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1 毫秒
1.
一、电视与策划 从我国电视20多年的发展来看,中国电视经历了节目竞争阶段——栏目竞争阶段——频道竞争阶段的历程。目前,中国电视已处于频道竞争阶段,各地观众能够收看到的频道已经增加到30—40个,频道竞争究竟靠什么取胜,是每个电视人不得不思考的现实问题。我们认为其核心是策划。一个频道给人的是一个总体印象,这个总体印象不是某一个栏目或节目可以担当的,它需要总体策划。因此,可以说,电视已经进入了策划时代,办电视离不开策划。 从省级电视台的生存现状来看,目前,各省级电视台大多处于一种内外夹击的境地,一方面…  相似文献   

2.
一个抢占品牌概念的“电视战国时代”正在到来。电视产业竞争态势愈演愈烈,每天有百余套卫星电视节目播出,并有近40套境外频道落地中国境内。在这种形势下,本土传媒正在积极推进频道专业化和传媒集团化,力图在电视频道“同质化”发展的时代率先突围,以“品牌概念”为轴心组织播  相似文献   

3.
一、多频道时代:更多的机会 更少的选择 根据权威部门最新调查,目前我国城市居民家中平均能收看到24套节目,农村家庭平均也能看到7套。电视传媒的竞争已从单纯的节目竞争、栏目竞争发展到频道竞争阶段,入世步伐的加快将会使正值集团化改造的国内电视传媒的白热化竞争推向高潮。那么,频道的增多,节目选择空间的加大,是否意味着观众选择的节目增加以及观众会将自己的时间均匀分配给每一个频道?权威专家作出了明确否定的回答:多频道时代,更多的机会带来的是更少的选择!因为,在总收视时间一定的情况下,观众往往锁定几个能满足其…  相似文献   

4.
如今,电视传播的发展已从“节目”时代、“栏目”时代,发展到“频道”时代。 在此情形下,任何频道要想取得竞争优势,除了在节目上下工夫外,科学、合理地编排节目,是决定其竞争胜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运作的层次与载体不断升级,先后经历了节目建设阶段——栏目建设阶段——频道建设阶段。目前,电视媒体运作的核心载体是频道,随着数字技术的推广和运用,频道资源变得十分丰富,媒体之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在市场份额的争夺战中,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栏目  相似文献   

6.
中国电视业受两股力量的推动和相互作用,正处于一个向纵深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一股力量源自于节目生产的内动力,即中国电视经历了节目与栏目建设阶段、综合频道(台)建设阶段,别无选择地走到了专业频道建设阶段,其标志是从原来以生产为龙头的体制转到了以收视市场为龙头的体制。  相似文献   

7.
论电视频道的组合竞争策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当前,两台合并,频道整合是电视管理操作层最热门的话题。我国电视业的发展从“四级办电视”到现在的有线,无线合并,频道资源从量的扩张逐步向专业化发展的质的转变,两台合并为改变电视频道在同一区域内的无序竞争,重复设置的状况带来了契机,也带来了一个电视台拥有多个频道的现状,如何对各频道进行合理区隔,变竞争关系为互补协作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对电视频道资源的最优化配置,资源最大化利用和优势资源共享提出了现实课题。本文从频道群操作层面出发,探讨在有线,无线合并的背景下电视台频道群组合竞争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频道的自主经营主要体现在节目上,但各频道无不站在自己频道的范围内.按照频道的业务规则组织安排节目,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记者撞车,内容雷同,口径不一的现象,从而陷入名为竞争实为内耗的泥沼。基于此.整合节目资源,加强频道管理是频道专业化后电视资源整合的第一任务。  相似文献   

