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美国的外面看美国时,它就像一个万花筒,色彩缤纷又让人眼花缭乱。 中国前驻纽约大使衔总领事张宏喜的著作《相知纽约》,以自己的亲历,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外交官视角中的中美关系和并不神秘的外交工作。 书中不仅有工作细节,更有很多动人的平常人的情感,在纽约纷繁芜杂的各种表象下,很多理性的脉络依稀可见。该书内容与本刊曾经连载,且被一路叫好的文章《美国白宫新闻发布厅里的故事》和《联合国见闻——揭开安理会的神秘面纱》有异曲同工之妙。该书是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我当大使系列》丛书之一。现节选其中部分章节,与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2.
在美国的外面看美国时,它就像一个万花筒,色彩缤纷又让人眼花缭乱。 中国前驻纽约大使衔总领事张宏喜的著作《相知纽约》,以自己的亲历,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外交官视角中的中美关系和并非神秘的外交工作。 书中不仅有工作细节,更有很多动人的平常人的情感,在纽约纷繁芜杂的各种表象下,很多理性的脉络依稀可见。该书内容与本刊曾经连载,且被一路叫好的《美国白宫新闻发布厅里的故事》和《联合国见闻——揭开安理会的神秘面纱》的文章有异曲同工之妙。该书是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我当大使系列》丛书之一。现节选其中部分章节,与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3.
在美国的外面看美国时,它就像一个万花筒,色彩缤纷又让人眼花缭乱。 中国前驻纽约大使衔总领事张宏喜的著作《相知纽约》,以自己的亲历,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外交官视角中的中美关系和并不神秘的外交工作。书中不仅有工作细节,更有很多动人的平常人的情感,在纽约纷繁芜杂的各种表象下,很多理性的脉络依稀可见。该书内容与本刊曾经连载,且被一路叫好的文章《美国白宫新闻发布厅里的故事》和《联合国见闻——揭开安理会的神秘面纱》有异曲同工之妙。该书是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我当大使系列》丛书之一。现节选其中部分章节,与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4.
在美国的外面看美国时,它就像一个万花筒,色彩缤纷又让人眼花缭乱。 中国前驻纽约大使衔总领事张宏喜的著作《相知纽约》,以自己的亲历,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外交官视角中的中美关系和并不神秘的外交工作。书中不仅有工作细节,更有很多动人的平常人的情感,在纽约纷繁芜杂的各种表象下,很多理性的脉络依稀可见。该书内容与本刊曾经连载,且被一路叫好的文章《美国白宫新闻发布厅里的故事》和《联合国见闻——揭开安理会的神秘面纱》有异曲同工之妙。该书是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我当大使系列》丛书之一。现节选其中部分章节,与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5.
在美国的外面看美国时,它就像一个万花筒,色彩缤纷又让人眼花缭乱。中国前驻纽约大使衔总领事张宏喜的著作《相知纽约》,以自己的亲历,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外交官视角中的中美关系和并不神秘的外交工作。书中不仅有工作细节,更有很多动人的平常人的情感,在纽约纷繁芜杂的各种表象下,很多理性的脉络依稀可见。该书内容与本刊曾经连载且被一路叫好的《美国白宫新闻发布厅里的故事》和《联合国见闻——揭开安理会的神秘面纱》的文章有异曲同工之妙。该书是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我当大使系列》丛书之一。此连载到此结束。  相似文献   

