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周乐 《科教文汇》2008,(33):231-231
墨子提出“非乐论”是音乐史上一次重要论辩,而嵇康提出“声无哀乐论”则对中国音乐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两个观点似乎没有什么关系,但是笔者认为墨子与嵇康在音乐问题的观点上,有着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墨子》是紧接孔子的第二位文化巨人,构建了有别于主流思想的平民化思想体系,他对传统思想破旧立新,积极批判,拙文即通过对墨子思想在生产、空想、专制三大领域的“破“与“立“,来探讨墨子思想的深刻内涵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3.
颜元“利济苍生”的利义观思想,充分反映了他义利并重的功利倾向,是中国古代继墨子和韩非子之后的集大成者,达到了当时的高峰。他主张积极出世,作当时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同时对现代青年形成积极的人才观也仍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颜元“利济苍生”的利义观思想,充分反映了他义利并重的功利倾向,是中国古代继墨子和韩非子之后的集大成者,达到了当时的高峰。他主张积极出世,作当时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同时对现代青年形成积极的人才观也仍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8月16日,当中国奥运健儿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为国争光时,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将世界上首枚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在通信技术领域为中国摘得了一枚金牌。“墨子号”的成功发射,将我国自主研发的量子通讯设备带上了太空,它将产生并发出光量子,与地面信号接收系统实现“针尖对麦芒”式超高精度对接。这意味着一个通信新时代——量子通信时代即将到来。全世界的通信方式,在不久之后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中国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墨子以兼爱为社会伦理思想的核心,认为社会的动荡不安就是因为不能兼爱,反对儒家爱有等差的观点。想用兼爱来消除社会矛盾。殊不知,墨子虽然提到兼爱,谈到贵义,谈到平等爱,但在《墨子》一书中,就有26处提到杀戮和株连等不符合兼爱与仁义的地方。以此为出发点,从新的视角辩证地去了解墨子。  相似文献   

7.
现代科学起源于西方,古希腊的科学传统至今被人称道,然而几乎同时代的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却鲜有人知晓。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墨子创立的墨家学派就因其特有的科学智慧而在诸子百家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作为诸子时代的经典著作之一,《墨子》有其特殊的价值与意义,该书蕴含着丰富的情报思想,通过总结和挖掘其情报思想,对于拓展《墨子》一书的思想理论与先秦军事情报的研究皆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重点对《墨子》的情报观、情报搜集思想、情报分析思想与反情报思想等理论内容进行系统梳理与归纳。[结果/结论]《墨子》情报理论是全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线索,其情报理论虽有不足,但其独特的情报认知丰富和发展了先秦情报思想,对现代情报工作仍有一定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2000多年前,墨子强烈地反对侵略战争,提出了“兼相爱交相利”的原则,认为扩充人类博爱之德,加强在平等基础上的互利与合作可以消解冲突与战争,达到永久和平。在中国古典和平学说中,墨子的这一思想具有很独特的地位,构成了人类历史文化中和平智慧的重要资源。上世纪,特别是本世纪以来,世界战争、民族仇恨与意识形态冲突主导着人类历史的发展。惶惑不宁的人们一直在“均势”、“威慑”等范畴中寻求和设计着“冷战”中的和平。今天,“冷战”的消失不仅使人类世界的  相似文献   

10.
姜天堃 《科教文汇》2009,(4):110-110
“和”与“仁”一样是思想家孔子的思想核心,孔子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学思结合”、“启发教学,循序渐进”、“以身作则”等都体现了“和”这一思想。素质教育在现代教学中提倡以人为本,“和谐课堂”从现代教育方法上更好地诠释了孔子的“和”思想与其诸多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1.
为认识论的普遍性辩护──多元论述与单一“理性”胡国亨作为元文化模式的文化论述墨子刻先生将我的认识论立场界定为一种乐观主义,是完全正确的。但他将我的文化理论等同于他的论述1,从而与他的论述2相对立,则就完全错了。按照墨子刻的分类,其论述1等同于中国思维...  相似文献   

