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释"苴却"     
“直却”是彝语的音译,其舍义为“英雄、义士、死士、勇敢者”而不是“左脚神”或“土地神”。  相似文献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存在功利性的倾向。这种变化有其自身的必然性,与“两课”课程结构和教材设计、教师及教学方式方法、评价方法有密切关系。降低功利性倾向,增强“三进”工作的实效性,关键在于“两课”教育创新,主要是创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创新考核方式。  相似文献   

3.
受哲学中主客体关系思维模式的影响,教育理论对“我”与“身体”、“灵”与“肉”的认识基本上处于二元对立状态,“我”、“灵”优位于“身体”、“肉”,多种思维方式体现在教育理念、管理方式、教育实践活动中,致使教育中的“个体精神”、“无根”、“漂浮”。  相似文献   

4.
战国策派 ,抗战语境中的文化流派。借助“历史形态学”提供的历史观和方法论 ,该派认为 ,西方文化的根本精神是以“地缘国家”为归属 ,“个性焕发”、“国命整合”为基本内容的民族主义。改造中国文化 ,就在于吸收浮士德无限进取的精神 ,呼唤英雄主义 ,改造国民性。笔者提炼了该派学说的基本理念 ,认为其学术性格中对“时代的意义”的强烈关注 ,以及广阔视野的“理想主义”值得学界重视。  相似文献   

5.
"行为"、"活动"与"行动"辨--"行动导向"教学管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近年来,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一步对外开放,国外许多先进的育教学思想和理念被介绍到我。其中,在学习与借鉴德国“双元”职业教育经验、改革我国职业教的过程中,“行动导向”的教学也为我国广大职教领域里教师、管者和研究人员一个“炙手可热”的革话题,一个“倍加推崇”的教学式。是“行为导向”,还是“行动导”,涉及到对德语词Handlungsori-ntierung基本含义的理解。我国从事职业教育研究的专家对这个德语词所指的教学方法和学组织形式,均无异议。这就是: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教采取“咨询、计划、决策、…  相似文献   

6.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思想文化界争论中,胡适提出了“全盘西化”口号,其真正目的是想通过对古老的中国文化进行改造,使之能够真正融入到世界进步潮流中去。不论是“全盘西化”还是“充分现代化”、“充分世界化”,其内涵都是科学化、技术化、民主化。“全盘西化”在用词上存在缺陷和弊端,它被“现代化”所替代是历史的必然,“现代化”已成为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的主题与主旋律。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学中的英雄叙事具有显著的民族特色,大陆建国初期的红色经典和港台的武侠小说都深受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的民族思维特质的影响。本文试图论述这两种类型英雄叙事中人物塑造方面的相通之处及其文化同质同构性,即对人物性格的“锥形化”处理方式,以及这种处理方式所带来的英雄人物性格配置结构格局中的“点阵模式”。  相似文献   

8.
文化大革命中风靡一时的“样板戏”是寄托文革“乌托邦”文艺理想的一种特殊的文艺样式,是文革中被国家文化机构一手扶植起来的一批“样板”文艺作品。这批作品虽然出现在文革时期,但它与17年期间的现代戏剧改革运动有直接的联系,是“戏改”中产生的一批现代戏被修改加工而来的产物。“样板戏”与未被改编的现代戏相比仅仅是理念化、政治化的程度不同,其为政治服务的“工具”属性的本质相同。  相似文献   

9.
作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重要代言人,罗杰斯先生不仅因其“患者中心疗法”开创了心理治疗的新局面,而且他又将这一理念成功地引入教育领域,首倡“个人中心教学思想”,引发了当今教育的重大变革.面对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回顾、整理罗杰斯先生的基本教育主张,挖掘、探求其教育主张背后的思想渊源、哲学理念,其意义应当是不言自明的.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的核心问题是“进学生的头脑”。为了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头脑”的工作落到实处,需要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教学理念、方法和体系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倡导“一个核心”、“三个维度”、“五个方面”、“两种课程”,必将对现有的语文学科教育学的学科目标、课程观、教学观、教学范式提出挑战。实现语文学科教育学现代转型,必须建构新的学科目标、课程观、教学观、课程范式,唯有如此,语文学科教育学才能引领课程改革潮流。  相似文献   

