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记一则     
2001年7月25日晴卢沟桥之所以世界闻名,除了桥栏石柱上刻有485只形态各异的狮子和“燕京八景”之一的“卢沟晓月”外,更重要的是,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开始,它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今天,全国第二届“火炬引导我前进”夏令营的全体营员来到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再一次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馆内有反映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半景画、巨幅浮雕,还有综合展馆和分类展馆等,展示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  相似文献   

2.
资讯直通车     
《辅导员》2006,(12)
卢沟桥上的入队仪式刘毅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57周年纪念日那天,火红的队旗迎风飘扬在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门前。北京市朝阳区武圣庙小学百余名新队员在星星火炬旗帜下庄严地宣读了他们的入队誓言。入队仪式后,新队员们参观了抗战纪念馆、卢沟桥和抗战雕塑园,聆听了革命先烈为新中国的诞生抛头颅洒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史第二届学术研讨会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主办的抗日战争史第二届学术研讨会,于1989年10月17日至20日在卢沟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会议研讨的主要问题有: 一、关于卢沟桥事变卢沟桥事变是本次研讨会的中心议题。与会者着重讨论了以下问题: 1.关于卢沟桥事变的原因及其历史背景。针对日本服部卓四郎等人坚持卢沟桥事件完全是一次突然发生的事件,当时日本方面并不想使事态扩大的观点,与会同志运用大量历史资  相似文献   

4.
8月6日,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欧美同学会留日分会组织留日分会,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上午9时,留日分会一行42人走进庄严、肃穆的纪念馆,在讲解员的引导和讲解下,观看了珍贵的文物、丰富的图片、精巧的动态景观、大量的文件资料,重温了60多年前这一段悲壮的历史。大家深深感到,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惊天动地的伟业,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伟大转折点,是中华民族反对世界法西斯,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的不朽篇章,是一段永远震撼中华儿女心灵的历史。参观之后,留日分会在纪念馆贵宾室又举办了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座谈会…  相似文献   

5.
1937年     
7日7日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郊卢沟桥附近举行挑衅性军事演习,随后,炮轰宛平城,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史称“七七卢沟桥事变”。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国全国性抗战的起点。7日8日中共中央发出《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号召全国军民团结起来,共同抵  相似文献   

6.
70年前,卢沟桥的枪声,揭开了中国人民反击侵略、全国抗战的序幕,中华民族自此血火抗争直至赢得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中华民族的百年衰败沉沦自此开始扭转,古老中国从此走向独立和和自强。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  相似文献   

7.
卢沟桥事变和抗战全面爆发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实现其以武力吞并全中国的侵略计划,突然向位于北平城西南卢沟桥附近的中国驻军发动进攻,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七·七”卢沟桥事变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东方的爆发。中国由此开始了连续八年的全国性抗战。  相似文献   

8.
不朽的丰碑     
中国大地上,屹立着一座座血泪铸成的抗日丰碑。它们揭露了日寇在我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显示了中国军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气壮山河的民族气节。悲壮的“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坐落在北京宛平城内,是中国惟一一座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战历史的综合性纪念馆。纪念馆有  相似文献   

9.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夜,日本侵略军在卢沟桥附近进行军事演习,夜十时左右,日方诡称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并要求撤退中国在宛平的驻军,遭到中国方面的拒绝后,日军竟开枪射击,继而又炮轰卢沟桥和宛平县城,中国驻军高举正义之剑,奋起抗击,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事变发生后,引起了国内外形势的一系列变化。 首先,卢沟桥抗战标志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 中国抗日战争是全国各族人民广泛参加的一次全民族抗战。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虽然已有军民奋起自卫,然而这种斗争只是局部的抗日行动,当时国民党政府顽固地执行着不抵抗政策,“九一八”事变虽然拉开了民族自卫战争的序幕,但抗日战争尚未全面爆发,抗日战争尚在酝酿之中。  相似文献   

10.
抗战初期,通常指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在这期间,国民党军队主要在日军进攻的正面作战,组织了卢沟桥抗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台儿庄战役、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战役,歼敌40余万,在历史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卢沟桥抗战是八年抗日战争第一战。日本侵略者蓄意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于1937年7月7日挑起卢沟桥事件,炮轰宛平城;随后对北平、天津等地的大举进攻,当地中国驻军第29军奋起应战,进行了拼死抵抗,直至7月29日、30日平津相继失陷。这是中国全国性抗战的开始。在疯狂侵略中国华北地区的同时,日军再次对淞沪…  相似文献   

11.
刘江 《老年教育》2010,(8):48-48
卢沟桥位于北京西南15公里处,因横跨卢沟河即今天的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195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在这里制造了“卢沟桥事变”,中国抗日军队在卢沟桥打响了全面抗战第一枪。  相似文献   

12.
《中学历史教学》2003,(3):28-29
“七·七”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向全国发出《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电文指出:“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号召“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建筑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驱逐日寇出中国!”“为保卫国土流  相似文献   

13.
抗日根据地奠定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7年到1945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抗日战争时期,这次战争从7月7日夜,日军在卢沟桥举行军事演习时,炮轰宛平县城,29军英勇抗击开始,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9月2日在投降书上签字为止,经历了8年时间,故称八年抗战.  相似文献   

14.
1934年,在宛平城西门外卢沟桥畔的龙王庙,河北省宛平县立简易师范学校正式成立(以下简称"简师")。1937年,日军在卢沟桥发动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简师"不幸成为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被摧毁的第一所中国学校。学校被迫停办,当时很多学生怀着国恨家仇毅然弃笔从戎,投身抗战。抗战胜利后,1946年,学校迁址,恢复办学。  相似文献   

15.
吴亚文     
《黄河之声(科教创新)》2009,(8):F0002-F0002
吴亚文现为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交流中心创作员、副教授,国家人事部中国人才研究会艺术家学部委员会一级艺术委员,并被资质认证为著名国画艺术家。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员。她的绘画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书画大展赛并荣获金奖、银奖。诸多作品已入编多个画册中并分别被“卢沟桥抗日纪念馆”、“全国人权协会”、“外交部”、“荣宝斋”等收藏。  相似文献   

16.
卢沟桥     
你在人心里幻化一道多姿的长虹,永远照耀灵魂的天空。见过你的,现在格外的亲切,没见过的,在想象里更热烈。从此,把人分开了:一是屈辱的生,一是英勇的活。四亿人心所想的,在你身边发生,不屈的血肉积聚成你永久的名。【导读】卢沟桥在北京西南永定河上,永定河旧称卢沟河,桥因此得名。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炮击宛平县城和卢沟桥,驻守卢沟桥的中国军队奋起抵抗。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狂飙从这里旋起。卢沟桥从此被载入中华民族的史册。《卢沟桥》是对抗战圣地的讴歌。  相似文献   

17.
时事     
《中国教工》2014,(8):14-15
在纪念抗战爆发77周年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 7月7日是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纪念日。上午10时,习近平、俞正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同1000多名各界代表一起参加纪念仪式。习近平在仪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8.
12005年5月19日,日军侵华老兵91岁的本多立太郎跪在“七·七”事变的发生地卢沟桥上,他身旁站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王新华和《我认识的鬼子兵》作者方军。本多立太郎自1986年2月开始在日本各地进行侵华战争谢罪忏悔演讲,至今已有1027次,听众累计18万人次。  相似文献   

19.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邑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词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县城,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开始,也中华可族全面抗战的起点.  相似文献   

20.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毫不退让,奋起抗战.这便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