12.
林劲博 《科教文汇》2020,(10):167-168,176
“性善论”可以说是孟子的各个思想中最具特色、最有创新,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个思想。而它自出现以来就成为了争论的焦点,他和荀子的“性恶论”、告子的“自然人性论”等都形成了交锋,而后世对其的研究更是从未停止。本文将会论述的是在各个时期、各个思想流派眼中的“性善论”特点,重在对历代文献、著作、观点的梳理,同时,笔者也想要表达一下自己对孟子“性善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意义上的“思想”呢?归纳起来有以下六种看法。第一“思想”是观念形态或意识形态。比如:“资产阶级思想”,实际上指资产阶级所具有的政治、经济、法律、哲学、宗教、道德等观点和立场。第二:“思想”是理性认识。比如:“政治思想”就是指一种从感性认识提炼凝结出来的关于政治的科学认识。第三:“思想”是某种思想体系。比如:“毛泽东思想”就是指毛泽东的系统的思想理论体系。第四:“思想”是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有意识的主观精神。比如:我们说某人“思想好”,实际是说某人对一些问题的主观态度台乎社会所希望的要求。第五:“思想”是人的精神活动。比如:“思想活动”。第六:“思想”是人的思维能力、思维方式和思维内容的总和。比如:“思想水平”、“思想境界”等。这六种看法都有其合理的一面,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思想”作了解释,但又不全面,没有揭示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意义上的“思想”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14.
莫楠 《科教文汇》2009,(25):221-222
《论语》中的“器”出现的次数不多,却有深刻含义,包含有代表技能技巧和作为“札”的代表的两种意义,后面蕴涵着强调个体性和强调“札”的价值的重要思想。将这两种“器”相比较,可以看出孔子思想中个体性和“礼”的关系及孔子对于个体性的看法:既重视个体发展,同时又应当用“礼”来规范个体性。  相似文献   

15.
“敬”是先民在原始宗教氛围中,直承忧患意识而来的“人的自觉”的表现.“敬”观念在西周时期大抵沿着两条路线发展:一是承袭了殷商以来“敬天”的思想并对其加以改造,但西周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意识形态仍然是宗教;二是出于巩固政权的需要,周人提出了“敬德”的思想,凸显了人的理性价值;同时,“敬”观念与西周的礼乐制度相渗透,共同维护了西周社会秩序与人际交往的和谐.由此,“敬”呈现出宗教、人文、政治三重特性,对后世思想文化的发展尤其是儒家思想的建设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墨子名翟,鲁国人,生于春秋战国之交的动乱年代。他虽在“宗昭公时,尝为大夫”(孙贻让《墨子传略》),但到“昭公末年,司城皇喜专政劫君”(同上)时又身陷囹圄。后居鲁国为工,成了“北方之鄙人”(《吕氏春秋》)。他从这种时贵时贱、时荣时辱的生活里,认清了那些依靠血缘关系“不与其劳,获其实”(《墨子·尚贤》。以下引语凡出此书者不再加注),只知争权夺利“保全其位”的人,都是不学无术的“无故富贵之辈;他们  相似文献   

17.
从“和”文化看“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韬 《今日科苑》2006,(12):88-88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和”文化又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和”思想萌芽于原始先民在实践活动中对自然界的观察和认识。古代先民在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形成了对自然界和谐状态的认识。催生了原始的贵“和”思想。这一思想萌芽经过漫长时期的发展,历夏商至春秋,逐渐完成了从经验形态到理论形态的转化。  相似文献   

18.
“中”是一个重要观念,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所谓“中”,是说凡事应有一个适当的“度”,超过这个“度”,就是“过”;没有达到一定的“度”,就是“不及”。处理事情,要合乎这个标准,就是“执中”。“中”这个概念中国由来已久,是尧舜禹时代就有的思想,经孔子“祖述”过来加以弘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之一。  相似文献   

19.
李春艳 《科教文汇》2009,(22):222-223
“孝”是儒学伦理中重要的内容。孟子第一次提出了“孝”。本文尝试从孟子“孝”思想的积极内容和消极内容方面论述孟子的“孝”思想,并结合现代社会中人们对孝的理解和做法,来谈谈自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发展,“90后”逐渐活跃在人们的视野中。了解“90后”的思想特点并对其正确引导,使其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90后”的概念入手,探析“90后”的思想特点及其成因,并针对“90后”的思想特点,提出引导“90后”的思想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