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运用问卷调查、田间走访、查阅文献资料等方法,对安徽省北部地区农村村落体育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该地区村落体育活动特征,旨在为皖北地区农村村落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结果表明:皖北地区农村村落体育在村民对体育认知程度、体育活动内容、体育活动地点以及体育活动形式方面具有自身的规律与特色;但总体上该地区村落体育发展过程中存在明显不足.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皖北5所高校的体育资源与社区共享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皖北地区高校体育资源较充足但与社区共享不足;体育场馆资源开放分有偿开放和无偿开放两种形式;社区体育则存在场地设施不足,社区体育管理者、指导员缺乏专业的科学管理知识等问题.高校体育资源与社区共享主要受内部、外...  相似文献   

3.
采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皖北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毕业流向及影响因素问题进行分析及探讨,得出相应的结论,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为解决皖北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促进皖北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阜新高校女大学生体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探讨高校女大学生运动能力差的原因。并对高校女大学生体育活动的开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阜新高校女大学生体育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探讨高校女大学生运动能力差的原因,并对高校女大学生体育活动的开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安徽省皖北地区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协会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皖北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协会成员比例不协调,涵盖体育项目少,管理情况不好,经费来源有限,并受到场地、器材等现状的一定制约.(2)皖北地区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协会开展工作情况良好,但是缺少专业指导、训练比赛水平低、重竞技轻理论等现象影响了其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九江市高校女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发现女大学生主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不高,缺乏有效地组织指导及场地设施不足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终身体育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发展学生个性已成为我国高校体育的主要任务之一。然而,通过对呼市地区部分高校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形式和时间、对体育活动项目的选择、体育态度与体育行为及参加体育活动动机的现状调查表明,呼市地区大学生体育活动发展的规模和水平不高,活动人群较少,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仅占调查人数的25%。参加体育活动呈不平衡状态,体育活动尚未成为呼市大学生的闲暇生活内容之一。运动习惯差、缺乏体育知识,说明高校体育教学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皖南地区16所普通高等院校大学生体育社团现状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发现:皖南高校大学生体育社团类型呈现出多样化,数量在不断增加,大学生参与体育社团的动机特征明确,活动方式多元化;但由于管理机制的松散,经费有限,场馆设施供给不足以及体育专业指导教师缺乏,而制约了大学生体育社团的健康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以期促进皖南高校大学生体育社团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对昆明市8所高校女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动机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昆明市高校女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呈多样性、地区差异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1.
对5所高职高专院校共500名女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特征和生活方式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对其参加体育活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高职高专女生在参加体育活动方面整体参与率低,积极性不高,且运动方式单一,参与活动时间较短,占体育人口的比例低,体育锻炼仅仅排在其闲暇生活的第三位。针对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常州市高职教育园区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现状调研发现:多数学生喜欢参与课外活动,其中在参与方式上,采取自我锻炼的居多;各院校课外体育活动组织种类少、规模小,特色项目普及率低;场地器材存在不足。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加强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引导,加强体育生活方式宣传力度,积极实施体育生活化教育,开展多样性的体育活动,及时做到保证和督促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川东北地区部分普通高校学生参与课余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分析得出,学生无空暇时间,学校的体育场地不够用,设施不完善,不感兴趣等都是影响普通高校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增强体质,缓解学习压力,塑造身型是高校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动机。针对这些观点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层抽样调查,采用综合研究的方法,对西安市高校大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体育消费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大学生体育参与意识,个人兴趣,消费意识的特点.旨在为加强我国大学生体育消费,发展以大学生为目标市场的体育产业做一次较为深入的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残疾大学生体育现状、制约残疾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和残疾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价值进行分析,提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展残疾大学生体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昆明市部分高校2010级大学生的余暇体育行为和体育消费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昆明市高校大学生有一定的余暇时间参加体育活动,强身健体、放松身心成为他们参加余暇体育活动的主要动机;制约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是体育活动场所少,休闲娱乐项目单一.建议学校开放体育设施,创造良好的体育健身环境,积极引导和推进大学生健身运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消费观念.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南京市12所高校288名大学生进行"体育现状"的调查,发现南京高校的大学生对健康的概念有正确认识但对自身体质却盲目乐观;喜欢体育活动但由于学习等各方面压力,锻炼的时间较少,锻炼效果不明显;学生对教学改革后的形式和内容还比较满意,男生比较喜欢健身、竞技类的体育项目,女生喜欢休闲、娱乐类的体育项目。  相似文献   

18.
运用身体自尊量表对体育学院大学生身体自尊进行调查,了解其身体自尊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在身体素质因子上得分,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在运动能力因子上得分,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显著高于社会体育专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在运动能力、身体素质及身体价值感因子上得分,总体上高年级大学生显著高于低年级学生。  相似文献   

19.
以安徽省首届大学生体育舞蹈比赛选手为调查对象,对不同选手的竞赛焦虑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男女大学生体育舞蹈运动员要分别采用不同的竞赛焦虑训练方法,并让他们经常性地参加一些大型比赛以锻炼其心理素质等合理化建议,旨在提高大学生的竞技水平,创造更好成绩.  相似文献   

20.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我校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态度、活动形式、活动时间、参加频度、场地器材及所喜爱的运动项目等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为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发提供参考。通过对航海工程学院、船舶工程学院、港口管理学院、海洋旅游学院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对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