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2020年COVID-19的全球流行触发全球化发生逆转,各国之间社会经济活动、人员流动、交流与合作深受影响。当今的逆全球化浪潮是20世纪末以来反全球化运动的延续,COVID-19大流行将逆全球化推向历史新高潮。近年学界日渐关注逆全球化时代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变化与对策,已有研究侧重考察留学教育、人才国际流动、人文交流、科技竞争与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本文考察了1980~2020年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研究40年的发展状况,首先简要回顾了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然后基于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联合会官方会刊《高等教育研究与发展》上发表的期刊文章,对这40年来的研究论文进行了系统地分析,旨在说明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研究的变化和发展轨迹。分析表明,2000年以后,研究主题变得更加多元化,包括宏观政策层面的讨论以及微观教学改革方面的探讨;研究来源也更加国际化,从澳大利亚本土研究逐步涵盖了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研究;女性学者发文量多于男性研究人员;在研究方法上以质性研究占主导地位,大多数研究将各种理论概念结合作为文章的分析框架,许多研究没有采用理论工具并且很少研究是基于单一理论的。最后,本文讨论了在COVID-19大流行及以后期间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研究的潜在方向。  相似文献   

3.
国际组织日益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动因,推动其参与高等教育全球治理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不可或缺的举措。近年来,学界对国际组织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研究日益增多,研究从不同视角解读国际组织如何通过高等教育全球治理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作为政府间国际组织中最重要的高等教育全球治理枢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更是引发极大关注。从国际组织高等教育国际化活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高等教育国际化活动、高等教育全球治理三个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相关研究虽取得一定成果,但对高等教育全球治理缺乏全面系统的理论探索,关于国际组织高等教育国际化活动的研究更多基于宏观层面,关于我国如何参与国际组织高等教育国际化活动的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4.
明确高等教育国际化能力的内涵对于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耗散结构为分析框架能很好地解释高等教育国际化能力的内涵。高等教育国际化能力是在院校与国家层面,将国际的、跨文化的、全球的维度整合进本地高等教育实践或本地高等教育实践影响国际高等教育及相互传递、相互作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适应国际高等教育动态发展的动力集合及效率。其实质是保持有序状态的负熵,即物质交换、能量转换、信息传递。  相似文献   

5.
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水平已成为衡量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综合评价一国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水平也成为业界的研究热点。利用熵值法构建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模型,选取《全球竞争力报告》中与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相关的指标,计算各指标的熵值和权重,对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水平进行综合评价。选取与中国国情相似的印度作为研究对象,对模型加以应用。模型不仅弥补了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量化研究的空缺,有助于准确评估一国高等教育水平,同时为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站在建设国际旅游岛角度审视海南高等教育可以发现,优先发展教育尤其是加快发展高等教育是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根本任务之一,需要我们解放思想,大胆作为,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和创新手段,全面构筑服务型、应用型、研究型、外向型高等教育新体系,以适应国际旅游岛建设需要,切实提高海南经济社会发展品质。  相似文献   

7.
为全面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推动以“学”为中心、注重学习过程和结果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设,加强国内外高等教育领域研究者和实践者在相关领域的成果交流与合作,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与“国际比较教育学会”(CIES)、“高等教育专题研究组”(HESIG)合作,于2013年10月27日~28日在清华大学举办了“全球化时代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研究”国际研讨会.与会者探讨了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新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分析了全球化时代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研究的新进展以及相关调查与测验工具的编制与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8.
从2001年至2010年,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与相关省市联合召开了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每届论坛都围绕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围绕国家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改革发展新使命、新要求而展开理论探讨、学术争鸣。每届论坛所形成的理论成果,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实践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汇集了国内高等教育研究的顶级专家学者,吸引了一大批高校领导和研究人员,实现了三支研究力量汇合,不仅扩展了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群众基础,同时也提升了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整体水平。特别是2003年增设的博士生分论坛,既培养扶持了高等教育研究的新生力量,同时也为论坛增添了新鲜的活力。十年来,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声誉不断提升,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峰会。十年来,许多专家学者为论坛的诞生、成长付出了心血和努力,给予了论坛极大的支持。在国际论坛已召开整整十届之际,他们围绕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研讨的主题,总结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的成功经验,结合学习贯彻《教育规划纲要》,畅谈了他们的感受、认识、思考与建议,为探索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提升高等教育研究整体水平,继...  相似文献   

