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对德国世界杯报道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德国世界杯,中国媒体作了全面密集的报道,不少媒体表现出应有的理性。但是,暴露出的问题也不少,如假新闻泛滥、采访中的冲突与违规、主持人激情有余、专业不足等等。这些现象反映了中国的媒体和媒体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欠缺及竞争的无序性。实战强大的记者阵容按照国际足联和世界杯组委会对外公布的数字,韩日世界杯的正式记者为3600人,本届世界杯记者人数却已经上升到5000人之众。德国世界杯32强共有736名球员,平均下来每位球员将被6.8名新闻记者“包围”,新闻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在上届韩日世界杯中,由于中国队首次打进了世界杯,…  相似文献   

2.
德国世界杯足球赛,无疑是2006年最重要的体育赛事,因此成为全球媒体和受众一个特别关注的焦点。尽管中国足球此次无缘世界杯,国内各媒体依然纷纷派遣记者赴前方采访。此举是为了避免各种媒体上赛事信息的高度同质化,获取与众不同的报道内容,而受众关心的也是那些特派记者能带来多少独特的信息。因此,国内媒体如何确保世界杯采访的“实至名归”——即“特派记者”之名与“独特报道”之实就显得非常关键。遗憾的是,从本届世界杯开赛以来的报道来看,“名”与“实”背离的现象表现得颇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沈雷 《新闻记者》2006,(9):16-19
本届德国世界杯,我国大陆地区平面及网络媒体总共获得了60个文字记者和20个摄影记者的正式采访名额。另行分配的电视广播采访证则由唯一购得转播权的中央电视台独享,这一数字较之4年前有中国国家队参加的韩日世界杯有小幅回落。但世界杯期间逗留德国的中国记者总数接近500人,这意味着大部分所谓的“本报特派记者”根本没有真正的采访权,  相似文献   

4.
《新闻前哨》2006,(7):15-15
据近日《广州日报》报道:按照国际足联和世界杯组委会对外公布的数字,采访韩日世界杯的正式记为3600人,而本届人数已经上升到5000人之众。德国世界杯32强共有736名球员,平均每位球员将被6.8名新闻记“包围”。  相似文献   

5.
2006年德国世界杯的硝烟已散去多日,但在被报社特派前往德国采访世界杯的一个多月中那些忙碌紧张的日子仍清晰印在脑海。虽然我此前也曾现场采访过世界杯、奥运会这样的世界大赛,但本届世界杯的采访经历尤其难忘——这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最后一次世界顶级大赛.我在采访中经历的点点滴滴都将为我更好地采访报道北京奥运会积累更多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北京奥运会首次云集了国际奥委会205个成员,因此媒体阵容也空前强大。目前,北京奥运会注册记者人数已达11223人,其中外国记者近一半。据预测,采访本届奥运会的记者人数将超过2.4万人,创历届奥运之最。  相似文献   

7.
《传媒》2008,(9):22-23
奥运赛场,记者的战场。借助媒体的“眼睛”,赛场上的细微变化都逃脱不了人们的视线,而奥运记者的艰辛却鲜为人知。本届奥运会。参加的运动员达10000多人。而记者方面,除21600名注册记者外,非注册记者人数由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4100人猛增到20000名,几乎是4个记者追1个运动员!奥运媒体大战之激烈,从这些数字中就可见分晓。  相似文献   

8.
6月5日,在湖北宜昌市步行街举行的首届宜昌社区节开幕式上,《三峡商报》记者朱云锋从三峡日报传媒集团党组书记罗春娘手中接过了“特派记者南非世界杯采访行动”红旗,并激动地挥舞起来。据悉,朱云锋将是湖北市州媒体越洋采访世界杯的第一人。此次特派记者赴南非世界杯采访,是三峡日报传媒集团展现传媒品牌和综合实力的一次创新之举。朱云锋到南非后从南非世界杯现场发回了大量报道,  相似文献   

9.
世界杯足球赛为期一个月,是国际重大比赛中赛期最长的一项赛事(奥运会等综合运动会的赛期一般不超过16天)。在为期33天的采访中。足球比赛当然是记者采访的重点,但有关媒体的新闻也是我关注的一个焦点。  相似文献   

10.
肖忻  郭晓明 《新闻前哨》2010,(11):106-106
作为专业体育报记者,2010年南非世界杯期间,体育周报社派本文作者赴前线采访。在电视媒体和网络新兴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平面媒体在时效性和信息量方面完全处于劣势,因此如何做出差异化的报道成为这次采访的任务之一。本文将以世界杯报道为例,分析纸质媒体与网络媒体的报道差异。  相似文献   

