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儿童对纷繁复杂的客观世界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对周围所发生的一切总喜欢问“为什么”,这就是好奇心的具体表现。当儿童头脑里已有的概念同现实世界中遇到的事物和现象发生冲突的时侯,就会产生一连串的“为什么”,而儿童认识的发展就是对“为  相似文献   

2.
居里夫人有一句名言 :“好奇是一品格”。好奇心是学生在认知某一地理事物或对象时 ,所表现的一种心理指向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吸引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注意力是教师常用的方法。一、好奇心的特征(一 )好奇心是优势的心理过程。伯来恩把它描述为 :“本能地去认识的一种简单冲动 ,它支配和维持注意 ,诱发机体去活动 ,以得到对该物体充分的熟悉 ,它驱策学生接近所学内容 ,进行思考、探究”。(二 )好奇心的不稳定性。它比较容易激发。好奇心的关注强度和维持时间的长短 ,与事物的新异性有关 ,但这并不意味着新异性越大 ,学生好奇心维持的时间越长…  相似文献   

3.
“镭的母亲”——居里夫人曾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好奇心,是学者的第一美德.”俄罗斯一位著名心理学家也说过类似的话:“有了好奇心,才有可能发现原先在视野之外的东西.”在科学界,这方面的例子俯拾皆是.  相似文献   

4.
幼儿时期都有一种纯真的好奇心 ,幼教工作者应从鼓励和允许幼儿提问、允许幼儿的“越轨”行为、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使幼儿的好奇心变为兴趣等方面去保护幼儿的好奇心。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种与探究外部事物、寻求知识有关的内在学习动机,好奇心的激发和培养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密切关注。有人认为,“好奇心是每个人都具备的普遍特征”,需要仔细的保护;有些人则认为,好奇心“是少数个体才具有的个性化特征”,需要采用特别的方式培养。文章对好奇心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系统分析,并从“目的”和“对象”两个维度建立好奇心的分类体系。  相似文献   

6.
“知识始于好奇”。许多闻名于世的科学家都是从好奇心步入知识海洋的。牛顿因对苹果落地产生好奇,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瓦特也因对水沸腾的好奇,诱发他刻苦钻研,从而发明了蒸汽机。好奇心是获取知识的先导,是创造的先驱。两岁后的孩子有本能的求知欲望和强烈的好奇心,利用并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抓住时机合理地进行家教是开发幼儿早期智力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家长应注意:  相似文献   

7.
好奇心     
我们的童年大概是在“十万个为什么”里过完的。碰到一切新奇的、感兴趣的事,我们都喜欢用手指着问:“这个是什么呀?”这完全是出于我们的好奇心。  相似文献   

8.
好奇心     
有些人只是在童年有过好奇心,有些人一生都能保持好奇心。质疑、发现、智慧、高尚、惊喜、快乐、烦恼、平庸……这中间的每个词都有可能像影子一样跟在好奇心的后面。请以好奇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相似文献   

9.
好奇心     
我们的童年大概是在“十万个为什么”中度过的。碰到一切新奇的、感兴趣的事都喜欢用手指着奶声奶气地问上一句:“这个是什么呀?”这完全是出于我们的好奇心。  相似文献   

10.
雷辉志 《家长》2014,(8):19-20
在孩子对各种事物都还保持着极大好奇的时候,请好好守护这种“好奇心”,因为,它是引发学习兴趣的主要动力,如果孩子能一直保有好奇心,就能激发他一次次“想要学习”的动机和欲望。  相似文献   

11.
好奇心     
江苏省有些人只是在童年有过好奇心,有些人一生都能保持好奇心。质疑、发现、智慧、高尚、惊喜、快乐、烦恼、平庸……这中间的每个词都有可能像影子一样跟在好奇心的后面。请以好奇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角度白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相似文献   

