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夕照》是“九义”小学语文教材第九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通过对夕阳西下景象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在观察夕照时的独特感受。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边读边想,充分发挥想像力,在脑海里形成画面;体会作者抒发的美好情感;注意作者在观察景物上、表达顺序上和用词造句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一、说教材 :夕照》是人教版小语教材第九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它通过对夕阳西下景象的描写 ,表现了作者对夕照独特的观察和感悟。本单元的训练目标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 ,边读边想 ,在脑海里形成画面 ;体会作者抒发的美好情感 ;注意在观察景物、表达顺序和用词造句上的特点 ;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习本课之前 ,学生已从《海上日出》一文的学习中 ,了解了有关的要求。(一)针对课文特点 ,在第一课时初步疏通课文 ,了解全文基本内容的基础上 ,结合五年级学生的一般水平和新课标要求 ,我把本课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 有感情地朗…  相似文献   

3.
第一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上一节我们学习了巴金爷爷写的《海上日出》,能再背下来吗?请几位同学有感情地接背课文。过渡:海上日出的景象堪称伟大的奇观,屋外夕照的景致更是如诗如画。二、展示资料,创设情境1.请同学们将前几天黄昏时分观察到的夕阳西下时的景象说给大家听。2.讨论交流时注意说清楚:夕照的地点和周围景致的变化。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自由读课文,了解作者所描写的夕照景色与自己观察到的夕阳有什么不同。相机板书:橘黄色———泛出微红———红色变深———渐渐变红,变红———如火(杨树的树梢上)…  相似文献   

4.
周长阔 《山东教育》2005,(19):62-63
《夕照》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了夕阳西下的整个过程,表达作者对夕照热爱、赞美的情感。感受迷人的日常景象是教育的重点。理解最后两段中关键句子的含义是教学的难点。如何突破重点难点呢?  相似文献   

5.
《夕照》是人教版第九册第一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描写了夕阳西下的整个过程,表达了作者对夕照的热爱、赞美之情。  相似文献   

6.
设计理念:《夕照》是人教版第九册第一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描写了夕阳西下的整个过程,表达了作者对夕照热爱、赞美的情感。  相似文献   

7.
设计理念: 《夕照》是人教版第九册第一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描写了夕阳西下的整个过程,表达了作者对夕照热爱、赞美的情感。  相似文献   

8.
《夕照》是修订后六年制小语教材人教版第九册新增的一篇讲读课文。在教学本文的过程中 ,可以通过分层读书 ,层层深入 ,感受夕照的奇丽景象 ,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陶冶学生的爱美情趣。一、观察夕照 ,自主预习 ,在预习中感受美课前 ,让学生通过观察夕照 ,亲身感受夕照景象的奇丽 ,还可以按照预习提示读读书 ,为学习课文做好准备。开课时 ,可以请学生互相交流观察到的夕照的景象 ,也可以介绍一下做了哪些预习工作。〔这样设计 ,将学生的生活与课堂紧密相连 ,引导学生在预习中就开始感悟夕照的美景 ,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突出了语文教学的开…  相似文献   

9.
《夕照》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了夕阳西下的整个过程,表达作者对夕照热爱、赞美的情感。感受迷人的日落景象是教学的重点,理解最后两段中关键句子的含义是教学的难点。如何突破重点难点呢?一、自主读书,合作交流,明确重难点体现夕照迷人景观,重点在于三个连续的画面,即“夕阳下的房顶”“夕阳映着钻天杨”“夕阳如火将黑暗照亮”。初读课文时,根据教材“预习”中“把你喜欢的句子或读不懂的地方画下来”的要求,让学生充分自读、自悟、自画(画句子)、交流,从而找出描写这三个画面的重点句和难点句。二、想象画面,细心品读,感受夕照美作者在描…  相似文献   

10.
学习目标 :1 学会课文生字 ,能正确读写。2 理解课文 ,感受夕照景象的迷人 ;理解重点词句 ,感受课文语言描写的独特魅力。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激发热爱自然、热爱语文的情感。背诵课文。4 学习运用恰当的语言文字描述自己眼中的夕阳 ,表达自己独特的内心感受。学生准备 :观察夕照 ,体验夕照景象的美。通过查阅书籍或网络搜索寻找反映夕照的图片和精彩语段 ,建立自己的学习仓库。教师准备 :课文挂图。夕照过程的录像或夕照美景的照片。指导学生建立学习仓库。将课文改编成现代诗。根据课文语言内在旋律选择钢琴曲作配乐。第一课时一、看图导…  相似文献   

11.
“日出”美丽,“夕阳”同样如诗、如画。《夕照》一课,作者采用多种描写的手法,衬托出“夕照”美丽迷人的景色。一、观察有序,色彩分明。作者仔细观察夕阳,文章按照“黄昏时分——天空的黑色渐渐漫过来——夕阳完全消失”的时间顺序写夕阳的变化。例如:  相似文献   

