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微信新闻“标题党”的表现特点,如利用公众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或以国家、民族荣誉感为噱头刺激读者阅读;黄色暴力词汇以及惊悚低俗图片的大量运用挑动读者遐想;表达故弄玄虚,大量采用感叹号、省略号激起人们的强烈情绪等.文章探析微信新闻“标题党”现象产生的原因,如移动社交媒体“快阅读”时代过分追求标题吸引力,微信新闻从业者媒体素养不高,过分迎合受众低趣味等.治理微信“标题党”应从新闻专业主义出发提高微信从业者职业道德,不为流量做“标题党”;加强培训,提高微信编辑标题制作能力和媒体素养;宏观层面的政策法规和技术力量并用,加强对微信“标题党”现象的监管.  相似文献   

2.
刘韵竹 《青年记者》2017,(12):41-42
“标题党”是指在新闻传播尤其是在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为了提高点击率、“夺人眼球”,利用歪曲、夸张、怪异、唬人等各种极端手法制作而成的具有误导性、欺骗性的标题,其突出特征是极度夸张、耸人听闻,标题通常与内容完全无关或者关系不大.鉴于这类标题的欺骗性和误导性,目前“标题党”基本成为一个具有贬义色彩的词语.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和媒体竞争的加剧,新闻标题失范现象越来越严重。“标题党”是新闻标题失范的主要表现之一,对受众有着很强的误导作用,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不良影响。本文从现实表现、形成原因以及应对策略等方面对网络新闻标题失范行为进行分析与探讨,通过对“标题党”现象的全面审视,分析新闻标题失范现象的来龙去脉,探寻有效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1.传播新闻的信息。其一,消息标题是受众阅报的向导,受众主要是通过标题的提示来选择阅读内容的;其二,消息标题本身即可传播简要信息。 2.评价新闻的内容。编辑部要力图用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去影响受众,引导社会舆论,当然要通过消息标题“发言”作评点,借“题”发挥。 3.组织新闻内容。用一个大标题、专栏“统帅”某类  相似文献   

5.
《军事记者》2012,(4):64-64
凌争在2012年第2期《今传媒》中刊文,“标题党”是指在网络传播中。利用夸张、情色、怪异等各种耸人听闻的手法来静j作文章标题,以吸引受众眼球,诱惑受众进行点击的做法。  相似文献   

6.
陈昌凤  华曲子 《传媒》2017,(8):10-11
"标题党"是指以夸张的、曲解的、煽情的甚至无中生有的方式制作文章标题的人,也可指那些耸人听闻、题文不符的标题本身。"标题党"类型难以穷尽,翻着花样层出不穷,最终是为了攫取受众的注意力。有人说"标题党"源于网络,笔者不赞同。"标题党"并不是新现象,早在传统媒体时代就已经广为存在了,早年比较常见于娱乐类新闻。  相似文献   

7.
一、什么是标题党标题党,是指在网络传播中,利用夸张、情色、唬人、怪异、歪曲等各种极端耸人听闻的手法来制作帖文标题,以吸引受众眼球,诱惑受众进行点击的做法。标题党既出现在个人主页上,也在各大网站的各个频道中也屡见不鲜,此类标题往往严重夸张、失实或打黄色擦边球,与文童内容则完全无关或关系很小。  相似文献   

8.
冯博 《传媒》2019,(9):89-91
部分媒体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在制作网络新闻标题时违背了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过度传播负面、娱乐、低俗化的内容,致使网络新闻中的"标题党"现象愈演愈烈。这一方面损害了媒介的社会公信力,另一方面也误导了受众对于新闻信息的认知与判断,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通过合理的路径构建应对网络新闻标题失范现象的对策势在必行,这既要求网络媒体坚持新闻专业主义原则,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感,不断提升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素养能力,也要求进一步提升受众的媒介素养,培养有理性、会思考的受众。  相似文献   

9.
马燕 《青年记者》2017,(2):19-20
当前,以微博、微信和移动客户端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成为传统媒体迎接新媒体时代的重要产业发展阵地.由于过度追求“互动”效果和点击率,新媒体的新闻生产失范引发了业界的高度关注,最典型的现象莫过于“标题党”.2015年10月,北京市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召开“网络新闻报道标题规范及要求”评议会,旗帜鲜明地针对个别媒体从业人员忽视甚至无视标题与内容的贴切关系,片面追求所谓“精彩”的“标题党”乱象提出了批评.2016年初,国家网信办修订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中,着重规定了“转载新闻信息,不得歪曲、篡改标题原意”.  相似文献   