6.
在美国的外面看美国时,它就像一个万花筒,色彩缤纷又让人眼花缭乱。 中国前驻纽约大使衔总领事张宏喜的著作《相知纽约》,以自己的亲历,向读者展现了一名外交官视角中的中美关系和并非神秘的外交工作。 书中不仅有工作细节,更有很多动人的普通人的情感,在纽约纷繁芜杂的各种表象下,很多理性的脉络依稀可见。该书内容与本刊曾经连载,且被一路叫好的《美国白宫新闻发布厅里的故事》和《联合国见闻——揭开安理会的神秘面纱》的文章有异曲同工之妙。该书是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我当大使系列”丛书之一。现节选其中部分章节,与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7.
谭震 《对外大传播》2006,(10):40-41
2004年,本刊就人权问题专访了中国前驻法国大使吴建民,并邀请他作为2004年第4期的封面人物。卸任后的吴建民,出任外交学院院长,国际展览局主席,全国政协新闻发言人。2005年,本刊连载了由吴建民主编的《交流学十四讲》。对此,很多对外传播领域中的资深人士对我们说,《对外大传播》为读者推介这样的好书,意义很大。很多从事对外交往工作的读者也向我们反映说,每期看到此书的连载,都有满足之感,里面讲的内容对于指导实际工作很有帮助。前不久,吴建民与夫人施燕华共同写就的《在法国的外交生涯》,为读者揭去了很多蒙在中国外交上的神秘面纱。得知吴建民又将有新作面世,我们充满着期待。[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洪林 《生态文化》2008,(5):31-31
由韩国庆编著的《林莽风情》,近日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共分十一个篇章,记述了一个区域内的森林演变,历史沿革和人物传奇,集中展现了红石林区及红石国家森林公园的神奇,景的神秘,水的神韵,地的神圣,人的神往。  相似文献   

9.
翻译不同类型的著作应有不同的准则和尺度。除经典著作和官方文件等少数类型的文字外,很多著作译成另一种文字都不单纯是一个翻译问题。由于外国读者和我们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和文字表达习惯,因此,对原著进行编辑加工往往是必不可少的。黄仁宇教授广为人知的著作《万历十五年》最初是用英文写成的,但在该书用中文出版时,他在不少地方作了编辑加工。  相似文献   

10.
很多人都知道美国有个“好莱坞”,印度有个“宝莱坞”。殊不知在遥远的西非,还有一个电影王国“瑙莱坞”。它每年的电影产量超过好莱坞,仅次于乒陵。与拍一部片子动辄投资上亿美元的好莱坞不同,瑙莱坞的电影成本非常低廉。在2010年第82届奥斯卡奖角逐中,他们用简陋的设备拍摄的惜鲁登丝的音乐》,摘得最佳纪录短片桂冠,科幻电影《第九区》夺得最佳影片等4项大奖。安徽小伙子孙广田在这个神秘王国的摄制影片的经历,令人大开眼界!  相似文献   

11.
盖尔费德曼(Gayle Feldman)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曾在欧美及亚洲长期生活。1984-1985年间,费德曼作为英国出版商协会代表赴华进行文化交流,曾在北京和上海地区的不同出版社工作过。之后,费德曼返回美国,定居纽约,在华美协进社承担公共关系及出版事务相关指导工作,并开始为美国《出版商周刊》撰写特稿。1999年,她成为伦敦《书商》周刊的驻纽约记者,每月撰写"纽约来信"。2003年,费德曼出  相似文献   

12.
关于国家形象传播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在对外传播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跨文化传播论坛”余音绕梁,为业界瞩目,为中国软实力建设提供了可贵的借鉴。同时,由研究中心精心策划的《向世界说明中国——赵启正演讲谈话录》、《智慧传播——赵启正论交流艺术》、《当代中国国家形象定位与传播》、《日本韩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与形成》、《危机事件报道案例分析》等图书也颇受业界好评。研究中心的境外涉华舆情研究也在对外宣传工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开办此栏目,就是借助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的研究平台,展示相关成果供读者交流分享。 《关于国家形象传播的思考》一文的作者对国家形象传播的很多思考言之有理,其中对美国和日本的国家形象分析,颇有新意。例如,在最近美国《时代》周刊公布的国家形象调查中,由于美国的国家道德权威和国家信誉受到了空前损害,而导致现如今美国的形象欠佳,但日本的得票率却不低。反观中国,作者在思考之余,也发出了我们在国际上还没有一部像《辛德勒名单》那样的作品的感叹。  相似文献   

