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首先,请看某报“经济版”的报道: 一、以企业规模、产品和质量为主要内容: 1、石家庄第四制药厂以高质量筑就名牌; 2、冀东水泥厂第二条日产4000吨水泥生产线建成; 3、“神威”效益又翻番; 4、石家座高能固体蓄电池问世; 5、深州市办王业速度效益同步发展。 二、以企业的厂长经理为主要宣传内容: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宣传的改革中,我们抓了经济版“软”和“硬”两个方面。软的方面,以开发人们的经济思维为主,给企业的厂长、经理们创造了一个开阔眼界的地  相似文献   

3.
党报言论稿供不应求,这几乎是大小报纸都存在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的体会是:只要勤于抠点子,善于动脑筋,言论则越抓越多,越抓质量越高。俗话说“领导带了头,群众有劲头”。据去年至今年4月间的统计数字,荷泽地委书记、荷泽市委书记等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就为我们市报写言论稿达20多篇。主要领导同志一带头,地、市委各部委办局负责同志及一些大、中型企业的党委书记、厂长和经理们,也纷纷拿起笔来,不到一年时间,就为我们市报写言论达60多篇。各级领导带头为党报写言论,引发了广大群众、通讯员以及各界人士写言论的积极性。这使我们的报纸基本上做到期期、版版有言论,并经常是一版有二至三篇言论,受到读者的好评。  相似文献   

4.
科技报道是经济宣传的重要部分。“八五”之际,我区提出了“科技兴新”的战略措施。现实向我们提出了进一步搞好科技报道的重要任务。当前,一些科技报道读者反映,内容比较枯燥,专业性强,与群众距离较远。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是我们办报的任务之一,但假如我们的报道不被社会认可,缺乏读者层,怎么能谈到其宣传、教育的功能呢?根据我一年来的采访实践体会,要克服当前科技报道的这种通病,必须面向社会,立足基层,这是使科技报道贴近群众的努力方向和关键所在。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在思想认识上、采写实践上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一、在题材选择上,既不待慢“阳春白雪”,更要看重“下里巴人”。目前,科技工作有三大层次。第一层次,是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研究、开发及实用技术推广工作,暂称为“下里巴人”,第二层次是高技术研究及其产业的发展;第三层次为基础学科的研究工作。第二、三层次可称为“阳春白雪”。由于这种科技工作的不同层次、不同研究对象及社会接触面的大小,往往决  相似文献   

5.
《五十五名厂长、经理呼吁:请给我们“松绑”》这篇报道的产生,是来自工厂企业的改革呼声,来自省委的重视、支持,它较好地发挥了党报的喉舌作用。 1984年3月21日,省工业系统召开厂长、经理研究会,会议本意是讨论厂长、经理研究会章程,选举研究会领导成员的。但是出席会议的五十五位厂长、经理注意力却不在这里,他们离开了议题,热烈地谈论“松绑”的问题。他们有很多压抑在心头的话要说,提出许多想不通的问题: “为什么国务院1983年颁发的工厂企业厂长经理试行条例没有引起领导重视?”“为什么省府正式下达的企业十条自主权的文件,现在才落实一条半?”“为什么有那么多‘婆婆’管‘媳妇’,这也不能干,那也干不成?”  相似文献   

6.
企业报怎样宣传报道本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这是企业报经常碰到的难题之一。报道吧,企业生产天天搞,月月抓,此时一个夺高产,彼时一个创纪录,没有新名堂,报纸成了反映生产进度、阶段成果的“战报”,失去了企业报的综合功能,群众看了不满意。不报道吧,企业报直接处于厂长(经理)的领导之下,企业的生产经营大事不宣传,领导不满意。究竟怎样宣传报道好本企业的生产经营  相似文献   

7.
1984年3月24日《福建日报》在头版醒目位置刊登了该省55位厂长、经理给省委领导的一封联名信“请给我们‘松绑’”,紧接着到五月底闽报以“松绑”为题组织了一次特色鲜明颇具规模的连续报道。这次连续报道是对“松绑”的一次成功宣传,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问题抓得好。它抓住了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这就是在进一步搞活经济和体制改革中如何解决现行体制对企业束缚过多从而影响生产力发展的问题。(二)有始有终。该报  相似文献   

