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     
贾琦 《贵州教育》2011,(3):23-32
写在复习前美国心理学者华尔特·B·科勒斯涅克“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之所以受到普遍认同,乃在于它不仅体现了“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真谛,还突出了语文学科与生活紧密相关的特点。“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内涵是什么呢?首先它表述了我们语文教育观念,即消除学校与生活之间的“厚障壁”将师生从课本世界、  相似文献   

2.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已经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在语文教师看来.语文与生活确实密不可分,“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处处是语文。但很多教师觉得大部分学生对生活视而不见.学语文主要是为了应付考试。尤其让教师头疼的是无论作文题多么贴近生活.无论学生自己的生活多么精彩,他们写作文时仍然搜索枯肠,无话可说。  相似文献   

3.
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开展专题性实践活动,加强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力求让语文学习走进乡土、融入生活。  相似文献   

4.
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读(包括听)是通过语文认识生活和学习怎样生活,写(包括说)是运用语文反映生活。表述见解并服务于生活。美国教育家华特认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相似文献   

5.
美国教育家华特有一句非常经典的概括:“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但我们往往忽视了这一经典的概括,一是就语文学语文,没有拓展我们语文学习的时空,没有意识到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关系,片面强调语文教材的选编,投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结果还是不能事如人愿。二是把语文与生活两者简单地划等号,认为只要有生活就是学语文,只要有活动、有实践,就是学语文,错解了华特的表达,丢掉了“外延”二字,外延相等,不一定内涵也相等。语文就是语文,绝不能把两者完全等同起来。当然,这些错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在所难免的,因为,我们的语文到底是什…  相似文献   

6.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这里的“生活”所指向的便是“人生”。这句话之所以能够成立.或者说被人们广泛认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语文学习即是母语学习。对于任何一个拥有自己民族语言的民族来说,语文教育其实就是母语教育。那么。语文教育应该承担起母语教育的功用.应该承担起“启迪人生”的任务。并进一步指导人生。  相似文献   

7.
记得有位著名的教育理论家曾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源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8.
美国教育家华特说:“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一句话充分显示了语文教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因此,语文课应该是最贴近学生生活、最具有使用价值、最丰富多彩的课。教师运用多媒体可以把生活的“活水”引入课堂,为学生创设语文活动实践的机会.把语文学习延伸到课外,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9.
刘银玲 《考试周刊》2011,(86):38-39
何谓大语文观?大语文教育观实际上是语文的素质教育,教育的生活化。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涅斯克有一句名言:“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它不仅仅靠语文课、局限的语文课本教材来完成语言的任务,而是要与社会、家庭、学生生活等相沟通,不能局限于单一的学习方式.不能局限于课堂。  相似文献   

10.
葛剑 《语文天地》2011,(12):37-37
“语文学习的外延永远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是美国教育家华特·科勒涅斯的名言。新课标也要求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语文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都是很广阔的,语文学习的外延像生活一样广阔,可以说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  相似文献   

11.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是丰富的,是教学的源泉。课堂教学要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认识、学习,激发兴趣,激活情感,从而加强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和体验.语文只有根植于生活的土壤才会枝繁叶茂.鉴于此,语文教学要努力营造“大语文”环境,面向学生广泛的现实生活世界,让语文教学“生活化”。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强调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与“时代的活水”,巧妙地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进到语文学习中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  相似文献   

12.
郑朝家 《广西教育》2005,(1A):55-55
语文与生活同在。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说明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着语文。在教学时,教师应尽可能将语文学习与生活沟通,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并在生活实践中获得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3.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只有根植于生活的土壤才会枝繁叶茂。鉴于此,语文教学要努力营造“大语文”环境,面向学生广泛的现实生活世界,让语文教学“生活化”。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强调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与“时代的活水”,巧妙地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进到语文学习中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  相似文献   

14.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的确,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那么,语文课如何与生活有效对接呢?  相似文献   

15.
大语文教学观认为: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因为“生活的世界就是教育的世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语文课堂应该与生活相呼应.用生活的理念来构建语文教学的大课堂.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一种可行走向。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把语文实践活动与课文学习并列作为教学内容,科学地体现“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大语文教育。这样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活动很快走进我们的教学,“滋兰九畹”,“树蕙百亩”。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脱节一直是语文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力图解决的问题。人们为此作了种种努力,如:“大语文”概念的提出.“贴近生活”的提法.以及“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样似是而非的命题的提及等.可这些努力并没有完全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卢美玉 《广西教育》2004,(7B):43-43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环境的优劣,关系到人类生活质量的高低。而语文教学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语文的外延,是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学与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利用周围的环境进行语文教学,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环境意识的渗透,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而且反过来也增加了语文教学的内涵,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可见,语文的学习与人类的生活是紧密相连的,是不能分割的。离开了生活的语文教学就是无源之水,缺乏活力,教学活动就得不到支撑。因此,我们有必要提出,让语文教育回归生活。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我们“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美国教育家华特也说过“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来自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生活是语文教学的根,只有让语文教学在生活中根深蒂固,才能长成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