9.
阿特巴赫是高等教育依附论的一个重要代表人物,在分析高等教育依附发展的理论中,他主要以"中心"与"边缘"这一核心关系作为分析国际、国内以及学科领域中的高等教育发展,并以大学模式、语言、国际知识系统、人员流动以及网络技术等基本要素,一并构建了高等教育依附理论的解释框架。在高等教育全球化的背景下,他仍然以此框架为工具,阐明了对于高等教育全球化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从2001年至2010年,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与相关省市联合召开了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每届论坛都围绕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围绕国家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改革发展新使命、新要求而展开理论探讨、学术争鸣。每届论坛所形成的理论成果,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实践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汇集了国内高等教育研究的顶级专家学者,吸引了一大批高校领导和研究人员,实现了三支研究力量汇合,不仅扩展了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群众基础,同时也提升了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整体水平。特别是2003年增设的博士生分论坛,既培养扶持了高等教育研究的新生力量,同时也为论坛增添了新鲜的活力。十年来,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声誉不断提升,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峰会。十年来,许多专家学者为论坛的诞生、成长付出了心血和努力,给予了论坛极大的支持。在国际论坛已召开整整十届之际,他们围绕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研讨的主题,总结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的成功经验,结合学习贯彻《教育规划纲要》,畅谈了他们的感受、认识、思考与建议,为探索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提升高等教育研究整体水平,继...  相似文献   

11.
从2001年至2010年,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与相关省市联合召开了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每届论坛都围绕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围绕国家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改革发展新使命、新要求而展开理论探讨、学术争鸣。每届论坛所形成的理论成果,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实践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汇集了国内高等教育研究的顶级专家学者,吸引了一大批高校领导和研究人员,实现了三支研究力量汇合,不仅扩展了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群众基础,同时也提升了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整体水平。特别是2003年增设的博士生分论坛,既培养扶持了高等教育研究的新生力量,同时也为论坛增添了新鲜的活力。十年来,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声誉不断提升,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峰会。十年来,许多专家学者为论坛的诞生、成长付出了心血和努力,给予了论坛极大的支持。在国际论坛已召开整整十届之际,他们围绕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研讨的主题,总结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的成功经验,结合学习贯彻《教育规划纲要》,畅谈了他们的感受、认识、思考与建议,为探索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提升高等教育研究整体水平,继...  相似文献   

12.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 尹 丽  导师 薛天祥研究方向 高等教育管理答辩时间  1999年 5月本文以我国私立高等教育的历史作为切入点 ,通过追溯195 2年前私立高等教育产生、发展与消失的过程及背景 ;期望通过分析并总结私立高等教育的特点与经验 ,说明民办高校的重要作用。继之 ,以调查研究的方法来考察民办高校的办学现状、社会评价与人们对普通高校转制可行性的看法 ;再从国际比较的角度考察私立高等教育 ,对已有分类标准有机地综合起来 ,将世界私立高等教育划分为成熟私立高等教育与欠成熟私立高等教育 ,并总结两种类型的发展规律与经验…  相似文献   

13.
过去的二十年间,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从产生到发展成就突出。然而未来的二十年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则更为关键。一方面高等教育正面临着世界性的财政危机,另一方面高等教育机构又处于知识社会的中心,加强高等教育研究势在必行。然而,我国高等教育界对于现有国际知识体系的重视尚嫌不足,缺乏交流,与当今社会国际化趋势不尽相符。为尽快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者同国际学术界进行对话、交流,从而谋取更好更快的发展,本文试图对国际高等教育研究的过去、现状及未来做一总览①,通过利用国际视野以展示高等教育研究的复杂图景。一、资料、数…  相似文献   

