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8 毫秒
1.
美国环境记者组织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环境新闻在美国能够受到重视并成为很重要的新闻题材,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在于其背后有较为强大的社会力量--环境记者组织.美国的环境记者组织成为记者业务的平台,协调着环境记者的统一行为规范,推荐经验丰富的环境记者进入大学开辟新闻学新领域,并在世界范围内培训环境专业记者.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文明的进步,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环境新闻也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因此,环境新闻的教育是我国新闻学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通过中西比较的方式,分析我国环境新闻教育的现状,为我国环境新闻的教育提供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们出镜记者形式的出现要晚20余年.从教育角度,我国对于出镜记者的培养体系、培养方式尚不完善,记者相关专著、教材多侧重于新闻采访、新闻写作,而结合播音主持专业方向的出镜记者培养专著则少之又少.  相似文献   

4.
时代飞速发展的同时新媒体技术也在快速进步,形成了全新的信息传播环境。一个多样化的具有独特性的新媒体格局已经形成。想要紧跟媒体的发展趋势,对于新闻编辑记者全新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但要具备坚定的政治理论素养、传统的道德文化素养、扎实的专业技术素养,还需要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学习精神,能自如地运用新媒体,从而更好地融入到新媒体环境之中。本文从新媒体的大环境之下,对于新闻行业中对于新闻编辑、记者提出的要求进行全方位的探讨,从而有助于新闻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促进整个行业在新媒体这一大环境之下实现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5.
1984年1月3日,《中国环境报》的创刊标志着中国环境报道迈出了重大一步。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环境新闻经历了萌芽期、成长期,也渐渐进入了有待突破的瓶颈期。笔者通过对上海12家综合性媒体环境新闻记者的深入访谈发现,中国的环境新闻从业者正面临专业化缺失现状,要改善这一现状,必须借助政府、媒体、学界三方面的努力。  相似文献   

6.
作为新闻学教育的基础课程,新闻理论在我国一直处于地位重要但教学“鸡肋化”的矛盾之中.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效果不彰,是当前我国新闻理论教育的最大弊病.引入案例教学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构建一个内容丰富、气氛活跃的信息化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内容的生动展现中培养起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理论教学回归到“实践·理论·实践”的科学模式,这是促进和改善新闻理论教学的有效途径,也应该成为今后我国新闻学教育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对新闻编辑记者提出了更为严格的标准,要求新闻编辑记者必须要改变工作方式和工作态度,并要对自己的综合素养进行全面提高,这样才能使其更好地适应新媒体环境,从而为新媒体开拓出全新的发展局面。因此,如何在复杂多变的新媒体行业占据一席之地就成为各大新闻媒体行业改革创新工作模式与工作理念的重要目标。对此本文做了深入分析,首先对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编辑记者的素质现状进行了介绍,然后对新媒体环境下对新闻编辑记者的素质要求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环境新闻作为一种题材,之所以在新闻报道中占据如此特殊的地位,是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结果。高度工业文明的发展加剧了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新闻媒体作为信息捕捉和传播的依托,在这方面的敏感不可缺少。  相似文献   

9.
媒体融合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工程"三网融合"的实施,昭示着媒体融合时代的到来.媒体融合给传媒业界带来了新的契机,对广播电视新闻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提出我国广播电视新闻教育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包括创新广播电视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合理设置与媒体融合相关的课程、构建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界与业界"联姻"等.  相似文献   

10.
环境新闻起源于美国,改革开放以后才逐渐传入我国。我国在环境新闻领域的研究刚刚起步,更未明确地将环境新闻学构建成一门独立的学科。本文尝试对"环境新闻"和"环境新闻传播"两个概念进行定义,从我国环境新闻传播的发展历程说起,分析了环境新闻的特性和环境新闻传播的社会功能,以期引起学界对环境新闻传播研究的重视,为我国构建生态文明服务。  相似文献   