12.
“叶落归根”这一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它影响着早期美国华人对故乡故土的心态。同时早期华人在美国的悲惨境遇,客观上又促使了他们强化这一心理。但在“二战”后,这一传统观念已变得十分淡薄,这里既有政治因素,又有经济因素,还有家庭结构因素等。今天美国华人已有胆略和勇气作为世界公民了。但他们要从“叶落归根”到“落地生根”的转变,还须冲破“唐人街”特殊的樊离,进入美国主流社会,因此必须具备一种新的意识──从政、参政意识。  相似文献   

13.
论炎黄文化"与时俱进"精神的当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论述“与时俱进”这个理念在炎黄文化中的渊源,并从学术上论证弘扬炎黄文化“与时俱进”的理念对把握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梁启超的《饮冰室诗话》作为“诗界革命”的理论总结,在中国古典诗歌解体和现代新诗产生的近代化过程中有着重要地位和独特价值。《饮冰室诗话》提出的“以旧风格含新意境”思想是由《夏威夷游记》倡导的新意境、新语句、古风格兼长的“三长说”主张发展而来,对“诗界革命”的后期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学界对其重要意义尚未充分认识,文章联系“诗界革命”的历史进程,对“新意境”和“旧风格”的内涵以及二者的辩证关系进行了具体探析,以揭示这一重要诗学思想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5.
落实“以德治国”方略,就是要在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的基础上,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建立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关系。而要做到这些,关键问题是要切实抓好教育这一环节,而其基础性工程就是学校德育。“以德治国”方略的提出和实践,为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更好的契机,制定了新的更高的目标。学校德育是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基础性工程;“以德治国”方略是学校德育建设的强大的精神动力;“以德治国”方略对学校德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不能人为地割裂"以人为本"中蕴涵的"人本"与"民本"的内在关系:民本必须以人本为前提,人本又必须以民本为动力和指向,二者辨证统一的必然结论是"人本而民本"。这一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中新文化理念形成的意义是:有助于克服企业发展中的"人文瓶颈",有助于企业的文化转型和"文化生产力"的生成。目前,企业管理要真正做到"人本而民本",就必须及时掌握员工心理动态,构建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和谐文化理念;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形成与企业生死攸关的诚信文化理念。  相似文献   

17.
“先进文化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成部分.是对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先进文化论”继承了文化的人民性理念.更强调文化先进性.强调文化建设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为主要任务,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开发文化的生产力,不断提高综舍国力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我国图书馆界现行“三线典藏制”藏书布局的分析,提出应转变思想观念,确立“藏为用”的思想。充分挖掘“三线基藏书库”文献优势,开展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9.
延安文艺界所开创的文艺创作方向作为建国后的文艺主潮一直延续到“文革”时期。在这一长达近40年的文艺实践过程中,左翼文艺界为了在文学艺术中创造一个“绝对无我”之境,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文化战略目标,追求一种“绝对的纯粹”。从40年代的歌剧《白毛女》到60年代的舞剧《白毛女》,就很好地反映了革命激进文学派别的这种乌托邦冲动,即以“净化”的方式修改一些“具有一定思想基础”,但又有可能模糊政治伦理观念的“复杂性”作品,展开对自我、阶级本质等的想象,以建立一个全新的文艺形态。  相似文献   

20.
在学科框架的层面上,都市文化学的基本结构要素主要有五项:一是“都市”,这是都市文化作为一种特殊文化形态必须依托的“物质奈件”或“社会基础”;二是“都市文化”,在其最高环节上,都市文化即当代国际化大都市特有的文化模式;三是“都市文化生产与消费模式”,这是都市文化在当代世界中的典范形态与集中表现;四是“都市文学艺术”,这是都市文化生产与消费过程最直接、最重要的感性表现形态;五是“都市社会”,这属于“外部研究”,是理论解释、批判现实的自然延展。在方法论上讲,马克思“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为都市文化研究提供一种总体性的方法论。在价值理念上,马克思的“全面发展的个人”理论是研究都市文化最重要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