14.
作为第一批加入博洛尼亚进程的国家,荷兰始终致力于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其中荷兰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协会(Nuffic)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梳理荷兰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的相关内容,发现其在宣传荷兰高等教育、为学生提供留学咨询服务、协助高校开发国际课程、开展学历认证与评估、促进国际人才流动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其经验对于我国在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如何健全第三方机构、宣传与推广本国教育理念,开设国际课程、推动高校教学国际化,健全资助机制,实现人才流动国际化有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海洋强国战略的推进,海洋高等教育问题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文章以中国知网(CNKI)文献为基础,运用内容分析法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细致的归纳、分析与总结,认为目前我国学界在海洋高等教育发展、海洋学科建设、国际海洋高等教育发展与启示等五个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与海洋社会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海洋高等教育研究在深度、广度上都具有较为明显的差距;未来我国海洋高等教育研究需进一步强化国际化发展、多学科融合发展等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作为当今世界形势下使用最广泛的语言,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英语在国际会议上以及一些文化交往中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学好英语是走出国门与国际接轨的关键。我国高等教育中明确规定把英语作为基础课程学习,这样做也有利于我国大学生的发展及就业,有利于年轻一代与国际的对话。本文在研究我国高等英语教学的现状的基础上,对目前的高校英语教学提出相关建议与改革意见,并系统阐述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以更好地提高我国英语教学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评估与评价》(Assessment&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作为唯一被SSCI收录的高等教育评估期刊,具有很大的学术影响力。以该期刊近十年来的载文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软件分析国际高等教育评估的高影响力作者群体、研究热点、知识基础和前沿领域。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研究者的国际影响力逐步扩大;强调学生在评估中的参与度、关注反馈在评估中的地位以及重视教与学微观层面的评估为国际高等教育评估的三大研究热点;学生评教以及评估设计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国际高等教育评估的前沿领域。  相似文献   

18.
从2001年至2010年,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与相关省市联合召开了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每届论坛都围绕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围绕国家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改革发展新使命、新要求而展开理论探讨、学术争鸣。每届论坛所形成的理论成果,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实践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汇集了国内高等教育研究的顶级专家学者,吸引了一大批高校领导和研究人员,实现了三支研究力量汇合,不仅扩展了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群众基础,同时也提升了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整体水平。特别是2003年增设的博士生分论坛,既培养扶持了高等教育研究的新生力量,同时也为论坛增添了新鲜的活力。十年来,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声誉不断提升,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峰会。十年来,许多专家学者为论坛的诞生、成长付出了心血和努力,给予了论坛极大的支持。在国际论坛已召开整整十届之际,他们围绕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研讨的主题,总结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的成功经验,结合学习贯彻《教育规划纲要》,畅谈了他们的感受、认识、思考与建议,为探索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提升高等教育研究整体水平,继...  相似文献   

19.
基于国际期刊《高等教育评估与评价》(AEHE)的文献计量分析发现:高等教育评估的国际研究呈现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倾向、将反馈作为研究重点、探索多样评估方法和技术、重视形成性评估等四个共性特征;澳大利亚研究更为关注高等教育评估设计,英国研究更为关注学生的高等教育学业成就,美国研究更为关注信度和效度问题,中国研究则更为重视学生感知与看法;国际研究可以被划分为教学与学习评估、科研与学术评估、评估信度与效度等三类议题,其中,教学与学习评估、评估信度与效度两个领域将继续作为学界研究的“基本面”,而科研与学术诚信的评估研究将成为新的学术“增长点”。未来我国有关研究要深化实证研究方法的探索,注意议题领域的微观化与聚焦化,更加关注研究的信度和效度,重视数字时代的高等教育评估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20.
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研究人员发表了 题 为《COVID-19ArtificialIntelligenceD iagnosisusingonlyCoughRecordings》(仅使用咳嗽记录进行COVID-19人工智能诊断)的论文,文中发现新冠病毒患者的咳嗽声与健康人不一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