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我亦甘为孺子牛, 横眉敢对千夫怒。三味书屋尚依然, 拈花欲上腊梅树。”这是郭沫若同志一九六二年秋访问绍兴三味书屋时写下的诗句,手迹现陈列在绍兴鲁迅纪念馆。在全国隆重纪念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诞生一百周年之际,我有机会来到绍兴,和鲁迅纪念馆接待组负责人章贵同志一起,参观了三味书屋。  相似文献   

2.
运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评价、研究鲁迅与郭沫若,作得最全面、最深刻、最完美,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是周恩来同志。今天我们应该认真地继承周恩来同志这份珍贵的遗产。周恩来同志对鲁迅与郭沫若有很多的论述。口头的议论,何其芳等同志的回忆中介绍了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斯诺1936年对鲁迅的访问为分析对象,通过对当时历史情境的还原,以及对于鲁迅诗歌观的分析,指出“研究中国现代诗人,纯系浪费时间”等观点,必须与《孩儿塔》出版成空、序文骗局、对“左联五烈士”的哀悼等事结合来看,加上对“鲁迅式的偏激”的理解,才能了解鲁迅在访问记录中的言论。鲁迅的确在访问中表达了对新诗的失望,然而这失望也是一种情感上对“左联五烈士”的哀悼,即把革命的挫败本身,以至这世界对诗人的种种戏弄,理解为一种诗的净土的失落。  相似文献   

4.
<正> 在我国现代文化史上出现了两大文化伟人——鲁迅与郭沫若。周恩来同志曾将鲁迅与郭沫若相比较,作出了正确的评价。他说:“鲁迅自称是‘革命的马前卒’,郭沫若便是革命队伍中人,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导师,郭沫若便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邓小平同志也评价说;“他(指郭沫若——笔者注)和鲁迅一样,是我国现代文化史上一位学识渊博,才华卓具的著名学者。他是继鲁迅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我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  相似文献   

5.
今年十一月十六日是中国科大首任校长郭沫若同志诞辰一百周年,我们中国科大的师生无限缅怀我们老校长的伟大业绩和高风亮节。郭沫若校长是中国当代断鲁迅之后思想文  相似文献   

6.
瞿秋白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在“左联”时期的文学活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不灭的光辉。在“左联”时期,作为瞿秋白重要学活运之一是:他跟鲁迅一起,领导了左翼文化运动,粉碎了反革命的文化“围剿”。由陆定一同志代表党中央所作的《关于瞿秋白同志生平的报告》明确指出:“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三三年,翟秋白同志在上海同鲁迅先生一起领导左翼文化运动。”对此,大量的回忆录也作了有力的印证:  相似文献   

7.
1932年,我从日本回国,参加了上海左联工作,得以有跟鲁迅先生接触的机会。特别是从1933年下半年到1934年上半年这一段时间,以周扬同志为首,我也参加了左联的部分负责工作,这就使我更容易碰到鲁迅先生,能得到鲁迅先生的很多教益。现在,时间已过半个世纪之久,不少都已淡忘了,然其中也有印象较深,记忆犹存  相似文献   

8.
“左联”的活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左联”的成立和取得的成绩都是与鲁迅分不开的,鲁迅以“左联”为阵营,“左联”则以鲁迅为主将。以鲁迅为首的“左联”不仅与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文艺团体进行了坚决的斗争,而且还共同讨论了文艺大众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郭沫若同志是一位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坚贞不渝的革命家和杰出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邓小平同志《在郭沫若同志追悼会上的悼词》中说:“他是继鲁迅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我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郭沫若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是全国人民,特别是科学文化教育工作者和广大知识分子学习的榜样。”为了更好地学习郭沫若的革命精神和他留给我们的珍贵的文化遗产,充分认识郭沫若在中国新文化运动和新文学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对郭沫若思想的发展,特别是对郭沫若前期思想的发展进行探讨,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鲁迅不仅是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而且又是以身作则的教育家。(郭沫若语)胡耀邦同志在一九八○年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上曾经指出:鲁迅先生从事十八年教育,做了八年教师,从浙江两级师范到北京师大,为我们作出了光辉的榜样,大家应当向鲁迅先生学习。 鲁迅认为,教育总是和政治、社会状态相关的。从这一认识出发,他把教书育人作为从事教学的指导思想,辩证地阐明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发展,培养和造就新的一代。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师院学报1980年第2期上正言同志的《鲁迅和郭沫若的两枚同名印章》一文向读者报告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鲁迅和郭沫若不约而同地有过“戎马书生”的称号,并且都以此四字刻过印章。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佳话。该文说:“郭沫若仿鲁迅以‘戎马书生’自喻,不正是他们‘大战斗却都为着同一的目标’的又一证明吗?”我想对此作点补充:郭沫若的“戎马书生”的徽号,原是革命先烈孙炳文同志奉赠的,郭沫若欣然接受。郭老《怀亡友》诗写道:  相似文献   

