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辑和学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和不同的职业,传统的编辑“学者化”的实质是:编辑应当成为与其编辑工作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这种结论显然是荒谬的,尽管编辑和编辑工作的存在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真正把它当作一门学问研究还是刚刚开始,它尚属于一个经验性学科,由于这些客观原因的存在,人们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编辑,编辑工作和编辑学的问题也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应赋于传统的编辑“学者化”新的内涵,编辑只能和争取成为编辑学家,文中论述了如何正确处理学者化中的编研关系及赋予新的内涵后的编辑学者化的具体体现,了解某一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编辑工作本身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力求有一定的著述能力。  相似文献   

2.
谈谈学报编辑学者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地说,所有的编辑都应当成为学者,因为不是学者就难以成为好的编辑;特殊地说,学报编辑尤其应当成为学者,因为不是学者就难以成为称职的学报编辑。因此,近年来,不少人在谈论学报编辑学者化的问题。也有人不同意这个提法。他们当中有一部分人说,提出学报编辑学者化本身就意味着不承认学报编辑本来就是学者,这是对学报编辑学术地位的一种贬低。另有一部分人说,提出学报编辑学者化不利于鼓励学报编辑安心“为人作嫁”,有碍学报编辑队伍的稳定。实际上这  相似文献   

3.
要想弄清“学者化”的涵义,首先应该弄清“学者”的问题。“学者”虽然可以与“学问”、“学术”分别划等号,但由于“学问”与“学术”之间存在质和量上的差异,“学问”性学者与“学术”性学者却不能划等号。如果我们承认做“学问”也是“学者”,那么我们就有必要让某些“学问性”学者化一化,使之化成“学术”性学者。在“学术”性学者的基础上,再让某些人化一化,使之成为具有广博知识的“学者”。做编辑的人,应该主动自觉地朝着“学者化”的方向努力,因为这是提高编辑队伍素质与刊物质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简论编辑企业家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传媒编辑将从客体转移到主体位置上,传媒成为编辑的“作品”,成为展示编辑才华的舞台。据此,本作提出“编辑应企业家化”理论。  相似文献   

5.
<正>编辑学者化的话题已经谈论过一些年头了,眼下似乎“余热”未消,仍不时可见有关文章问世。总的来说,赞成的意见占多数,持异议者较少。笔者认为,编辑学者化这一命题的提出,有着种种客观原因和社会背景,也包含促进编辑事业健康发展和提高编辑工作者社会地位的良好愿望,然而认真推敲一番,却不难发现这一命题其实有违倡导者之初衷。 编辑学者化,顾名思义,就是编辑工作者应该成为学者。接下来面临的问题是,编辑工作者应该成为哪一行当的学者?这对科学研究工作者来说是不成问题的。他们从事什么学科专业的研究,目标就是成为这一学科专业的学者。而编辑工作者则不然,他们成为学者有两条道路可走:一是成为编辑学专业的学者,一是成为作为工作对象的各学科专业的学者。不排除有极少数优异者可能一身二任,一般人则只能选择其中之一。不知由于什么原因,“学者化”倡导者回避前者而选择了后者。按照倡导者的设想,编辑工作者成为各学科专业的学者,就可与身为学者的作者平等对话,既有利于提高书刊的学术质量,也有利于提高编辑工作者的社会地位,这当然是大快人心的好事。 遣憾的是这一选择事与愿违,倒让倡导者陷入失误的泥沼。这一选择将编辑工作者的奋斗目标定位于非编辑专业的学者,表面上似乎提高了编辑工作者的?  相似文献   

6.
从"编辑学者化"和"特色栏目"看高校学报"栏目主持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校学报的办刊过程中,“编辑学者化”和特色栏目一直都是编辑所关注、所论争的问题。如果进一步分析这些论争的前提条件,就会发现,目前的学报编辑需要担负学术鉴别与编辑两种主要功能。而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学报编辑很难兼顾这两个方面。如果引入“栏目主持人制”的概念,让有学术特长的教师、专家、学者担负起组稿工作,就可以提升稿件的学术性,而编辑则把重点放在栏目策划、执行规范化和文字加工之类的工作上。这样,高校学报的办刊方式将得到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化”的误区有三:一曰自误;二曰他误;三曰自误加他误。“化”的涵义有三:一是编辑既是编辑学学者,又是他学科学者;二是编辑只有学者素养“量”的加深,而不应是“质”的擅变;三是编辑对此事应享有一定的权威。为人作嫁,自己“已婚”,方可服人。“化”的目标,就总体讲,既非一个“点”,也非一条“线”,而应是一个“圆”。化要因时代而异、因职守而异、因任职资格而异、因人而异。化的目标,实际是从业的起点、功业的标尺、敬业的精神、竟业的理想。表现于“两才”和“两力”,即肚才、口才、眼力、手(笔)力。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80年代期刊界提出“编辑学者化”口号以来,一直存在着编辑应成为“杂家”还是“学者”的争论。其实,成为“杂家”还是“学者”,只是编辑角色多样性中,孰重孰轻的问题,两者并不是矛盾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期刊业的变化要求编辑既是“杂家”,更是“学者”,这才是合格、称职编辑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9.
"编辑学者化"问题是近十年来的热门话题,虽然讨论者众多,却没有取得共识,问题就在于这一提法的模糊性。本文从"编辑"和"学者"两个概念入手,重新思考了"编辑"与"学者化"的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学者化编辑",并探讨了这一命题的内涵、实现途径和讨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学术期刊编辑学者化近年来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共识.而作为学术期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报,编辑是否应该学者化还有待探讨.实际上,高校学报的综合性特征、工作特点以及信息时代编辑的工作特点客观上都要求学报编辑应该编辑化,即实现编辑工作的专业化.  相似文献   

