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第一重点。创造教育至今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根本原因是没有确立民主教育的思想观念。我国最早提倡创造教育和民主教育的教育家陶行知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实践陶行知的民主教育思想,确立民主教育的观念。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创造型人才必将在民主教育的培养下大量涌现。  相似文献   

2.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今天,重温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我们更加认识到它对当前实现创新教育所具有的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从创造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关系,创新的异化现象以及对在创造教育之下实现创新教育之路的探究三方面对创造教育与创新教育进行论述,试图利用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来解决创新教育中的一些难题。  相似文献   

3.
沈旭 《文教资料》2013,(19):82-84
陶行知民主教育、教育平等的思想是其伟大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由于我国教育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对弱势群体的教育发展存在严重的忽视,本研究从陶行知民主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我国弱势群体教育对民主教育的切实需求,以及民主教育对我国现阶段弱势群体教育的意义三方面展开论述,旨在解决我国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推动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4.
在世纪之交,挖掘、研究、借鉴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创造教育必将成为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本从创造教育的必要性、创造教育的目标、创造教育的内容及创造教育的方法途径四个方面全面论述了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5.
实践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培养创造型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创造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陶行知是世界创造教育最早的探索者之一,学习、研究、实践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培养出更多的创造型人才,对当前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21世纪知识经济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失才,都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经过笔者调查研究,并以"钱学森之问"引出:在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的当下,有些地方仍然存在应试教育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面对令人堪忧的教育现状的思考——时代呼唤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并且通过对福安市逸夫小学,以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为指导,以科技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开展创新教育的实例的介绍,阐明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对推动当前创新教育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非常重视普通民众和青少年的政治启蒙教育和参政议政能力训练,并在创办的晓庄学校、工学团、育才学校等推行政治教育、民主教育、民主训练。陶行知的政治教育理念与实践对当前开展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借鉴意义,他的民主教育思想更是对创新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缪津娴 《考试周刊》2015,(8):164-165
陶行知先生在学前教育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为千千万万的孩子日后的教育生活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使当今社会的孩子们能享有幸福、快乐的有意义的教育生活。陶行知先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先生的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体现在三个方面: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创造教育是核心,民主教育是目标。他的教育思想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有重要的学习价值,身为师表应该认真学习、研究和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9.
创造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体系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①是陶行知的教育理想。如果从面向全体(各级各类学校全体受教育者)的角度来理解,今天正在大力倡导的创新教育与半个多世纪前陶先生主张的创造教育之间是相通的。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落实创新教育应当有四个必要条件:教育民主是前提,生活教育是途径,因材施教是要法,教师素质是关键,现将四点启示分述于下。一、教育民主是创新教育的前提陶行知当年提倡并实践创造教育,是因为他已经认识到“现在的世界…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创造教育的开创者。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在我国当今教育改革与发展中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重要的指导意义。借鉴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渗透到平时的教育活动中,将会全面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创造教育的开创者.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在我国当今教育改革与发展中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重要的指导意义.借鉴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渗透到平时的教育活动中,将会全面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2.
教师是培养创新人才、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学习实践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不仅有利于教师自身创新素质的提高,更有利于教师培养和开启学生的创造潜能。我校以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为指引,通过强化教师内涵、提升教师实力、拓展发展空间、激发教师智慧等创新研究途径,提高教师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了一批创新型教师。  相似文献   

13.
半个世纪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响亮地提出了创造教育的主张,并付诸于实践,成为我国近、现代创造教育的倡导者、开辟者、先行者。所谓创造教育,就是根据创造学的有关原理,运用一套科学的艺术的创造性教学方法,启迪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能力,塑造学生的创造人格和个性,造就大批创造型人才的新型教育。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育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教育要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教师要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创造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创造一个民主而科学的社会。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理论是彻…  相似文献   

14.
陶行知崇尚创造精神,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创造教育思想。追寻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深刻理解创造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具体方法和原则等,对我国目前创造教育的实践有很大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纪念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建校暨生活教育运动80周年,2007年3月14日,由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和南京晓庄学院联合主办了"陶行知与当代教育"高层论坛,来自国内14个省市以及新加坡的陶研学者共80余人,就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及其当代价值、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及其对新农村建设的启示、陶行知的民主教育思想、教育创新思想、教育管理思想以及陶行知的信仰诸问题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和探讨,学者们一致认为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对当前的教育改革有着重大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林峰 《文教资料》2008,(26):102-104
陶行知是我国创造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开拓者和先行者,创造教育思想是其教育理论体系的精髓之一.陶行知认为,创造教育就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教育,创造性人才就是真善美的活人.创造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的,创造教育就是要培养行思结合、手脑相长、富有创造力的一代新人.在大力开展创新教育的今天,重温陶行知先生博大精深的创造教育思想,对于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创新素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借鉴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实施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行知先生在创造教育方面,作了十分可贵的实践与探索,提出了精深独到的创造教育思想。他关于创造教育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崇尚创造的精神和献身教育的精神:实施素质教育的精神动力陶行知先生是毕生崇尚创造,毕生创造不辍的教育家。他认为,创造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活力,是一个民族文化中的精髓。所以,创造教育就是培养民族活力的教育,是培养学生“独出心裁”能力的教育。他从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所说“恶是枯干”的话,引申出他对于创造教育的独到见解。他说:“汗…  相似文献   

18.
正民主教育思想是陶行知教育思想极其的重要的思想,也是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陶行知去世后,我们党和人民群众为他举行了盛大的送葬仪式。在送葬队伍前列,高举着两面大旗,其中的一面旗上就写有"民主之魂"四个大字。这是党和人民对陶行知最准确的高度评价。他一贯倡导民主,提倡民主教育。尤为到了晚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则大力提倡民主,崇尚、追求、捍卫民主,并自觉地把民主精神贯彻到教育运动和学校  相似文献   

19.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试验是教育创新的必由之路。本文对陶行知先生关于教育的实验研究思想、理论与方法及其教育创新理论进行初步探讨,对当今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最后探讨了解决中国教育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先生认为,试验是教育创新的必由之路。对陶行知先生关于教育的实验研究思想、理论与方法及其教育创新理论进行了初步研究,针对当今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最后探讨了中国教育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