12.
周恩来一九四一年在重庆庆祝郭沫若五十寿辰时,曾就鲁迅和郭沫若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作过重要的论述。他说:“鲁迅自称是‘革命军马前卒’,郭沫若就是革命队伍中人。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导师,郭沫若便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鲁迅如果是将没有路的路开辟出来的先锋,郭沫若便是带着大家一道前进的向导”①。鲁迅曾用“为着同一的目标”②来说明他们是并肩作战的同志;郭沫若也曾用“向着同一目标”③来说明他们是同心同德的战友。可是,长期以来,由于一些文人“招是生非,搬弄口舌”,更由于“四害”横行期间的造谣中伤,使人们比较多地只知道鲁迅和郭沫若之间的分歧论争,而较少地了解他们“为着同一的目标”的战斗情谊。在纪念鲁迅诞生一百周年的时候,我想就他们“为着同一的目标”的战斗情谊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以便澄清一些人在鲁迅和郭沫若研究问题上所制造的混乱,更好地学习鲁迅和郭沫若的革命精神和高尚情操,并以此表示对文坛两位巨人的深切怀念。  相似文献   

13.
"鲁迅精神最优秀的继承者"──郭沫若对鲁迅研究的历史贡献杨芝明在鲁迅逝世后的四十年里,郭沫若研究鲁迅及其作品的文字数十篇,将近十万言。有人曾认为这些文字"巧妙流利",是"矫情"和"虚伪"。与此相反,我们综观这些文字,有理由说,郭沫若勇敢地捍卫了鲁迅,...  相似文献   

14.
鲁迅先生在“左联”期间,曾经大声疾呼:“现在需要的是斗争的文学”,“文学是战斗的!”“左联”的老战士夏衍同志的报告文学《包身工》,就是三十年代的战斗文学的代表作.它发表于一九三六年出版的《光明》杂志创刊号.  相似文献   

15.
本刊刊载《鲁迅年谱》以来,陆续收到一些同志的来信,对有关鲁迅的某些史实提出意见和质疑。为此,我们就其中的若干问题,访问了周建人同志。承周建人同志在百忙中,一一作了回答。记录经周建人同志审阅同意,现发表如下。  相似文献   

16.
瞿秋白为中国左翼坛译介、输入了一系列马列主义艺理论的重要原理,它的艺思想对“左联”作家的创作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而且,瞿秋白与包括鲁迅在内的大批“左联”作家亦师亦友的革命同志关系,为他参与对“左联”的领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鲁,郭的相互关系经历了曲折演变的四个阶段:一、从五四文学革命到北伐前后,他们由文学上“文人相轻”到政治上“同气相求”,二、在“革命文学”论争中,由于郭沫若对鲁迅的错误攻击,使鲁迅“愦懑”而关系交恶;三、左联时期,他们共同抗击国民党反动派的文化“围剿”,但相互之间却时常“笔墨相讥”;四、左联解散之后,他们为建立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而加强团结,在“两个口号”论争中求同存异,彼此作了充满战友情谊的中肯评价。  相似文献   

18.
从1931年5月至1934年1月的三年时间里,瞿秋白是“左联”的核心领导人之一。首先,作为党内首席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瞿秋白为中国左翼文坛译介、输入了一系列马列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原理,对纠正“左联”时期相当一部分左翼作家中存在的把世界观与创作方法机械等同起来的“左”倾错误,提供了极有说服力的理论依据。其次,瞿秋白与包括鲁迅在内的大批“左联”作家亦师亦友的革命同志关系,以及他参与起草的“左联”一系列重要决议和创办的刊物,扩大了左翼文学的阵地,团结了大批进步作家,使“左联”逐渐摆脱了“左”倾路线的影响,开始走向成熟,标志着“左联”的“一个旧阶段的结束和一个新阶段的开始”。  相似文献   

19.
你知道吗     
鲁迅逝世以来我国举行过哪些主要的纪念活动? 鲁迅逝世一周年纪念(一九三七年):延安陕北公学举行纪念会,陕北公学校长成仿吾任主席,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出席,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论鲁迅精神》的讲话。上海文艺界举行纪念座谈会,九十余人到会,推选郭沫若、巴金、  相似文献   

20.
阳翰笙与鲁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翰笙一贯崇敬鲁迅,在“左联”成立前后,坚定地执行了党组织要求团结鲁迅的方针;他担任“左联”党团书记期间能正确处理和鲁迅的关系;在周扬等人与鲁迅笔战不断时,他并未参与;鲁迅逝世后,他高度评价和弘扬了鲁迅的战斗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