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如何把商品和服务的特性有趣地表现出来,这是广告设计策划者绞尽脑汁思考的问题,于是一些幽默诙谐的广告说明词便随之而出,比起那些争相鼓吹自己的产品是“蜚声世界”、“誉满全球”、“超越时空的选择”及“领导世界新潮流”之类大吹大擂的广告,下述一些商品广告则令人耳目一新。一家美国报纸刊登了这样一则广告:“招聘女秘书,长相似妙龄少女,思考如成年男子,处事像成熟女士,工作起来像一头驴子!”英国一家报纸上有一广告则是:“本牙科医生迫切需要一位女秘书兼接待员,请电话联系,如无人接电话,则该职位仍然空缺。”荷兰一家…  相似文献   

2.
我看到那个老人了:瘦小身形,白发萧疏,曳着拐杖,在巨榕荫覆的石板路上踽踽独行。“团团科月照山行,待曙疏林气自清。小市灯火浮霭上,干峰岚色背空明。……”——难道他大难不死,浴火重生,回来重寻昔时幽情?  相似文献   

3.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有一人坐在厨房吃炒蛋。他无意中发现自家花园里有一只白色的独角兽,头上的角金光闪闪,正在那专心致志地啃着玫瑰。他赶忙跑到楼上卧室,将还在睡觉的妻子唤醒,并对她说:“花园里来了一只独角兽,在吃玫瑰。”妻子睁开一  相似文献   

4.
“听其言,观其行”这是孔子的话,看一个人,不要只是听他说什么,而要看他的实际行动。这可谓至理名言。有这样一种人,说得好,做得差,言行不一。还有一种人为了达到他个人的某种目的,说得天花乱坠,然而所说都是假话。因此看一个人,不能光看他说了什么,主要要看他...  相似文献   

5.
我们追求幸福齐力编译一天,我问弟弟:“你幸福吗?”他说,“是的。不,要看你指的是什么。”“请告诉我,”我说,“你最近一次感觉到幸福是在什么时候?”“在1967年4月。”他说。我一直在思考着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人对生活采取不严肃的态度。弟弟的回答提醒了...  相似文献   

6.
吹牛续考     
王春瑜  文方  成画 《寻根》2000,(5):107-109
20年前,我写过一篇《吹牛考》,刊于上海《文汇报》。大概是由于彼时“文革”结束不久,人们对“左”风大炽时形形色色的吹牛现象深厌之,故这篇芜文被一些报刊转载,并编入《中国新文艺大系·杂文卷》,笔者不免有受宠若惊之感。民间有句俗话说“吹牛不纳税”。此话始于何时?见于何典?待考。不过,想来年头也不会少于千儿八百了。细想起来,吹牛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看,不见得所有的“牛”都让人讨厌。李白的名句“白发三千丈”,可以说也是一种“牛”,因为若就事论事,白发长达三丈,就是世界奇闻了,怎么可能再乘上一千倍?但这不过…  相似文献   

7.
靳慧 《世界文化》2008,(7):42-43
巴西圣保罗州,一个叫作“弓场农庄“(Fazenda Yuba)的日本移民经营的农场里,一位老汉在富有诗意的大厅里弹奏钢琴。他一头齐肩的白发有些零乱,但精神矍铄,表情严肃,因长期从事农活他的双手骨节突出、略显僵硬,但指间流出的音乐旋律却是如此柔美动听。老人在巴西生活六七十年,至今只能讲几句简单的葡萄牙语,而且带有很浓的日本口音。作为日本移民他如何能够以这样一种状态在巴西生活这么多年?莫非他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相似文献   

8.
父亲的心     
王祖远 《大理文化》2014,(11):31-34
1“阿倍,你爸说他不上来了。” 母亲从三楼的廊外探进一头白发,蓦然现出的寥落身影打断了我正指导孩子吟诵李白的《秋浦歌》。那是一个秋日,我在母亲满布皱纹的一脸明镜中,觅见了秋霜。  相似文献   

9.
帽龙舞     
龙舞是福建省尤溪县普遍流行的广场民间表演艺术,每逢岁末年初时节,到处都可以见到它的踪迹。尤溪的龙舞种类很多,既有久负盛名的“板凳龙”、“灯龙”、“青黄布龙”,又有天下第一的“帽龙”舞。“帽龙”改变了手根持龙身的传统技法,它将龙身的各个部位做成像“帽子”一样直接戴在表演者的头上,连领舞者的灯球也直接戴在头上。这样,不仅表演者的手脚可以完全的解放,可以自由自在、浦洒自如地用来发挥优美的舞姿。而且,表演者的风格也得到具体的体现。表演时,龙随灯舞,龙身犹如活龙一样随波逐浪、奔腾不息、活灵活现。“帽龙”龙…  相似文献   

10.
普通市民在街头随便花10元钱从他们手上买一张“大片”,就可以先睹为快(虽说看的是“枪”版)而不用花30元钱去电影院,这似乎是又省钱又看了“大片”的好事,然而他绝对不会去考虑,他的行为将使得不少电影公司不得不放弃上映计划,数家正版厂商在生存与灭亡的边际徘徊,并最终将决定他是否还能看到更多更好的电影——盗版的猖獗使得制作成本抬高。投资难以收回,导演和制片商们只能束手无策,望洋兴叹。盗版的猖獗横行,已使中国音像业举步维艰。  相似文献   