13.
李林 《生态文化》2007,(2):49-49
朝鲜族作家朴尚春的散文集《天池魂》,近日由吉林摄影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选编了作者近年来创作的部分散文与随笔。翻开浸满墨香的《天池魂》,那些充满真情实感的语言和曲折宕迭的故事,把读者带入一个纷繁绚烂的生活空间,随着作者细腻而温婉的叙述,让人读来感到一种荡气回肠的心灵震撼和哲学刺激。  相似文献   

14.
李林 《生态文化》2007,(3):27-27
吉林省林业作家刘有志的文学作品集《静静的白桦林》,近日由时代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选编了作者近几年发表过的部分小说《静静的白桦林》、《海角天涯》、《遗恨绵绵》等;散文《红叶又报一年秋》、《柳通深深》等。翻开浸满墨香的《静静的白桦林》,那些充满真情实感的语言,描述着作者如歌如梦的往事,把读者带入一个尘封已久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
美国常青公司,是1984年中国外文局在美国新泽西州注册的一家书刊发行公司。成立之初,主要从事与国内的信息沟通和读者反馈工作。1987年,成立了旧金山分公司,主要做中文图书的分销工作。《对外大传播》了解到,现在常青公司已成为外宣领域一个不可多得的窗口,尤其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有着独特之处,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以及对外传播的一个平台。于是,在美国常青公司总裁徐明强回国述职之际,我们将徐明强先生以及常青公司特约编辑,中国外文局新世界出版社前总编辑周奎杰女士(曾任华语教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长期从事对外汉语教材出版工作,对对外汉语教学有自己独到的看法,本刊曾对其作过一次《追忆似水年华》的专访,她结合生动的实例谈到对外汉语教学在对外传播中的作用与意义,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反响)请到了一起,就汉语教学在美国的真实情况作了一个访谈。  相似文献   

16.
(美)唐文方著五洲传播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版《美国大学生看中国》是美国匹兹堡大学1998年以来在中国暑期考察教学项目的学生文集。该书所收集的短文,都是美国大学生们对中国原汁原味的印象和感悟。很多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小事,  相似文献   

17.
打开窗,一眼就能看到繁忙的世界商都——纽约曼哈顿岛。这是地处美国新泽西州的《北京周报》北美分社的驻地所展现的景象。2005 年6月6日,《北京周报》北美分社在美国成立,办公室坐落在泽西市的哈德逊河畔,与纽约曼哈顿岛仅一河之隔……  相似文献   

18.
日前,现任乌克兰驻华大使尤里·科斯坚科的夫人、著名乌克兰女诗人柳德米拉·斯吉尔达把她的新作诗集《中国的呼吸》寄送给本刊,诗集用俄文和中文编排。女诗人在陌生的国度里,每天都有新的收获并为之赞叹,诗集就是她对中国独特的诗化感悟。感动于女诗人的真挚情义,我们特邀著名诗人、诗论家、浙江大学中文系原主任骆寒超教授撰写了这篇评述文章。我们相信通过《文化交流》,一定会有更多的读者感受到乌克兰人民和中国人民的友谊。  相似文献   

19.
王公山 《文化学刊》2014,(2):161-170
从文学文献的角度来看,《礼记》有其独到的价值,首先,该书保存了大量的人物形象与故事素材,为后世文学再创造提供了历史真实的依据;其次,该书保存了很多上古文学思想、文体范式,为后世文学创作与研究提供了厚实的理论依据与丰富的实践经验;最后,该书所援引的《诗》《书》、古歌谣等资料,为后世文学文献的整理提供了史料真实的依据。质言之,《礼记》有着独到的文学文献价值,值得后人给予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张科 《文化交流》2009,(9):M0001-M0001
2009年8月10日,《亲历中美建交》新书首发式在上海复旦大学光华楼举行。新中国首任驻美国大使、中美建交的亲历者和出色的外交家,93岁高龄的柴泽民到会并讲话(图一)。 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