9.
现代传媒的竞争已经进入品牌经营时代,而电视产业竞争的实质是“内容为王”。一个媒体的地位和影响取决于它有几个品牌频道,而品牌频道需要品牌栏目做支撑和保障,品牌栏目的核心就是品牌节目。竞争之下,打造电视品牌节目至关重要,这就必须强化品牌经营意识,透析新环境下的节目发展趋势,从提高节目质量的核心入手,通过科学有效的市场运营策略,努力构建、强化、创新和维护品牌节目,乃至塑造精品栏目、王牌频道的新形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苗颖 《记者摇篮》2009,(10):53-53
如今,电视传播的发展已从“节目”时代、“栏目”时代,发展到“频道”时代,在此情形下,任何频道要想取得竞争优势,除了在节目上下工夫外,科学、合理地编排节目,是决定其竞争胜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7日7法则" --论电视栏目品牌的打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国数以干计的频道,每天数以干计的节目小时,使电视成为了一个庞大的超级市场,在多种媒体激烈竞争、受众需求日益提高的背景下.中国电视业进入了品牌时代。显然,新的一轮电视竞争正在以品牌为突破口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一、频道品牌化比节目品牌化更具前瞻性 1、理论现实 当今的电视竞争格局下,多频道时代的频道资源已经不再稀缺。频道已经取代节目和栏目而成为电视竞争的基本单元。整体频道的优势要比拥有暂时的名牌节目对于电视观众和广告主更具有吸引力,更容易建立稳固的长久信任关系,产生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张霁虹 《传媒》2005,(7):48-49
伴随着中国新闻事业体制改革和当代中国电视传播观念的阶段性嬗变而出现的电视频道专业化改革,以1999年下半年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等各种以专业化形式命名的电视频道在各级电视台的相继推出为标志,真正从理论探讨阶段过渡到了实际操作阶段,中国电视也逐步告别了短兵相接的"节目时代",进入群雄并起的"频道时代".作为广播电视媒介的上级主管机构,国家广电总局在关于广播电视集团化发展的文件中规定:"无线台与有线台必须合并.有线不设台,主要职能是传输,同时继续保留节目频道,实行频道化管理,逐步实现频道的专业化、对象化",这就为我国的电视频道专业化改革提供了制度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4.
电视资本结构的状态决定了电视资本的营运方式。频道与网络是广电的两大资本,频道的专业化与二次分配的管理模式,使频道拥有相对独立的经营自主权。频道的自主经营主要体现在节目上,但各频道无不站在频道的范围内。按照频道的利益原则组织安排节目,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节目撞车、内容雷同、口径不一的现象,从而陷入名为竞争实为内耗的泥沼。基于此,整合节目资源是实施频道制后电视资源整合的第一任务。  相似文献   

15.
浅谈收视率与建设频道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许多电视台把节目收视率高低作为衡量节目优劣的标准,在电视工作中建立收视率的评价体系。的确,收视率的提高往往意味着电视节目会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和较好的社会效益。但是,在当今众多电视台竞相追逐高收视率的热闹声中,我们应当冷静地思考一下,高收视率是不是能够作为一个电视台、一个频道、一档节目优劣的唯一标准呢?从电视发展的趋势来看,  相似文献   

16.
浅析电视栏目的策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栏目策划兴盛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今天我国的电视事业已呈现出几十个频道争夺信息、传播空间、争夺节目资源,争夺收视率、争夺广告份额的竞争局面。特别是电视集团化、频道专业化,传播分众化的今天,电视同行的竞争不能不让人警醒,那就是必须思考如何全方位策划自己的栏目,树立形象、打造品牌。  相似文献   

17.
时至今日,电视节目日益丰富,电视节目同质化现象又非常严重,中国电视台之间的竞争已经白热化。在这种激烈竞争中,电视台如果仅仅抱着传统的只靠节目内容和形式争取观众,提高市场地位,将很难在电视收视竞争中取得较好成绩。从2005年开始,中国部分电视台从自身的节目资源、频道定位和品牌特色出发,通过对电视受众收视习惯的考察,在节目编排上大力创新,提出并实行了“编播季”的节目编排策略,如中央电视二台(经济频道)、湖南卫视、安徽卫视、重庆电视台等。本文以重庆电视台为研究个案,来看看“编播季”的实行及其特点,以及在电视节目与传统节日结合、频道推广、品牌提升等方面提供的重要经验。  相似文献   

18.
在电视行业中,创新一词经常提到。主要是指节目的创新。这是由节目是构成电视的基本元素的特性所决定的。随着信息事业的发展,电视传媒在与传统和新兴媒体争夺受众市场的同时.自身各频道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在新的形势下.电视宣传管理的工作重点也随之由单个节目向整个频道过渡。做为统筹规划.宏观调控,具体实施宣传管理的职能部门——总编室.则在电视业的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有幸在此部门工作.较多机会的亲身体验.使我对创新在电视宣传管理中的作用认识得更为深刻。  相似文献   

19.
尽管中国电视竞争已经从单一节目的竞争进入频道竞争阶段,但是作为频道竞争力基本组成和支撑的节目却越来越成为各台比拼的重点。特别是当频道作为媒体的渠道资源,面临不再稀缺甚至过剩的窘境时,“内容为王”更成了颠扑不破的真理。由电视剧和品牌栏目相互支撑的频道结构及播出组合将成为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频道内容发展的趋势。自制节目的原创能力对于一个电视台,似乎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如何提高一个电视台的原创能力,已经成为我们管理科学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20.
品牌创造与栏目化操作的基本元素和规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于丹 《声屏世界》2002,(2):15-17
中国电视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内走过了三个阶段,即节目化阶段、栏目化阶段、频道化阶段。电视的栏目化操作是时下一个大的趋势,而栏目化操作其实只是一个中期阶段。大家都在做栏目,可是应该如何去做?如何去突破它?有关栏目操作的规则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探讨的。80年代到90年代初,中国电视运作形态基本上是节目化阶段,还不存在栏目操作的概念,如《望长城》《话说长江》《话说运河》都是节目,不是栏目。节目化操作时期,是以制作人为核心的时期,适合中国电视发展的初级阶段。从节目化阶段逐渐进入到整齐划一,有固定时长播出的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