11.
编者语:举世瞩目的本届世界杯足球赛在法国举行,人们期望更多来自现场的新闻,我国记者跃跃欲试。问题是,国际足联分配给我国的名额极少,处于盆地的四川记者自然无缘赴法采访,深感遗憾。然而,《成都晚报》体育记者周葱,居然冲出盆地,冲至法国,写作成果累累,被人...  相似文献   

12.
凡采访过世界杯足球赛的记者都会认为,这是一个艰苦的旅程。要敢于吃苦,这也许是最明显的感受。回国后,同事见到我的第一个印象是:瘦了、黑了,像是掉了10多斤肉。但在这吃苦中,更多的还有难以忘怀的收获,如业务水平的提高、超越自我的快意,这些是一个体育记者应有的追求。此前,当了10年体育记者的我,除了采访过一些区域性的、单项的运动会,还采访过全运会、冬运会、亚运会、世界大运会、奥运会。而世界杯足球赛还是第一次采访,虽然这是一个单项的体育赛事,但它的规模和影响力仅次于奥运会,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新的考验和挑…  相似文献   

13.
采访过一届足球世界杯、一届东亚运动会和两届全国运动会后,我有幸首次采访亚运会--第15届多哈亚运会.作为一名职业体育记者,最欣慰的莫过于亲临赛事,见证若干年后能为人提及的现场、人和事.  相似文献   

14.
从一些采访实例考察记者的维权行为会发现,被警察扣留、绷又、报道一些特别事件的记者,以及所属媒体,多属于而胃的"市场化媒体".传统的非市场化媒体的记者,因为种种原因,一般较少面临这样的冲突.其实,因为市场竞争方式不同.市场化媒体和非市场化媒体记者不仅是采访方式有所区别,对新闻投人的热情也存在一定差别. 某全国性报纸一名年轻记者亲历过这样一件事.2007年9月,山东某煤矿发生溃水事故,181名工人被困井下,当地紧急展开救援.  相似文献   

15.
赵庆丰 《声屏世界》2010,(11):22-23
2010年10月31日,上海世博会落下帷幕。184天里,上海世博会不仅创下了世博历史参观人数之最,而且成为国内外众多媒体聚焦的热点。据统计,本届世博会累计吸引了18万人次的媒体记者入园采访,其中境外记者达1.3万人次。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一场文化交流的盛会,也是一个媒体展示的舞台。以下两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地方广播媒体是如何借助活动创新世博传播,以及各国媒体如何在世博报道中展示各自的风度和辣度。  相似文献   

16.
对一名记者来说,世界杯真的让人又爱又恨,在韩国的38个日日夜夜既让人体会到足球的无穷魅力,也让人感觉到竞争的残酷。 世界杯难采访,光是32支球队以及那么多的分赛场就会让你找不着北。我们在来世界杯之前,报社以及体育部的领导就多次开会研究,让特派  相似文献   

17.
“狂热世界杯,烽火连整月”,世界杯硝烟散尽,留下的回味之处依然很多。作为一名电视记者,在看球的同时,也从韩国、日本采访世界杯的同行身上看到一些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地方。在每场世界杯比赛结束之后,中央台都会转播记者对比赛双方各一名运动员的即兴采访。中央台购买的是世界杯公用电视信号,那想必采  相似文献   

18.
世界杯足球赛是世界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单项竞技活动。在德国举办的第十八届世界杯足球赛上,32支球队在亿万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技艺,表现自己的民族精神;无数的球迷在场内为自己的球队助威,在场外为胜利狂欢。在全世界球迷激情澎湃的30天里,数千位媒体工作者则在进行着另一场竞赛:新闻大战。对大多数不能到现场的球迷来讲,是各类媒体伴随他们度过了这个狂欢之夏。对媒体来讲,世界杯是一个抢夺受众市场、巩固和拓展生存空间的机会。尽管中国足球队没有去德国,但中国媒体没有放弃这个机会,近百名记者奔赴德国,更多的人在国内为世界杯报道忙碌:纸媒或增加版面或出特刊,广播电视即时转播加评论,第一次合法亮相的网络媒体更是发挥其资金和技术优势,大手笔投入以争夺网民。回顾世界杯报道,让我们在激情过后有更深的思考,思考让我们更加理性、更加成熟。相信在不远的2008年,中国的媒体会奉献给读者一顿更为丰盛的新闻大餐。  相似文献   

19.
周小犊 《青年记者》2006,(14):17-18
2006年德国世界杯,中国媒体作了全面密集的报道,不少媒体表现出应有的理性。但是,暴露出的问题也不少,如假新闻泛滥、采访中的冲突与违规、主持人激情有余、专业不足等等。这些现象反映了中国的媒体和媒体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欠缺及竞争的无序性。  相似文献   

20.
各国记者与众多球迷一样,在世界杯期间度过了无数的不眠之夜,世界杯结束了,但中国记者倒卖媒体票以及制造假新闻这两件事情,却不了了之.这不能不令人遗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