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近十年来,瑞典和美国等一些国家的运动生理生化工作者广泛深入地研究了人类骨骼肌纤维中快肌与(忄万)肌的生理生化特征及其与运动训练的关系。我国许多体育科学工作者与教练员都非常关注这方面的动态与进展。现根据我们掌握的文献综述报道如下。历史与现状 Lorenzini(1678)首次报道了兔骨骼肌有不同的色泽,有些较红,有些相对  相似文献   

2.
肌纤维类型的研究是运动生理学近二十年来一项重要进展,给运动选材及运动训练的科学化提供了一项重要生理科学依据。1962年,生理学家伯格斯特隆(Bergstrom)首创活体肌纤维检查术,研制成功肌肉活检外,使几百年来对动物肌纤维类型的研究开始应用于人体的研究,由于实验技术的突破,很快在美国、瑞典、日本等国家开展了对运动训练与肌纤维类型关系的研究,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果,一些优秀教练员,如美国著名游泳教练、生理学博士康西尔曼等把肌纤维类型理论应用到选材及训练中,取得明显效果,因此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美国和西欧的一些运动生理生化学者广泛深入地研究了人类骨骼肌纤维中快肌与慢肌的生理生化特性及其与运动训练的关系,并取得了不少进展。 专项运动员的骨骼肌纤维组成的特征到底是由于运动训练的结果,还是天赋的才能呢?也就是说,骨骼肌纤维的百分组成能够改变吗?为了弄清这一问题,P·D·戈尔尼克(1973年)让6名男子参加了为期5个月的骑自行车的有氧训练。在训  相似文献   

4.
近二十年来随着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的改进,有关人体舰纤维结构形式的研究,又有了长足的发展。不仅涉及到运动训练或石膏固定肌肉后,观察其对肌纤维结构的影响变化,而且对从事不同竞技项目运动员的骨骼肌纤维的结构和机能特性进行专门研究。本文根据不同竞技项目的特点和从事该专项运动员肌纤维组成结构和特征的已有文献资料报导进行综述。 1.一般人(未经训练者)肌纤维的组成特点在讨论不同竞技运动员肌纤维组成特征前,首先应明确正常人肌纤维的组成特点。  相似文献   

5.
有些人很容易发胖,而另一些人却毫不费力地保持苗条身材。据研究,原因可能是这两种人的肌纤维有所不同。骨骼肌中不同类型的肌纤维的相对比例可能是造成过度肥胖的因素之一。 骨骼肌由多种肌纤维组成,是人体的最大组织。其中慢肌纤维(或称红肌纤维)的主要能源,来自脂肪酸,即脂肪成分。由于肌纤维中贮有脂肪,所以慢肌纤维比较能抗疲劳。快肌纤维(或称白肌纤维)的能量主要来自葡萄糖。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优秀运动员股外侧肌肌纤维传导速度与肌纤维类型的关系。这些运动员的肌纤维类型分布有明显差异。其中短跑运动员(男子,12名)快肌纤维平均为69.2%而长跑运动员(男子,7名)则为39.7%。在肌肉做瞬时和持续性等长收缩时,直接测定肌纤维传导速渡。当力量从最大随意收缩2%增大到100%时,短跑运动员肌纤维的传导速度从4.40m/sec增高到4.84m/sec;长跑运动员从3.91m/sec,增高到4.31m/sec。传导速度与快肌纤维百分比的相关系数在各收缩状态下(20%,50%,75%和100%最大随意收缩,分别为0.59,  相似文献   

7.
骨骼肌纤维类型与运动(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光盘检索,查阅了1990年以来中文体育期刊中有关肌纤维类型研究的全部文献资料,并且参阅了80年代以来国内外有关的科研成果。本文对肌纤维类型的研究现状作了较全面的阐述,并且探讨了肌纤维类型研究的一些新动向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查阅了有关运动训练与肌纤维类型研究的文献资料,对肌纤维类型的研究现状以及运动训练对肌纤维类型的影响作了阐述,并提出了一些关于骨骼肌纤维类型转变的问题.旨在为运动训练提供可靠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一、一般人(非锻炼者)的肌纤维组成: 为了进行对比,在讲述运动员的肌纤维组成之前,先讲一下一般人的肌纤维组成。关于一般人的肌纤维组成,通过活组织检查和尸体解剖进行了分析研究。表1:  相似文献   

10.
快慢肌纤维的特点快肌纤维得名正因为它收缩快(30~50次/秒),而慢肌纤维则只有10~15次/秒。快慢肌纤维耐久力和张力不同。慢肌纤维因有氧代谢能力强,故耐久工作能力也强。一般认为慢肌纤维有氧能力强是由下列因素所致: 一.肌红蛋白含量是快肌纤维的2~5倍(Keul等,1972)。慢肌纤维呈红色也是由此造成。二.慢肌纤维线粒体多且大。线粒体中氧化酶的活性也高(Costill等,1976)。这样可以氧化更多的丙酮酸而防止乳酸堆积。三.每根慢肌纤维周围有较多的毛细血管(Baldwin等,1972),由此可以加快氧向肌纤维弥散以及代谢产物的排出速率。4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一种无损测定男青年股外肌肌纤维组成的方法及研制肌纤维组成无损测定仪。由43名受试者取得等长肌力及肌电图等12项指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从上述指标中筛选出与股外肌快肌纤维%(FT%)密切相关的3项指标,从而建立推测肌纤维组成的三元回归方程。以该方程为模型,开发了肌纤维组成测定仪。该仪器所得测试结果与活检结果对比,平均误差为2.84%(SD=2.48%),有较高的精确性。本研究可取代活检方法,用于运动选才。  相似文献   

