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衍生金融工具和传统的会计要素有所区别,因此,它的出现对传统财务会计从确认、计量到披露都带来了冲击,本文就衍生金融工具的特点,分析了其与传统会计要素在会计确认和计量方面的区别并提出了其特殊的确认和计量方法。  相似文献   

2.
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为企业降低筹资成本,加强外汇风险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供了广阔的天地。长期以来衍生金融工具无法进入会计报告,主要原因是其不满足传统会计确认与计量的条件。而从会计目标的角度为分析的出发点,结合衍生金融工具业务的概念及特征,对其进行会计确认与计量便显得十分必要,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相关公告对其进行恰当的确认与计量,将会给会计实务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和指导。  相似文献   

3.
衍生金融工具所带来的会计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极为迅速,为国际金融市场注入新的活力。衍生金融工具对财务报表要素、会计确认标准、会计计量基础、财务报告等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现行的会计理论和会计原则已无法适应新环境,改革势在必行。为了适应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工作要在四个方面进行改革:①改革财务报表要素②重新研究会计确认标准;③重新确认会计计量基础;④改革现行的财务报告。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分析衍生金融工具转移风险、投机功能的基础上,阐述了衍生金融市场和衍生金融工具的演变对会计要素理论、会计确认标准、历史成本原则及计量基础、财务报表等方面的挑战,对研究和解决随金融工具创新所带来的会计理论和实务上的问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传统规范研究的基本范式,对衍生金融工具在我国应用现状及问题进行总结评述的基础上,结合新会计准则中对当前衍生金融工具研究的系统经验,对此问题提出未来改进意见,希望以此更加科学合理的确认与计量各类衍生金融工具,促进我国在此领域会计确认和计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随着衍生金融工具的不断发展,其会计计量模式的确立与规范也愈加重要。与以往我国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不同,衍生金融工具大多数情况下选择采用公允价值进行会计确认和计量。公允价值计量在满足了衍生金融工具的衍生性、杠杆性及风险转移性的独有特征需要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难以预估的风险,由于我国公允价值计量的有关制度准则发展还不够成熟,难免在会计计量中产生误差,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因此,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计量问题仍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7.
衍生金融工具的产生和发展,给会计核算带来了诸多难题,冲击了传统财务会计模式。为了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核算,解决会计核算难题,财务会计模式应在会计要素定义、会计确认、计量、记录与财务报告等环节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8.
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应本着实质重于形式、充分揭示和相关性的原则,在合约签订之时,进行一次初始确认,在合约中载明的交易实现或完成时,应进行终止确认。在会计计量上,应采用公允价值作为基础。同时必须改进现有的会计报表模式,重新制定财务信息披露规范,加强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信息披露。  相似文献   

9.
随着金融业对外开放和金融市场的加速发育,金融衍生工具已通过各种途径涌入我国金融市场。因衍生金融工具引起的会计业务与日常会计业务相比具有其独特性,如仍按传统会计方法对其进行计量、确认,很难正确反映衍生金融工具业务,最终将导致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为此,必须对传统会计进行改革,以适应新形势、新业务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文章阐述了衍生金融工具在会计确认、计量、信息披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揭示当前我国企业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业务处理中的再确认标准不统一,公允价值下产生的利得未得到反映,财务报告披露不充分,表外披露不完善等.提出了统一衍生金融工具的再确认标准,加强对衍生金融工具以公允价值计量的监督检查与披露,改进会计报表的结构和编报方式等解决措施,以求会计能更好的反映衍生金融工具业务的实质内容,进而更好的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