11.
“编辑学者化”在编辑领域广为讨论,讨论都是就编辑应具有的有关专业知识展开的。总体来看,赞成者居多,这一点在学术编辑界反映得尤为突出。不管它算不算编辑学的一个严格命题,却直接涉及编辑主体。只要将编辑工作作一简单分析,就可能这种要求不符合编辑规律。在讨论编辑应不应“学者化”时,将我国科技出版方面常见的“兼职编辑”和“业余编辑”区别看待,将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2.
谈编辑的“补白”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补白”是编辑人员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通过对字的增删、版式设计和其他艺术处理的方式,对版面空白处进行相关处理的过程。“补白”是一种“有深厚化内涵”和“深沉价值含量的化”的创造性劳动。“补白”是一种艺术,是一种化功底,是为学报做“锦上添花”的工作,是对编辑人员职业能力的一种很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编辑学者化”的首倡者为林理明,其被提出的时间为1989年的观点在学界几成定论。经过文献梳理和考辨,我们认为最早撰文提出“编辑学者化”的应是湖北人民出版社的编辑胡光清,他发表的《试论编辑的专业化与学者化》一文,可以看作是对20世纪80年代初老一辈编辑走专家学者之路的较早的经验总结,而最早撰文提出“学报编辑学者化”的是时任《苏州大学学报》编辑的王英志。  相似文献   

14.
编辑的社会角色问题,是编辑社会学和编辑学主体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几年已经引起一大批学者的研讨兴趣。不少文章对学报编辑给出了一系列角色定位,如“文化策划者”、“学者”、“社会活动家”、“导向者”等等,曾得到社会的积极反应。不过,仅仅停留在这一层面上却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从实质上看,这种角色定位,主要体现的是他们对学报编辑的期望与要求,即所谓角色期待,而角色期待只是社会角色三要素之一。结果。人们(包括编辑)对这种定位的认识还很不一致。比如,同是对学报编辑来说,那些与此相反的角色定位,所谓“做嫁衣者”…  相似文献   

15.
谈谈学报编辑学者化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谈谈学报编辑学者化问题杨焕章关键词编辑学,高校学报,编辑,学者化一般地说,所有的编辑都应当成为学者,因为不是学者就难以成为好的编辑;特殊地说,学报编辑尤其应当成为学者,因为不是学者就难以成为称职的学报编辑。因此,近年来,不少人在谈论学报编辑学者化的问...  相似文献   

16.
幸福,是每个人追寻的目标与理想。教师亦希望能过上一种幸福的生活,感受生活的纯美。同时,教师也希望从职业中收获幸福、尊严与快乐。
  一、什么是教师的职业幸福
  有学者认为:“教师的幸福就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基于对幸福的正确认识,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实现自身和谐发展而产生的一种自我满足、自我愉悦的生存状态。”刘次林认为:“对于幸福教育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不是重复而是创造,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黄正平则认为:“教师的幸福就是教师在工作中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的一种教育主体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7.
职业与职业指导概念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归纳国内外学者从社会学和心理学两个角度对职业的定义之后,从职业的主体与客体两个方面重新诠释了职业的内涵,并列举了国内外学者从“选择论”、“服务论”、“过程论”、“发展论”四个角度对职业指导的定义,给出了职业指导概念全面的注释,厘正了职业指导与就业指导两个概念。  相似文献   

18.
编辑的学者化是社会文化的建构的内在要求,是文化产品自身的科学性、价值性和审美性的特.或所决定的,这已为愈来愈多的人们所接受。但是,在编辑学者化的实现途径上却存在着一些重大分歧:有些人认为编辑的学者化本是在另一专业领域里的学者化,仅仅研究编辑学不能实现自身的学者化;另有一些人认为,编辑的学者化只能是在编辑学研究领域里的学者化,否则就不叫编辑学者化。其实,编辑的学者化就是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式改变编辑主体自身内储信息的结构方式,提高其自身内储信息的质。因此,只要编辑主体实现了在任一个研究领域里的实质性的拓展与突破,加深了对客观事物规律性的认识与把握,他就改变了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方式,实现了由杂家向专家的转化,实现了编辑的学者化。  相似文献   

19.
编辑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为了提高学术期刊的质量,在编辑理论界的倡导下,“编辑学者化”逐渐成为一个为编辑出版界所普遍认可和接受的命题。笔者认为,所谓“教育理论期刊编辑的学者化”,也即是要赋予教育理论期刊的编辑以学者的性质。本文仅就教育理论期刊编辑的学者化标准谈几点初步的认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编辑学出发,指出了大学学报编辑与一般报刊杂志的编辑要求有所不同,专业水平要求更高,因而提出了编辑学者化的要求。同时,本文还着重分析了影响大学学报编辑走学者化道路的三个问题,提出了学报编辑走学者化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