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个振动频率相同的物体处在一定范围内,一个物体发生振动时会引起另一个物体振动,这就是同频共振.物质或物体通过同频共振而相互作用的现象很多,例如当太阳、月亮和地球处于同一直线时,会出现潮汐现象,昆虫和鸟类也是运用共振来发出鸣叫声等等.  相似文献   

2.
“内耗”(Internal friction)是自然界常见的现象。它是指一个振动着的物体即使与外界完全隔绝时,其机械振动也会逐渐衰减下去。这种使机械振动能不可逆地耗散为热能的现象称为内耗.这类能量耗散或吸收通常与机械振动的频率有关,在某一频率范围内出现内耗或吸收的峰值叫做频率内耗峰;当振动频率一定时,在大多数和原子输运过程有关的情况下,这种  相似文献   

3.
任何物体产生振动后,由于其本身的构成、大小、形状等物理特性,原先以多种频率开始的振动,渐渐会固定在某一频率上振动,这个频率叫该物体的固有频率.……  相似文献   

4.
断裂的影子     
谷晓艳 《科学大众》2013,(Z2):70-71
由于物体遮住了光线的传播,不能穿过不透明物体而形成的较暗区域,就是我们常说的影子,它是一种光学现象。产生影子的条件:影子形成要有光和不透明物体两个必要条件。下面我们动手来做个影子断裂的小实验。  相似文献   

5.
江灿  王银凤 《科学中国人》2009,(10):110-113
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声波振动内耳的听小骨,这些振动被转化为微小的脑电波,这就是我们听到的声音。  相似文献   

6.
自然界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声音,在人们可以听到的声音之外,还有听不见的声音——超声和次声。原来,一个物体振动时,会激励周围空气或其他弹性物质的质点振动。由于空气和其他弹性物质的可压缩性,在质点的相互作用下,四周的媒质就会产生交替的  相似文献   

7.
用弦发电     
在霍金的著作《果壳中的宇宙》中,提到弦是一维延展的物体,只有长度,理论中支持一定的振荡模式或共振频率,其波长准确地配合两个端点之间的长度。弦的不同振动产生不同质量和力的荷,它们被理解为基本粒子。弦振动的波长越短,则粒子的质量越大。  相似文献   

8.
拒绝地震     
《共振的魔力》一文中提到,由于叶绿素与某些可见光振动频率相同,植物可以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由此说明若一个物体与一种波的振动频率相同,物体就会吸收这种波。所以我觉得我们可以通过共振来消除地震对我们的灾难。  相似文献   

9.
共振趣谈     
不敲自鳴的大钟三国时代,魏国宮殿前的一口大钟,有一次无緣无故地响了起来,吓得朝野惊惶不安。有人去問博物家張华(公元232—300年)。当时四川有座銅山崩塌。張华认为大钟自己响起来是由于銅山崩塌造成大钟共鳴的緣故。我們知道,声音是由于物体在空气中振动而产生的。任何物体在空气中振动时,都会产生一定頻率(每秒钟振动的次数)的振动波,  相似文献   

10.
机电动力学是将力学与电磁学结合起来,研究运动物体在电磁场中发生相互作用的规律,涉及多个学科的基础理论,包括力学和电磁学及其形成的交叉学科。介绍机电耦合动力学在电驱动系统振动分析中的应用及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1.
徐浩英 《知识窗》2008,(12):62-62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动植物,包括我们人类本身,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和谐的自然。声音就是在不同物体间传递的,它通过物体的振动,让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接受来自外界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通过高速摄像机对激光散斑进行拍摄,并对图像进行处理获得物体自身或受环境压力产生变化的信息,探讨了镜头散焦对激光散斑成像及处理结果的影响,结果可知在进行激光散斑获取振动物体频率信息时,镜头的散斑会对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会随着散焦程度的变化先变小后变大,当对镜头进行微散焦时效果最佳,其还原出的结果准确率可达到92.78%,该结果为进一步进行激光散斑获取远程振动物体频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盲人智能电子“导航犬”系统主要由智能导航手环和智能手杖组成。智能导航手环可与人的手腕完全接触,在手环上设置12个振动点,手臂下垂时,按照导航路线朝相应的方向振动,像导盲犬一样使盲人最大程度地感知方向。手环中设置一个可伸缩的手柄。手柄前后各有一圈振动点,按手柄上所带声呐系统可探知物体的近与远及相对位置,并根据声呐所测距离的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17,(8)
通过物体的流体将引起颤动、卡门涡和驰振三种振动。其中卡门涡、驰振是输电导线中两种常见的振动。其特性是由空气中对流的速度和导线的结构决定。驰振在输电导线中特称舞动。  相似文献   

15.
物体振动的时候,空气受到激蕩,在空气中形成了一种波浪。这种波浪傳到我們的耳朵中,我們就听到了声音。声音有高低和强弱的分別。声音的高低(音調)由發音物体的振动頻率(單位时間內振动的次数)来决定,頻率愈高,音調就愈高。在音乐歌唱,高音就是頻率高的声音,低音就是頻率低的声音。平常在我們的周圍总有着包含很多种頻率的声音,但是我們听来不很显著。声音的强弱和声波的振幅的大小有关。振幅愈  相似文献   

16.
教科书将电荷及其守恒定律中"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两个实验的学习要求定位为"经历",这两个实验显然是必须做,而且要求现象明显有说服力,才能从物质微观结构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解释物体带电的机理,并在分析过程中完成"理解电荷守恒定律"这一学习最高目标。  相似文献   

17.
量子物理学认为,任何事物之间都可能存在着某种特定的联系。发生于某一物体之上的事件,可能同时对其他物体也会产生影响。这种现象称为“量子纠缠”。不管物体之间的距离有多遥远,信号传递的速度都可以超越光速,瞬间到达。这种鬼魅一般的现象令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许多著名科学家都难以接受。但是现在,新的实验雄辩地证明了这个现象。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物体转动所具有的轴向稳定性,并借鉴当年安培提出的"分子电流假设"而成功解释磁现象的认识,提出惯性本质的自转说:可将宏观物体看作由无限个绕轴转动的微小陀螺构成,每个微小陀螺转动方向的取向杂乱无章且具有轴向稳定性,取向是沿各个方向均等的。即从宏观上来看,物体沿任一方向就具有保持轴向稳定的特性,所以宏观物体沿任一方向都具有惯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摩擦力主要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在两个及以上物体间产生,而且产生摩擦力的物体接触面必须相互接触、相互挤压,同时还需要产生相对运动或运动趋势。摩擦力的产生使得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而富于想象,在步行、传送带以及汽车行驶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均有体现,是最重要和最常见的力学现象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许多实际情况下,线性理论不能解释传动系统在工作时出现的自激振动、参数振动、多频响应、超谐和亚谐振动、内共振、跳跃现象和同步现象等复杂的非线性振动现象.本文运用非线性振动理论和分析方法,针对车辆三轴传动系统,建立了非线性振动力学模型和数学模型,进行了理论研究和数值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