8.
我说企业报应该姓“企”,主要是因为现在的企业,经过改革,实行了厂长(经理)负责制,厂长(经理)处于企业的中心地位,是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全面负责人。企业报又不同于社会上的报纸,不同于地方党报,它应该紧紧围绕厂长(经理)的经营目标进行宣传报道,很好地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企业在实行党政分开以后,党委的职能发生了很  相似文献   

9.
县市报是离读者、离实际、离生活最近的一张报纸,如何发挥这一优势,不断提高报纸质量,以赢得读者,扩大影响?近两年来,我们在实践中,注意处理好围绕中心与深入基层、为中心工作服务与为群众服务、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三个关系,从而较好地发挥了县市报“三贴近”的优势,赢得了市委、市政府和群众的赞誉,树起了党报的威信.处理围绕中心与深入基层的关系,明确只有深入基层,报纸才能贴近群众,才能更好地引导群众围绕市委的中心开展工作的指导思想.过去,我们的采编人员有个偏见,认为市直各部门和各乡镇的领导对市委的中心工作理解准确,跟得紧,谈得好,因此到农村采访,只是在乡、镇委机关办公室里听汇报、看材料,同书记、镇长谈谈,采访便结束了.写的是农村报道,实际上村组没到过,农民没见着,说起来到工厂里采访,只是同厂长谈谈,车间没进过,工人没见着.这样写出来的报道空话、套话连篇,市委的精神成了贴在文章上的“标签”,读者未知欲知应知的问题没能回答,因此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于是我们狠抓采编人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工作.一是明文规定记者每月有两篇以上的农村报道任务;二是在二版开辟《记者在村组》、《在生产岗位上》等栏目,每周都安排记者到基层  相似文献   

10.
河南石油报     
《河南石油报》是河南油田党委机关报。创刊于1984年元月,经河南省新闻出版局注册批准,报刊登记号为HN3—014。《河南石油报》为四开四版,周三刊。每期发行一万份。 1988年初改版后的《河南石油报》,版面安排打破了过去的传统格局,把原来一、二、三、四版上的新闻稿统归于一、二版。一版为要闻版,二版为综合新闻版,三、四版则依不同层次读者的需要和爱好分类办成  相似文献   

11.
我说企业报应该姓“企”,主要是因为现在的企业,经过改革,实行了厂长(经理)负责制,厂长(经理)处于企业的中心地位,是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全面负责人。企业报又不同于社会上的报纸,不同于地方党报,它应该紧紧围绕厂长(经理)的经营目标进行宣传报道,很好地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企业在实行党政分开以后,党委的职能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厂长(经理)起保证监督作用,应该从具体事务中抽出身来,把主要精力放在抓大事、抓党的自身建设上,把党管好。听说有的企业党委书记,对  相似文献   

12.
眼下,企业报犹如异军突起,各行各业专职、兼职的编辑、记者们都在忙碌着。可以肯定地说,企业报在不同的企业内部起着不可低估的独特作用。但是,有不少企业报的编者们反映:他们那张报纸得不到厂长、经理的支持,有的也得不到书记们的支持。个别的不是经费困难,就是人手不够,有的企业领导甚至认为,企业办什么报纸呀,劳民伤财,根本不予支持。但是,我们经过一段办报实践深深体会到:一张企业报能不能得到群众拥护、领导支持,尽管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最关键的还是看我们办报人员自己能否去努力争取。如果我们的报纸在维护厂长(经理)负责制的同时,围绕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做出成绩,行政领导一定会支持。如果,你办的报纸,能够为群众服务,和群众靠得很近可以替群众讲话,群众也一定会爱看你的报纸。也就是说,要在实践中提高办报人的思想、业务素质,用政绩来树立企业报的威信,以赢得领导及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相似文献   

13.
党报的理论宣传担负着“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重任。但不少地市党报理论版成了报纸的“鸡肋”,读者寥寥无几,宣传的实效也就无从谈起。究其原因,一是理论版平淡无奇,没有亮点;二是理论文章内容“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既缺少高度和深度,又不能贴近群众、贴近实际;三是版面单调、沉闷,难以让读者产生阅读的欲望。  相似文献   