12.
科学大师爱因斯坦说:“我没有特殊的天赋,我只有强烈的好奇心。”好奇心像是探照灯的光柱,它永远把探索的光芒投向科学的未知领域。一个科学家对自然的好奇心愈强烈,探索的光芒就愈加明亮。一切自然秘密都会暴露在好奇心的巨大视野之内。 科学家的好奇心来自对真理的追求。当这种好奇心同科学的求是精神结合在一起时,就可能导至科  相似文献   

13.
好奇心是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是小学生探求新事物、发现新问题的源泉。但是有很多老师不但不注意保护小学生的好奇心,还会有意无意的压抑小学生好奇心的正确发展与满足。一次,一位老师指导学生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篇文章,学到最后两个自然段时老师提问:“谁还有不懂的地方?”一个女生站起来:“老师,蝌蚪的尾巴怎么会短?后来又变没了?”师:“谁能回答这个问题?”生:“蝌蚪就那样。”生:“蝌蚪就是那样的。”老师对提问的女生说:“你听明白了吗?蝌蚪就那样。”女生:“为什么就是那样呢?”老师显得有些发窘,一时无语。女生:“老师,小蝌蚪…  相似文献   

14.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好奇心是人的天性。“纲要”把“能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放在了科学领域目标的首位。伟大的教育家杜威也说过这样的话:“儿童有调查和探究的本能,探索是儿童的本能冲动,好奇、好问、好探究是儿童与生俱来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正因为有好奇心,才促使人类对浩瀚的世界不断探索,不断发明和创造,好奇心是人类进步的动力和源泉。一个人只有对某件事物产生了好奇心,才会对它感兴趣,然后启动思维,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科学知识的起源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实际生活的需要。二是好奇心的驱使;前者...  相似文献   

16.
幼儿的好奇心如同初生婴儿的吮吸一样是天性使然,然而我们大多数家长都比较重视婴儿的吮吸,而忽视了对幼儿好奇心的满足,如果把吮吸看成是婴儿对生命的渴求,那么好奇心就是幼儿对世界的探索。所以,当孩子到了三四岁经常有许多“为什么”时,  相似文献   

17.
好奇心     
对一座城市抱有好奇心,会是你一生中最非凡的体验。 清晨的时候,当你穿梭在绸缎般雾气里的时候,这好奇心便开始了。露水润着青石板的路,布鞋踩在上面有轻微的声响,是什么在萌动?泡桐花紫色的蕊无声地落下来,绵软得仿佛一捏就会碎,轻柔得一吹便飞散,是怎样的娇羞躲在了里面?摇橹声由远及近,由近及远,“吱呀——吱呀”地穿透了雾,又无声地消失于耳侧,是谁在哼唱?  相似文献   

18.
孩子的好奇心,往往带有探索性。好奇心是智慧的曙光,是兴趣的基础,是聪明的萌芽,父母应该给予理解和保护。好奇心的表现之一是好问,这足什么,那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那样。当孩子提出问题时,父母要耐心地,尽量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给予回答。有的问题,父母也不懂,这时千万不能说:“给你讲你也不懂。”或者说:“以后老师会告诉你。”更不能想当然胡诌。正确的方法是和孩子一起查字典,  相似文献   

19.
幼儿社会退缩与好奇心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了幼儿社会退缩与好奇心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社会退缩幼儿的好奇心明显偏低,并在好奇心总分及其各分量表上的得分与正常儿童相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或极其显著性差异。只有“害羞沉默”与“观察”呈负相关但差异不明显。退缩幼儿因其好奇心偏低而可能存在令人堪忧的发展隐患,需要对他们进行及时的预防和干预。  相似文献   

20.
李亦菲  常娟 《亚太教育》2022,(3):175-177
好奇心是人类探索未知的先决条件,是培养创新人才、推动国家科学创新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然而,我国科普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还不能有效激发和培养未成年人的好奇心。从“好奇心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好奇心的激发和培养”两个方面,对我国教育者心目中未成年人好奇心的理解和培养进行了调查,并对加强我国未成年人好奇心的激发与培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