11.
好酒待舅公     
10多年了,台湾省台中市的老舅公年年说“明年有转”,却年年“转”。家中除了那两个还要大人送学堂的侄子侄女,大家心照不宣:他说的“明年有转”,总以为那个“后年”台湾与大陆可以直航。那么,不识字的舅公要回家就便利多了。识字的我们还可以带他的老姐去台中看他,到台湾旅游哩。这是他今生此世梦寐以求的啊。  相似文献   

12.
从历史上看,每一次社会进步都离不开思想解放。例如春秋时期,在夏商周礼制文化向何处去的关头,伟大的思想家老子就提出了“有生于无”的命题。他说自然界最伟大的法则就是“道”,而“道”的主要特点是“有生于无”。  相似文献   

13.
哈韦尔·卡斯塔内达从西班牙来到亚洲,归国时他带回一只充满色彩的箱子——照相机;他打开“箱子”,把其中的色彩“泼洒”上网络,随着鼠标的移动,场景随之变换。米歇尔探头看了一眼荧屏,那些色彩宛如彩虹般的鱼群,在液晶屏上嬉游,不禁由衷惊叹:“真是太美了!为什么不把这些色彩整束好办场展览?欣赏这样的展览,可以打破日复一日的平淡与单调,为人们的生活增添靓丽。”哈韦尔很喜欢米歇尔的想法。他便用手轻轻抚摸“箱子”,彷佛在擦拭阿拉丁的神灯;  相似文献   

14.
龙彼得,一看这个名字,就知道他是外国人。不错,他是荷兰人。他在台湾的学生当面戏称他为“红毛仔”,把他与当年郑成功驱逐的“荷夷”相提并论,他也笑得很开心。因为他们知道当时的殖民者与当今这个迷恋于东方神奇的土地和中国古老文化的“老外”是截然不同的。他长期在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任教授,是国际著名的汉学家,毕生研究的是中国的宗教、民俗和戏曲。在地牛津郊外那座二层的小别墅里,四壁几乎尽是中国的线装书和各种出版物。他完全可以用普通话与中国人讨论问题,甚至会用泉州话与服务员及三轮车工人交谈。因此,有人说他比…  相似文献   

15.
<正>“百科全书”这个概念出现于16世纪后期的欧洲。据称,首次以“百科全书”为书名的是德国编纂家保罗·斯克利奇1559年出版的《百科全书,或学科世界的知识》,但这本书内容简单,笔调平庸,没能产生什么影响。1728年,英国学者伊弗雷姆·钱伯斯的两卷本《百科全书或艺术与科学通用辞典》多次再版,他因此被称为“现代百科全书之父”。然而,有许多人常常把这顶桂冠戴在法国翻译家、作家和哲学家狄德罗(1713—1784)的头上。如今回顾狄德罗编纂《百科全书》的过程和方法,仍能给予我们许多启发。  相似文献   

16.
丁聪先生为人坦率、真诚、风趣,面庞饱满红润,嘴角总带着笑意。他的形象和年龄怎么也对不上号—— 尽管丁聪今年已经八旬有四,但依然不老。不老不仅因为其有一头乌油油的黑发,一双明锐的眼睛,也不仅因为自称“小丁”,或因为其创作颇丰,更因为他有一颗年轻的心。丁聪是国内外知名的漫画家,为有别于他的父亲“老丁”—— 老漫画家丁悚,他硬是一直称“小丁”。中国的知识分子没有不知道“小丁”的,中国的普通老百姓只要认识几个字,能看书报的,没有没看过“小丁”漫画的。至今,丁聪仍然沿用“小丁”一名。他说:“还有一层意思,‘…  相似文献   

17.
《人类的故事》使房龙走向了成功,同时也在读者和评论家的心目中,形成了房龙是少儿读物作家、通俗作家的定式。即使他以严肃题材,写出了17世纪荷兰美洲殖民总督彼得·斯特伊弗桑特的传记,也被评论家不公的判定为儿童读物。《国民》杂志上的一篇书评文章说:“他那通俗易懂的文字,就像是写给孩子看的。”房龙认为“通俗作家”的帽子矮化了他,使他心里失去了平衡。  相似文献   

18.
郭栋 《世界文化》2007,(1):28-28
有那么一个导演一直不入好莱坞的门道——斯坦利·库布里克。 他是一个神奇的导演。他总以那种把“吴钩看了”的姿势审视电影,审视美国人民心中的好莱坞、审视美国,他的那种将电影革命进行到底的颠覆性元素像AK-47射出的子弹,旋转着去击碎“全金属”。[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李威 《世界文化》2002,(2):17-17
那天,在快要进入爱坡索市中心区的时候,我看到有一个老乞丐坐在街道的拐角处,当我从他旁边走过时,他竟突然开口向我发问。他问我是不是偷着从家跑出来的。我想他这么问我一定是看我太年轻,觉得我太嫩的缘故。“才不是呢,先生,”我对他说,“是我爸爸开车把我送到高速公路上的,他还为我祈祷,求神保祜。并鼓励我说:‘孩子,学会追寻你的梦想和憧憬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我同疯子的唯一区别,在于我不是疯子。”不用看达利高高翘向天穹的小胡子,不用观赏他充满奇思怪想的绘画,单是这疯狂偏执的妙语,就足以概括他的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