12.
为了能行之有效地进行游泳训练,使游泳成绩大幅度地提高,除了进行科学的训练等诸多因素外,有必要了解人体的肌肉的组成情况。一、三种肌纤维众所周知,在人体中,每一块肌肉里都掺杂着三种不同的肌纤维。我们把这三种肌纤维分别命名为:FG(白肌纤维);SO(红肌纤...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人体大约有500余块骨骼肌。由于这些肌肉的收缩使关节活动,身体才能得以运动。这些肌肉中的每一块由数个到数百个,甚至上万个细胞(肌纤维)所构成。每块肌肉由几种性质不同的纤维掺杂在一起和互相镶嵌着。人体每块肌肉中肌纤维的分布如何?因运动而引起肌纤维组成的  相似文献   

14.
在组织化学中常用的肌纤维分类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根据 BrooRe 和 Kaiser的提出,在各种不同 PH 溶液中进行预热后,进行 ATP 酶染色。从染色的结果把肌纤维分成Ⅰ、ⅡA、ⅡB、ⅡC 四种。这种方法是,Brooke 和 Kaiser 利用了由于肌纤维类型在预热的过程中,一旦溶液的 PH 值,发生变化,染色的结果就不同的这一性质。在 PH 为10.3、4.6、4.3时,进行预热.用这种方法分类的肌纤维类型有以下的特征:肌纤维Ⅰ型:收缩速度慢.不易疲劳  相似文献   

15.
运动员的骨骼肌该如何适应运 动的反复刺激,很大程度上依赖着肌肉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具体地说,组成肌肉的肌纤维类型对于运动员更好地适应训练计划将产生巨大的影响。这就是为什么有的运动员比其他运动员在短跑中能跑得更快、肌肉更容易得到强化,而在长距离比赛中更容易坚持下来而无疲劳感的原因之一吧。为了给每名运动员设计出最佳的训练方案,作为教练员,了解运动员骨骼肌的复杂性是十分重要的。 一、肌纤维类型 (一)白肌纤维 人体有三种不同的肌纤维类型。收缩时间缓慢并具有强抗疲劳性的肌纤维称为白肌纤维(又称慢  相似文献   

16.
早在三百多年前已发现:动物骨骼肌纤维的颜色有红、白之分,亦称红肌与白肌,近30年国内外学者对肌纤维的分型及各类型的生化特征研究较多,但对肌纤维的组织化学研究则甚少,且根本无图象供观察分析。作为一门形态学科学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缺欠。本文作者用组织化学方法来观察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形态学特征及进行组织化学理论分析。为深化对不同类型肌纤维认识填充理论依据。一、材料与方法实验用成年小白鼠12只,每只体重均在18—20克,不分雌雄。断头杀死,为防止组织自溶以保持原来组织结构,即在小白鼠死后最短时间内取其后腿屈肌1mm~3以下组织块放入5%PVA(聚乙烯醇——一种冰冻保护剂)中,浸30分钟取出投入  相似文献   

17.
骨骼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骼肌是人体运动的动力器官,在人体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组成的肌纤维类型不同,各有其功能及生化特点。近廿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瑞典、丹麦、日、美等一些国家的研究工作者对此作了较多地研究和报导,并与运动训练实际联系起来。于是引起有关人士的广泛重视。现就参阅的部分资料以及微薄之见摘要综述一二,介绍于下,俾供参考。一、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近十余年来,许多研究者先后对一些  相似文献   

18.
肌纤维的组成与肌肉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人的骨骼肌,虽然各自由数百乃至数万个肌纤维组成,但各骨骼肌的内部构成是不一样的,各种不同类型的肌纤维似马赛克状镶嵌而成,因此,骨骼肌很容易适应每日身体活动的需要。骨骼肌的分类,是在研究其组织化学、生物化学以及生理学等诸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的。现在已有人报告,动物和人类的骨骼肌分为慢肌纤维(Slow-twitch  相似文献   

19.
前言 1962年,由于引进了Bergstron的针刺活检法,在健康人身上采取肌肉组织获得成功,加之组织化学染色法的发展和最近十几年有关人体肌纤维型的研究也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不仅对通过体育训练、石膏等固定肌肉给肌纤维带来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还对运动员骨骼肌特点进行了研究,可以说,几乎对所有的运动项目都进行了研究。适合利用针刺活检法取样的被检肌,从上肢到下肢的各种肌肉,以及优秀运动员的肌纤维结构、功能特点,许多研究者相继提出了报告。本文在于把从事各种体育项目运动员的  相似文献   

20.
人体的各种运动,都是通过骨骼肌的收缩来完成。而骨骼肌的收缩能力则与肌纤维类型及其百分组成有关。由于不同个体肌纤维类型的百分组成不同,因而在运动中肌肉的收缩速度、力量、持续时间也就因人而异,使个体表现出不同的运动能力,肌纤维也在训练中产生不同的适应性变化。因此,了解人体肌纤维类型的百分组成和在运动训练中的适应性变化以及对运动的适应机制,对改进运动训练方法,提高运动训练水平和进行科学选材等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人体肌纤维类型及其形态、功能、代谢特征 早在17世纪,有人就发现动物的骨骼肌纤维有些较白,有些较红,而且肌纤维的颜色与运动能力有一定联系,因而将骨骼肌划分为“红肌”和“白肌”。 近年来,随着针刺活检技术的广泛应用和超微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