14.
企业报作为企业党委的机关报,必须服务中心。具体到报纸版面上,则应当各有侧重。《河南石油报》一版为要闻版,二版为综合新闻版。如果三版还象原来那样大量报道党、团、工会的活动和企业的经济活动,而很少反映社会生活和人们喜闻乐读的知识介绍、人生交际等内容,势必满足不了读者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努力改变新闻思路,把着眼点放在提高报纸可读性上来。我们的做法有: 1、掌握好“透明度”的度。“透明度”的问题,是编者读者过去议论较多的问  相似文献   

15.
如何办好办活一张企业报,我们从实践中体会到,只有使报纸具备“多功能”,才能受到读者的欢迎。“多功能”,就是把报纸宣传的触角,伸向企业的各个方面,这是办好企业报至关重要的一条。创办合山工人报之初,由于我们思想上认识片面,认为合山工人报是企业报,它的任务就是促进生产,全力为生产服务,它所刊登的新闻、文章、图片都应反映生产。因此当时整张报纸从一版到四版,版版见煤,篇篇讲煤。结果,报纸在全局十几个单位里,很少有人看,甚至有的单位半个多月还没拆包。究其原因,主要是把报纸的“功能”只放在“攻”生产上,未能做到“多功能”,结果事与愿违,使大多数  相似文献   

16.
天津晚报是在天津市委领导下的一张四开四版的报纸,它的主要读者对象是城市居民。它和天津日报有共同的地方,那就是根据党的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认真地、正确地宣传党的各项政策,但是,由于读者对象和日报不完全相同,因此,它必须具有与日报不同的特点,必须根据自己的特点,宣传党的各项政策和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天津晚报一直把自己作为天津日报的补充和助手。我们根据读者的需要,面向城市公社社员、家庭妇女、青年和中小企业的职工,着重报道群众的活动,多写群众的思想,并对城市居  相似文献   

17.
报纸是办给广大读者看的,没有读者,就起不到宣传作用。要想赢得更多的读者,办报人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要围绕可读性做文章。只有讲究可读性,增强吸引力,才能使报纸的质量得到提升。让可读性强的新闻上头版去年,我们把让可读性强的稿子上头版,作为增强报纸可读性的措施之一。一版是报纸的“脸面”。读者看报,往往是先看一版。而一版往往又是报道党委、政府和领导活动的“要闻版”。如果在安排稿件时,不考虑广大读者的需求和可读性,全都安排的是会议报道和领导活动内容,那么读者势必会“一目十行”,这样做其实并没有真正发挥一版的作…  相似文献   

18.
我们这张报纸于1980年创刊。开始,侧重于工作指导,报道企业的活动和工作经验多,反映广大消费者的愿望和要求少。因此,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究竟谁是本报的主要读者对象?通过实践,我们明确提出:以广大消费者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营业员(服务员)和基层经济工作者(商店经理和工厂厂长),通过反映消费者的意见、要求和建议,来为“活跃经济,繁荣市场,促进生产,丰富生活”服务。这样,就使我们这张小报同大报区别开来,不是大报的  相似文献   

19.
《北京日报郊区版》自一九八○年十月出刊至今,已经整整三年了。在三年时间里,由于市委的关怀和领导,市各有关部门、各县区和广大通讯员的支持、协作,报纸的宣传质量逐步提高,发行数量从一万多份上升到二十六万份。从一九八四年起,《北京日报郊区版》就要由周二刊改为周三刊了,借增刊的机会,我们向广大通讯员和读者将《郊区版》做一个简要的介绍。《北京日报郊区版》是一张综合性四开四版的报纸。它以农民为主要读者对象,同时兼顾郊区各  相似文献   

20.
面向群众,贴近生活,是新闻改革的重要方面,也是广大读者对报纸的殷切希望。一前些年,我们报纸的会议报道多,领导活动多;报道人民群众活动少。当时,我们也意识到,长此下去会脱离群众,影响党和群众的关系。中央领导同志对新闻工作的讲话后,我们遵照“多宣传群众”的指导思想,在一版大量报道了各行各业的先进典型人物。二版开设了“凡人小传”专栏。后来,又在一版开辟了“一线职工风采录”,让那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