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应从学生的主体需求出发,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因此,教师更应充分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把学生不自觉的行为转化为自觉的、稳固的行为方式,自主学习.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会留给教师较多的时间去引导学生、启发学生,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龚斌 《学苑教育》2019,(9):68-68
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自主学习习惯,教师要正确看待高中学生的差异性,在观察和分析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引导、鼓励和督促;不断激发学生探索和求知欲望,强化学生的学习成就感,自觉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课外阅读习惯创造条件,不断增强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3.
初中阶段是初中生行为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素养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习惯的培养是学生的一种自觉的行为,同时也是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一个可执行的教学任务。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会教,还要懂得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素养。  相似文献   

4.
张魁 《甘肃教育》2011,(5):73-73
习惯是非意识行为,也可以说是不自觉的行为,它是人的思想意识、行为动作中经多次重复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固的心理倾向。能有一个好习惯会终身受益,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能够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种内部动力因素。笔者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进行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小学语文教学阶段是起步,是人生学会阅读、写作的奠基时期。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让学生自觉形成语文阅读习惯、语文学习的意识,以促进学生培养正确的学习习惯和养成学习能力为目的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造福学生终生。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教学活动的习惯,在活动中吸取各种有用的信息。养成倾听的习惯、善于表达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与他人合作学习的习惯等;养成大量阅读、及时复习、按时完成并自觉检查作业、勤于动笔等良好课外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素养。  相似文献   

7.
领悟式指导法———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自悟学法。如计算3.14×??+0.25+3.86÷4,初看此题很复杂,但教师如能引导学生弄懂0.25与??等值,“÷4”与“×??”一样,然后提取公因数就很简单了。内化式指导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能自觉运用。如课前预习、听课记笔记、课后复习等学习常规习惯,需要教师坚持不懈地指导,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对学生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时,贵在得法,重在启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迁移式指导法———通过教师“…  相似文献   

8.
<正>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觉的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一、预习的习惯教师如何指导学生预习数学?如果教师就是一句"口头禅":"回家把明天的学习内容预习一遍。"我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中用问题引领学生思考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前提,也是教师完成知识传授的一种教学手段,更是教学目标达成的主要途径。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对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进行调整,确保学生围绕问题进行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活动成为一种自觉思考行为,促进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习惯是非意识行为,是人的不自觉的行为,是人在生活实践中经多次重复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固动力定型,能有一个好习惯终身受益。小学低年级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尤其是语文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具有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就具有了一种内部动力因素,能够调整自己不断地去学习,对今后的人生有很大的帮助的。对年幼的学生来说,外部的引导和强化往往具有更大的作用。课堂教学是习惯养成的主阵地,下面谈一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1.
指导是现代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行为,是与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相适应的教学方式,也是加强学生能力培养的根本措施。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指导行为,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通过启发、促进、引领、指点和辅助,使学生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有效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本文从听课、学习方法、总结归纳知识、形成习惯等方面阐述了语文教师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正林 《成才之路》2010,(14):86-86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认识内化成行为的具体表现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主动参与,即主体参与认识的行为实践不是被强制的、勉强的、被动的,而是自觉的、积极的、主动的。如果学生主动性越明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越大。越表明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因此,我们应创设情景给学生以主动施展才能的平台,促成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所以,我们教师应该精心组织学生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进行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3.
如何在参与性探究的课堂教学中培育"探究文化",让探究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让探究成为师生的自觉行为?结合参与性探究课堂教学案例,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探究意愿,变"接受学习"为"探究学习";引导学生"自编"与"自问",努力让探究精神融入学生的血液;让学生在参与性探究中掌握探究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与习惯,激发探究的兴趣.由此,形成乐于、善于探究的课堂"探究文化",从而让探究学习成为师生的自觉行为.  相似文献   

14.
自动化设置是将教学措施制度化,用程序化控制、管理、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数学高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只要教师能够严格要求,实现预习常态化、阅读自觉化、思考经常化、复习制度化、作业规范化,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将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5.
学生具有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是其有效进行学习的可靠保证,是提升学习效率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显而易见。学生通过有效的预习可以大大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学生自身的学习质量也会得到提高。课前预习既可以约束学生学习的自觉行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能为学生充分准备参与学习所需要的技能,使其能够有效地参与到学习中。基于小学生年龄小,学生理解能力较弱,再加上小学语文教学涉及众多的知识与材料,倘若学生没有提前预习,势必会对语文教师课上所讲的知识不能透彻地理解掌握,大大影响学习效率。所以,必须抓好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有效培养。  相似文献   

16.
在《统计与可能性》教学实践中,教师利用典型课例展开教学引导,学生通过教学情境再现,顺利理清认知构建规律,获得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学生参与实践性学习活动,其学习认知是深刻的、立体的,有利于其自觉学习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是现代课堂教学中应有的理念。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正是把这一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行为的具体实践。实施学案导学,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启迪学生创新思维,应有高质量的学案设计。如何才能设计出高质量的学案呢?  相似文献   

18.
李峰 《陕西教育》2009,(10):25-26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主动参与、主动获取、自主构建、自我发展、自主完善。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学习、主动学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意识、习惯、能力和方法,实现课堂自主学习,体现代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是素质教育活动灵魂。  相似文献   

19.
初中英语教学,是英语教师的教学与学生们学习的互动,教师的教学目标就是使学生们很好的吸收与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因而,在初中英语入门阶段,英语教师的首要任务便是培养学生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培养学生们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使英语学习事半功倍。文章立足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新的语课程标准,新的语教育理念,对语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必将发生新的变化.语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