12.
《翠鸟》是人教社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是一篇描写事物特征的记叙文,作者准确地抓住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按照观察的顺序,自上而下描述了翠鸟头部、背部、腹部羽毛的艳丽色彩和外形神态,介绍了翠鸟捉鱼时动作的敏捷和神速,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一、学习《翠鸟》课前准备过程1.预习、自学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大体内容。(1)通过查字典认识课文中的14个生字,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意思。(2)知道作者观察到的翠鸟是什么样的,他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翠鸟的。(3)课文中描写了翠鸟什么活动,你试着…  相似文献   

13.
[课例简析]《海上日出》图文兼美. 课文按照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描写海上日出宏伟壮观的景象. 教学时, 可使用“情境导学法”, 引导学生理解、欣赏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设计理念本设计力求体现“以人为本、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学中紧扣“迷人”,以读为本,层层深入,读中悟情,教活全文。能够关注学生“感悟美、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的内心需要,尊重学生“自主意识、合作交流意识、探索意识”,真正做到了从学生实际出发,体现了“新、实、活、趣”。教学过程一、畅谈夕照美,引入“迷人”景1.师谈话导入:同学们,傍晚时分,夕阳西下,那景色是迷人的。谁愿意给大家讲一讲自己所观察到的夕照美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也是描写夕照的,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作者笔下那迷人的夕照吧。2.板书课题,引导学生感知:根据…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诗《瀑布》是小学语文第五册中的一篇讲读课文,作者叶圣陶;这首诗描绘了瀑布雄伟壮丽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教学本课可从以下三方面引导学生学习观察事物的方法。一、观察要讲究顺序按一定顺序观察,才能准确地把惭.物的全貌。观察顺序可由外部列内部、由整体到局部、由近处到远处(或者按以此相反的顺序观察)、通过有序观察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瀑布》的作者是按照参观的路线,由远从近地观察瀑布的。全诗共3节,每节的前两行都从侧面交代作者观察瀑布时的不同地。第一凶的前两行是“…  相似文献   

16.
设计理念《夕照》是人教版第九册第一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描写了夕阳西下的整个过程,表达了作者对夕照的热爱、赞美之情。《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也往往是多元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设计中,给学生留有充足的独立感受美、理解美和欣赏美的空间。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想象,感受自然景色的秀丽,获得审美体验。2.以“夕照”为拓展点,组织语文实践活动,丰富语言积累。教学流程一、激发动机,整体…  相似文献   

17.
《一次科技活动》是五年制第六册第二组教材中的阅读课例。课文按照表演前、表演时、表演后的顺序,记叙了“我”参加一次科技活动的见闻感受,表达思路清晰,描写具体生动,是指导学生学习观察、描写的好教材。课文内容浅显易懂,结构比较简单,又是指导学生练习独立分段的良好凭借。教学本课,应紧扣本组读写训练重点,放手指导学生自主运用前三篇讲读课例中领悟到的分段方法练习独立分段;又应抓住读写之间的联系,指导学生自主借鉴课文观察、描写的方法,通过“练笔”实践提高观察、表达的能力。根据课例特点,可以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  相似文献   

18.
设计理念本课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以人为本、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学中紧扣“迷人”层层深入,教活全文,落实课程标准所强调的“突出重点,加强综合”这一要求。教学过程一、畅谈夕照,引入“迷人”1.师谈话导入:同学们,傍晚时分,夕阳西下,那景色是迷人的。谁愿意给大家讲一讲自己所观察到的夕照美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也是描写夕照的,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作者笔下那迷人的夕照吧。2.板书课题,让学生依据课题感知课文可能会讲些什么。二、初读课文,感知“迷人”1.自由阅读课文,要求:(1)扫清字词障碍,读准、读顺课文;(2)找出最能概括作者欣赏…  相似文献   

19.
《雨》(六年制第五册20课)是一篇习作例文,描写了下雨的全过程。课文从下雨前讲起,详细地写了下雨的经过和雨后的情景,着重写了在雨中作者听到的、看到的和想到的。运用读写结合的方法教学这篇课文,可按如下程序进行。一、拟作 1.教前让学生观察一次下雨的全过程,然后把自己观察到的情景按一定顺序写下来。 2.教学时让学生先汇报作文中的困难和问题。二、学文 (一)理解课题  相似文献   

20.
【设计理念】本课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以人为本、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学中紧扣“迷人”层层深入,教活全文,落实课程标准所强调的“突出重点,加强综合”这一要求。【教学过程】一、畅谈夕照,引入“迷人”1.师谈话导入:同学们,傍晚时分,夕阳西下,那景色是迷人的。谁愿意给大家讲一讲自己所观察到的夕照美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也是描写夕照的,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作者笔下那迷人的夕照吧。2.板书课题,让学生依据课题感知课文可能会讲些什么。二、初读课文,感知“迷人”1.自由阅读课文。要求:(1)扫清字词障碍,读准、读顺课文;(2)找出最能概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