11.
正环境新闻有别于一般的社会新闻,具有专业性较强等特点。如何把晦涩的专业术语转化成通俗易懂的语言,在专业性较强的事件和实际报道之间找到合适的契合点,从而在传递环境信息、培养环保理念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实现环境新闻对环境保护的有力推动,是从事环境新闻写作的记者所面临的巨大挑战。笔者认为,这其中,环境新闻记者首先要注重培养专业素养。一、专业素养是保证环境新闻"准确"的基本环境新闻的专业性是就环境报道的题材而言的。环境新闻主要是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报道的范围涉及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等,这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领域。需  相似文献   

12.
杨娟 《大观周刊》2013,(2):246-24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口激增,伴随而来的是各种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影响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质量。为了不重复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我国采取了各种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措施、其中最根本的途径是通过环境教育把青少年和公民培养成有较高环境素养。较高解决环境问题能力的人。本文认真剐析了环境教育的领头者美国的环境教育优点和我国环境教育现状及问题,意在齐我糟粕,取美精华,助推我国环境教育事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3.
网络环境下电视台记者在新闻采访中能够具有清晰的角色定位,掌握科学的新闻采访对策,对于保证新闻的真实性、价值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立足当前网络环境下电视台记者角色定位和新闻采访对策分析,旨在为实际新闻工作的创新落实发挥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全媒体环境下,新闻人才的培养表现了新的特点,也面临新的问题.新闻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要尝试打破壁垒,强化学生全媒体技能的学习,加大实践教学力度;要鼓励教师尝试主持翻转课堂和开办自主工作室,以此改变当前高校多数教师缺乏新闻操作经验的现状.  相似文献   

15.
<正>以往,我们只注重培养“杂家”式的记者,记者对知识的掌握不求其精只求其广。这种标准早已不适应世界的日新月异和科学技术的飞速更新,读者阅读需求和水准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专业化标准越来越高。这就要求记者必须具备较专业的知识,对某一个或某一些领域的专业知识有较深的了解,成为某个行业的“专家”以至“权威”,这样才不至于写出“内行不愿看,外行看不懂”的文章。写环境新闻的记者如果对环保这一领域有所了解,有一定的专业水平,从事环境报道时往往能够发现环境新闻、写好环境新闻。  相似文献   

16.
我国大学目前还没有设置专门的环境新闻教育课程,一线的环境新闻记者也没有正式的培训机构。随着世界范围内生态危机的频繁发生,这  相似文献   

17.
网络媒体的深度开发,手机报的兴起,微博的方兴未艾,公民新闻网站等雨后春笋般面世的新兴媒介层出不穷,传媒世界的异彩纷呈和乱象,使过去专业化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陷入尴尬境地。人手一部手机,普通民众都可以传播新闻,记者似乎已经全民化。此背景下,作为培养新闻传播事业人才的高校教育怎么办?如何寻找全民记者背景下专业人才的培养之路?这是大家都在探索的一个非常现实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环境保护和新闻事业的勃兴造就了一批环境新闻工作者,那么如何高素质地担当起宣传报道现代环境保护的使命,我以为,环境记者编辑至少要从五个方面强化职业素质锻炼。 一、高度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是环境新闻工作的灵魂 媒体是党的宣传工具和舆论武器,舆论宣传在思想上同党保持高度一致,这是新闻工作者坚持无  相似文献   

19.
是否只有从事环保报道的记者才需要采写环境新闻?如何以环境的视角审视经济、社会等其他类型报道?如何以可持续发展的环保理念来采写新闻?用环境视角审视新闻顾名思义,"环境新闻"就是围绕环境  相似文献   

20.
“场”在心理学中被定义为外界环境。“生活场”所指的是与个体行为活动相关的各种人、事、物。“记者生活场”在本文中是指记者特有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社会环境、人际关系等。由于管理体制、个人修养、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当前新闻记者的生活场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特殊性。这种特殊的生活场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记者的心理和行为。不可避免地影响新闻传播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