,忽视了儿童和残疾人的体育锻炼需求。而英国专门开设特殊教育课程,对儿童和残疾人体育予以一定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依据英国20余年来学校体育的发展变化,以英国学校体育课程设置及特点为切入点,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对英国学校体育课程设置进行了分析,以期借鉴英国课程改革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为我国今后的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开设残疾人体育课程的必要性及课程设置方式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内容存在脱节现象;普通大中小学校体育教师和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很不平衡.建议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开设残疾人体育课程,课程设置方式可分为基础模式和提高模式.  相似文献   

7.
中美体育博士研究生课程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王斌  马红宇  刘新民  周绍忠 《体育科学》2001,21(3):19-22,10
运用文献检索法、问卷与访谈法。相对于美国体育学科博士生的课程体系,我国体育学科博士生课程体系主要表现为:课程门数与学分较少,学位课程与非学位课程之间的比例太大,课程设置单一,教学形式较为单调,选课主要局限于校内,导师与任课教师基本都在本校聘任。上述情况限制了博士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不利于我国体育学科高层次的人才培养。主要改革对策包括:适当提高博士生的学分与课时;将专业基础课变为学科基础课,以体育学为基础开设课程,大量设置跨学科和新兴学科课程;将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由约9:1调整为2:1;加强课程内容建设;采用讲座、研讨、文献阅读等多种教学形式;提倡跨学科和跨校选课。  相似文献   

8.
目前很多医学院校都开设了英语专业,为了突显其优势及特色,他们都会在课程设置中增加医学英语相关课程。不同学校的课程设置有明显差异,但究竟怎样的课程设置才是最合理最有效的,本文就南京医科大学英语专业医学英语相关课程设置所做的调整进行研究,发现新的课程设置更有利于学生的培养,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和数理分析法,以宁夏地区已经开设野外生存课程的高校为研究对象,对宁夏地区普通高校野外生存课程开设现状进调查研究,发现在课程开设、授课教师、教学场地、课程设置与教学形式方面,不同高校之间都存在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10.
李俊明 《体育文化导刊》2011,(6):106-108,129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山西省开设体育教育专业的本科院校课程设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省各院校培养目标的调整与《课程方案》有差异。各院校在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安排上都存在问题,主要是地方性运动项目开设不理想,各院校缺少具有代表性的课程,并且实践课所占比例较小,选修课时较少。各院校课程设置与基础教育联系不够紧密,没有安排教育见习。建议增加实践课学时,设置各校较有代表性的课程,在课程中安排教育实践等。  相似文献   

11.
王沂  郭延信 《体育学刊》2005,12(1):103-104
研究比较了当前海峡两岸体育课程改革实施中的两份课程件。认为海峡两岸体育课程在课程构架、课程目标、课程路向方面共同体现出我国体育课程发展的新特点。同时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上各具特色,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比较、逻辑推理等方法,对中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英国和德国等10多所高校体育管理专业本科课程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国内高校的培养目标追求全面,但难操作,注重培养理论知识;我国各高校开设的课程内容逐渐丰富,偏向大型化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比例日益合理,选修的比例有所上升;国内学生社会实践时间短且相对集中。以期借鉴国外成功的办学经验,完善我国普通高校体育管理专业的课程方案,为我国体育管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研学旅行作为新鲜事物,目前仍处于一个初期阶段,其内容有待拓展,其发展方式也有待创新。为了研究研学旅行及其所开展课程的基本情况,探讨户外体育课程在研学中应用的可行性。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研究在韶关市研学旅行中开设体育课程的可行性问题,为了进一步丰富我国研学旅行的内容结构,为韶关市的研学旅行课程构建提供理论依据。结论:在韶关市研学旅行课程体系中开设户外体育课程是可行的,且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研学旅行中开设户外体育课程,锲合体育课程改革的趋势,符合体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目前研学旅行中户外课程构建仍然处于初期发展阶段,课程的开设仍面临着重重困难。  相似文献   

14.
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体系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对新中国成立50年的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的建立和发展进行了历史回顾与总结,从理论上探索了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建立的时代背景。对现行的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体系提出了几点思考,以及建立符合21世纪发展趋势的中小学衔接的体育与卫生相结合的课程目标体系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户外运动类课程作为新兴课程,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对体育院校户外运动类课程发展要素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全国14所体育院校都已设置了户外运动类课程,且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体育院校户外运动类课程的发展要素包括课程核心和教学要素两个部分,其选取和确定要满足社会需求、学科发展、学生自身及教学环境的需要;课程共同特征是以户外运动技能为核心,教学内容丰富充实、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教学环境不确定,保证教学安全的特征;沈阳体育学院户外运动类课程的理论框架及结构模型设置比较合理,能够满足户外运动教学的需要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及专家访谈法,对上海体育学院本科课程设置的相关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总体满意度较高,但存在选修课门类少、术科选修课种类少、项目不全、实践环节比重低、应用创新性课程少等问题。建议: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需求,通过广泛调查授课对象、教学资源及就业市场等,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初期中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21世纪初期中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理论进行研究。指出当前中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必修课多,选修课少;公共课、专业基础课比例偏低,专业课比例偏高;学科比例偏低,术科比例偏高;专业知识相对比较薄弱;教师教育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和二元分离的缺陷。提出了通过自学的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法、范例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来培养21世纪初期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我国如火如荼的展开,我国的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也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体育教学已从传统、封闭、单一的教育向开放、多元、综合化的教育转变,体育课程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评价体系等都在进行反思与重建。目前,我国的体育课程改革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快速发展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比,仍显脱节与滞后,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现状不容乐观,因此,本文在分析当前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的基础上探讨体育课程教学改革问题,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了不同级别、不同水平男子赛艇运动员2 000 m测功仪比赛时节奏策略的特点和差别。方法:以2008年、2009年英国室内赛艇锦标赛(比赛用时男子公开级<6min 4 s、男子轻量级<6 min 28 s)、中国国家赛艇队以及福建省赛艇队男子公开级(n=49)与轻量级(n=25)运动员2 000 m测功仪比赛每500 m分段速度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以运动水平和参赛级别作为数据分类的因素,根据分段相对速度比较其节奏策略的异同。结果:不同级别、不同水平男子赛艇运动员在启航节奏上无显著差异(P<0.05);途中划阶段公开级比轻量级相对速度下降更为明显(500~1 000 m:P<0.05;1 000~1 500 m:P<0.01),国家水平(500~1 000 m:P<0.05;1 000~1 500 m:P<0.01)和地区水平(500~1 000 m:P<0.01;1 000~1 500 m:P<0.01)比国际水平相对速度下降更为显著;终点划阶段,除国际水平公开级运动员的相对速度低于1 000~1 500 m段落(-0.75%)外,其余运动员的终点划相对速度均不同程度地高于1 000~1 500 m段落...  相似文献   

20.
中日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阎智力 《体育学刊》2005,12(1):99-102
对中国和日本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中日两国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中日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突出了运动主线和健康主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