10.
网络媒体发展迅猛,新媒体竞争加剧,视觉文化的冲击使得网络媒体在标题上竞争激烈,一时间演变成各种"标题党",耸人听闻、夸张、歪曲的标题侵害网络环境。本文通过网易新闻中"周点击率"排行的100个标题,分析了网易新闻"标题党"传播的特点、盛行的原因及其危害性,同时对网易新闻标题的改进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人们的注意力从传统媒体上分散,倾向于碎片化阅读.为了营造所谓的"包点",新闻标题创作的"标题党"现象日益突出,常常断章取义夸大其词,挂羊头卖狗肉,标题与内容严重不符.新媒体新闻生产方式不同于传统媒体,在议题设置和整合编辑方面更加贴近互联网受众,具有互联网新闻的特质,但不能偏离新闻的专业性.本文研究了日益突出的"标题党"现象,在新的媒介环境下重申新闻标题的拟定规范.  相似文献   

12.
网络新闻中的“标题党”现象已让许多理性、正直的人所反感。当前,“标题党”又在向传统媒体渗透,部分报纸与电视媒体的编辑在为新闻制作标题时也学起了网络“标题党”的做法,使媒体的公信力受到严重损害。本文通过对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中“标题党”现象及其所带来诸多负面效应的剖析,提出了任何媒介的新闻标题都必须准确规范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正标题被誉为新闻的眼睛。类似与人见面的第一印象,读者对新闻稿件的第一印象往往也来自于新闻的标题。因此,新闻标题一直被视作新闻的点睛之笔,为媒体人所珍视。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出现了一种滋生于网络的"标题党"现象。近来,随着新传播技术的高速发展,"标题党"现象在报纸等传统媒体上也呈现蔓延趋势,给报纸等传统媒体带来了严重损害。  相似文献   

14.
新闻传播功能的实现很大程度依靠标题。标题是新闻之“目”,使新闻能够“眉目传情”,是每个编辑的基本功课。从新闻传播的受众——读者角度出发,去研究新闻标题如何实现人性化,展现人情味,体现人文关怀,使新闻标题的信息揭示功能从“人”的角度通过“亲和”途径得以充分体现,我认为应该是编辑的又一“必修课”。概言之,标题制作应当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5.
姚道武 《今传媒》2013,(5):107-108
标题党是当今经济逻辑支配下,新闻娱乐化的产物。从标题党的主要表征看,它不仅损害新闻价值,更给受众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因此,面对媒体普遍盛行的标题党,我们应积极引导受众提高媒介素养,自觉抵制标题党,解构标题党。  相似文献   

16.
随着视觉文化在全球的快速兴起,在海量的网络信息环境中,“标题党”作为大众传播时代的产物,正日益影响着数字媒体时代的网络环境。本文从传统媒体标题理论的视角审视数字媒体时代的标题党现象,重点在于理性审视“网络标题党,,误导受众的价值取向、致使媒体公信力下降等后果。  相似文献   

17.
“读题时代”的新闻标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 统新闻学理论认为 ,标题是帮助受众选择新闻信息的向导 ,是引导受众理解和阅读新闻的纲要 ,是满足受众新闻信息需求的手段 ,一句话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和“广告牌”。新闻已经进入“读题时代” ,正成为越来越多业内人士的共识。但这并不意味着标题的本质特性有了什么变化 ,而是指标题在实现新闻信息有效传播的过程中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 ,其在单篇新闻作品乃至报纸整张版面中的地位空前显著。从“题为文眼”到“读题时代” ,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 ,它至少由三个方面的因素所致。最主要的原因是 ,进入信息社会后 ,人们工作、生活节奏加快 …  相似文献   

18.
樊成 《新闻爱好者》2006,(10):39-40
新闻标题是对新闻事实的概括,是新闻内容的精华。俗话说“看书看皮,看报看题”,新闻标题对受众是第一视觉冲击波,对传播信息、引导舆论、表现主旨、沟通受众、刺激受众感官、调动受众的注意力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法国新闻理论家贝尔纳·瓦耶纳在《当代新闻学》中指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也可以说是一半搞新闻、一半搞诱惑。新闻的好坏还得看他吸引力的大小。”胡乔木同志说:“首先要讲究标题,报刊上那么多文章,谁知道哪一篇好,都要先看标题,标题好就能吸引住人。”标题常常被喻为新闻的眼睛,哪双“眼睛”最明亮,哪条新闻也就最能吸引人。为此…  相似文献   

19.
谭耀华 《今传媒》2016,(8):67-68
通过对国际、社会、国内等严肃类网络新闻标题的修改情况的量化分析发现,网络标题长度比较符合传统媒体所做标题的平均长度,是比较符合新闻传播规律的,在用词上更加注重突出新闻发生的地点、人物这两个要素。对于改动较显著的标题的抽样分析显示,网络新闻标题在客观公正、准确全面两个维度上比原标题有明显改善,总体而言,“标题党”的问题经过网络编辑的修改之后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0.
朱继东 《青年记者》2012,(19):11-12
“标题党”是对通过制作耸人听闻或者媚俗、低俗、庸俗等标题来吸引网友注意力,置新闻内容的基本事实于不顾,以达到增加点击量、知名度或者谋取一些见不得阳光的利益等各种目的的一部分网站编辑记者、管理者和网民的总称.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和媒体竞争的加剧,“标题党”成为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